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95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8-11

  “努力使每位委员都有发挥作用的领域、有参加活动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切实做好‘委员作业’、交出好的履职答卷,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良好形象。”印江县政协主席饶继勇如是说。

  做好“委员作业”、开展“委员活动”、讲好“委员故事”……2017年,印江县政协出台了《印江自治县政协委员履行职责量化考核办法》,实行“一人一档一表”台账管理,对每一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大会发言、参加调研、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培训学习等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逐项计分量化考核,从制度上让每一位政协委员都明白委员职责,并积极为委员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政协委员“动”了起来,让政协工作“活”了起来。

 

印江县政协为委员履职搭平台创条件——

 

做好“委员作业” 讲好“委员故事”

 

□李 玥

 

 

做好“委员作业”

  委员提案有宽度。每个委员每年要有一件提案或参与一件提案,任期内至少有一件提案。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共提交463件提案,审查立案437件,平均每年的参与率达到80%,为县委、县政府分析研判形势、落实民生事项提供了重要参考。如,提案《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县委书记亲自督办,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聚焦“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意见》中,充分吸收了提案关于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建议意见。提案《加强殡葬管理、禁止滥办酒席、在县城区和集镇居民区禁限烟花爆竹燃放等建议》,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自治县殡葬和祭祀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禁限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关于严肃整治城乡违规操办酒席的通告》等文件,解决了社会的一些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提案履职,效果明显,委员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得到了扭转,人民群众发至内心为政府点赞。

  委员发言有高度。每次全会都要安排一次大会发言,为委员建言献策搭建平台。每个委员每年要有一篇发言材料或参与完成一篇发言材料,任期内至少有一篇发言材料。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到乡村、企业、社区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群众家中,围绕脱贫攻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体经济发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了解实际情况,经过深思熟虑和提炼,做足发言准备。不管是在全会还是其他会议上,委员发言直奔主题,不讲套话,提意见、谈办法,传递出加快印江发展的好声音。

  委员调研有力度。每个委员每年要参与一次调研活动,任期要完成或参与完成一篇调研报告。以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为抓手,组织政协委员紧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进行调研视察,提出《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及建议》《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营养餐的意见及建议》等50余篇调研视察报告,为县委、县政府谋篇布局、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每年有超过100名委员参与视察调研或者其他活动,委员参与面达到80%以上。

  社情民意有温度。每个委员每年要有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或参与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任期内至少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建立重要建议“直通车”制度,让政协委员重要建议第一时间送达领导阅批、第一时间研究处理、第一时间落实反馈。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共编发116条《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转相关部门抓落实,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培训学习有深度。每个委员任期内要参加一次以上履职培训。每年《政协工作要点》中都安排1至2期委员培训。把人民政协理论、大会发言、提案撰写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委员培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培训,委员们得到了及时“充电”,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履职能力。

 

开展“委员活动”

  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切实提高委员素养。要求委员始终把学习作为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化思想引导,牢牢把握正确的履职方向。坚持党组中心组、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辅导、理论研讨、参加省市培训班和利用学习强国平台、铜仁智慧党建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县政协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48次,县政协常委会议集中学习16次,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46次。

  搭建委员履职平台,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县政协围绕中心和发展大局,积极为广大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搭建舞台。2017年,县政协建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与县政协委员座谈会制度;2019年建立了公检法司“四长”与县政协委员座谈会制度;2020年建立了工商联界别与金融机构座谈会制度,面对面协商,营造了政协委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有效参与民主监督,增强委员荣誉感。组织委员对窗口单位落实政策法规、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进行民主监督;委员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机关效能督查、医疗督导、价格听证、棚改安置房分配、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活动,为相关部门依法办案、改进工作建言献策。支持政协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参与对党政部门工作的民主评议,政府组织的调查检查等民主监督活动,针对党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公开办事、勤政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观批评和科学建议。

  加强委员联络联谊,提升委员对政协组织的情感联结,提高委员队伍的凝聚力。建立了八届县政协委员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引导广大委员加强学习、促进交流、交换观点、探讨工作,有效增强了政协委员日常之间的联系和友谊。组织委员到山东、湖南、浙江等地考察书法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积极参加“湘鄂黔渝”边区县(市 区)政协工作联系会、“黔川渝”毗邻文化旅游金三角联动协作会,通过联络联谊,开阔了委员视野。

 

讲好“委员故事”

  完善委员履职工作规则,真正让政协委员“动”起来、政协工作“活”起来,一个委员,一个故事。

  委员参与重大项目工程的故事。县政协班子尽心尽力,参与中心工作。积极承担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不分一线二线,不论分内分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一线中参政议政、在具体工作中出谋划策。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在县城棚户区改造、万润温泉小镇项目建设、印思城际快速干道建设、清渡河水库建设等工作中担任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在茶产业、精品果蔬产业、中药材产业、农产品产销、债务风险防控等专班中担任“班长”“副班长”。许多政协委员在工作一线,以奋斗者的姿态和忠诚履职的态度,履行职责,参与发展。

  委员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故事。县政协委员积极到脱贫攻坚一线,走村入户,送爱心、送温暖,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161名县政协委员结对帮扶贫困户677户2708人,19名委员担任村攻坚队长、17名委员担任村第一书记。委员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典型。县政协委员中的非公经济人士到乡村参与帮扶,积极出资出力,献爱心,尽责任。部分委员企业依托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与贫困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帮扶联系村贫困群众走上了产业脱贫道路,实现企业发展、就业脱贫的双赢。

  委员参与农村产业革命的故事。为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健康发展,县政协委员围绕2+N产业、食用菌产业、茶产业、中药材产业、旅游业、文化建设等进行调研,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形成了《关于食用菌规模化精深加工的意见建议》《关于进一步做好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等调研报告8篇,为县委、县政府推动产业发展,抓好农村产业革命,健全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全面小康,提供了参考。

  积极宣传委员履职故事。拓宽委员履职渠道,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宣传县政协委员履职实践。四年来向各类报刊和网站投送稿件达200余篇,全方位展示委员先进事迹、履职风采,宣传了印江、宣传了政协,树立了印江政协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