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95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8-11

助在需要时 推在关键处

 

——黎平县政协以“1335”工作举措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

 

□石 宇

 

  自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开展以来,黎平县政协按照县委工作安排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贫困群众的“痛点”“难点”,强化“1335”工作举措,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凝聚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助在需要时、推在关键处,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黎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了人民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统一思想,坚定担当作为

  2018年,在省委吹响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冲锋号声之时,省政协启动实施了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县政协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在多次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和干部职工会议,以及每年的政协全体会议上,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学习贯彻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坚定人民政协的担当作为。

 

三个引领,高位落实推动

  组织领导引领,精心部署,统筹推进。县政协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副主席、秘书长为副组长,副秘书长、专委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精心制定县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以来,共召开11次党组会议、13次主席会议,6次常委会议和20余次干部职工会议,专题深入学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传达学习省、州政协及县委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坚定担当作为,确保县政协“百千万行动”统筹有序推进。

  领导带头引领,发挥模范作用。在有各自贫困帮扶户之余,8名县政协主席、副主席还分别担任乡镇(片区)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树立榜样。县政协主席、副主席所挂帮乡镇在农业产业开发、农产品销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挂帮乡镇、村全部出列。如,县政协主席龙滨担任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和攻坚办主任,还担任全县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最多、行政村数最多的水口镇指挥长,精心指导镇村干部开展工作,水口镇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又如,县政协副主席陈德胜抓好坝寨乡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引导发展“稻+蛙”产业,在产业发展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县政协副主席于一元积极调动民建会员企业助力产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9年,民建黎平支部被民建中央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民建黔东南州委评为先进支部。

  开展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经县委同意,以专委会为依托成立5个委员党支部,将所有党员委员编入专委会支部,党员组织关系隶属原支部不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政协党组织教育管理和参加政协党组织活动、进行党性锻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建立党员委员联系无党派人士界、宗教界委员机制,推进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2019年县政协支部荣获“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县政协派驻白岩村第一书记杨再富被州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和2019年“七一”期间分别有1家委员企业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个力量,凝聚强大合力

  自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启动以来,县政协注重发挥主席(副主席)、委员企业、政协委员三方面力量,全力聚焦脱贫攻坚,形成强大攻坚合力。县政协主席、副主席8人,联系挂帮7个乡镇,担任乡镇片区指挥长,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448万元,36个委员企业中有29个挂帮66个村,协调(投入)帮扶资金2627万元,带动66个村出列;213名委员结对帮扶970户贫困户,其中具有干部职工身份的162名政协委员结对帮扶810户贫困户,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475万元。县政协通过报纸、专刊、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加大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被群众广泛关注,得到群众点赞,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种形式,创新推进发展

  引导村企联姻,拓宽渠道促产业。各委员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企业+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县政协委员李小娟出资带动罗里乡樟溪村发展700亩油茶,企业自投资金(560万元),32户贫困户参与劳务合作,实现就业稳定收入;县政协委员杨青引领青江农业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赊种子给老百姓种,成功后再付款”的诚信经营方式,带动黎平县20个乡镇、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8000余户33000余人(其中:贫困户4000余户12600人)参与种植天麻,每年为当地群众创收3000多万元;县政协委员林安桃引领贵州百村乡土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先后搭建56民族特产销售平台,创建百村集市,组建江浙泸销售小组,并在广州建立中转仓打通多家生鲜销售窗口,与黎平寨村合作社合作种植蔬菜200余亩,带动70多户贫困户就业和增收。

  强化技能培训,就近就地促就业。县政协班子成员经常深入联系帮扶督战的7个乡镇,指导企业和产业基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复产,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200多个。县政协委员周祖祥把贫困户纳入“居然之家建材城”企业职业培训服务体系,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3人,在黔城华联连锁超市黎平店,开发贫困户就业岗20个,并无偿设立了“农特产品专柜”为全县贫困户提供销售平台;县政协委员陆勇妹领衔的侗品源合作社以民族刺绣产业助推脱贫,公司固定员工49名,有基层合作社7家,遍布5个乡镇,有签约绣娘1300名,签约染娘186名,签约织娘682名,其中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600人;县政协委员石荣明、张仪、李金志领创的华新建材公司对43名贫困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并吸纳在公司稳定就业;县政协委员杨祖华在任网格员工作中,结合瑶族传统文化,开发了竹藤编背篓样式,并培训群众自主编制生产,合作社负责统一销售,今年4月获得专利后他还无偿提供给瑶族群众,用心用情用功助农致富,推动竹产品的发展。

  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县政协委员、黎平同济医院院长林仙辉深入开展“民建献爱心、同济送健康”公益活动,率领义诊队相继深入德凤、中潮等10余个乡镇街道村寨开展公益健康宣教活动,累计为民众减免医疗费达43.51万元,连续4年组织医院参与“百企帮百村”帮扶活动,组织多场公益义诊活动,或免费赠送爱心医保卡,或捐赠水泥、办公桌椅改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村级办公用品等,助推脱贫攻坚。县政协委员、黎平诚德医院院长王军武2019年捐献10万余元配套环保设施等,帮扶贫困村补脱贫攻坚短板,近几年在医疗方面帮扶近百万元,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履行委员企业社会责任。

  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引导贫困户改变思想观念,提升自身发展动力。县政协积极协调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公益活动,近几年协调建设了一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县政协委员肖小磊领衔黎平智博教育投资公司,在黎平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为一体的高规格、好品质、重口碑的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县政协委员付清武近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6人,资金7.2万元,并扶持一些贫困生完成高中、大学学业。县政协积极组织委员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把走访了解到的贫困学生情况及时与委员联系,开展爱心资助,不让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不安心就学。

  围绕中心,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县政协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有效协商议政,建言资政。通过全会协商讨论、常委会议收集反馈社情民意信息300条,收到委员提案370件并全部答复完毕,办复率100%。通过提案办理和监督,解决了一批民生实际问题。完成脱贫攻坚相关视察调研报告8个,提出了针对性监督意见建议。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及其后扶工作专题调研报告》,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迅速行动,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措施,并召开了专题会议,按“1+7”工作责任体系落实责任,有力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又如,《黎平县“小康电”建设推进工作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加大电网建设作为助推地方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建设,做好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的先锋队。2019年以来,黎平县投资3亿余元,实施项目覆盖全县25个乡镇、村、寨(组)的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动黎平电网高质量发展,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