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俸有:禁毒战线上的一名忠诚战士
林俸有,一级警督,从1995年9月部队转业至今,一直在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即原贵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中心工作,2003年担任戒毒中心禁毒宣传教育科科长,同时兼任全国禁毒教育(贵阳)基地负责人。工作中,他先后管过食堂、抓过吸毒人员、救助困难家庭……实际工作中,他除了负责基地的所有工作、戒毒中心宣传工作,从2009年至2014年,林俸有还每天对35名戒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管理工作,累计管理戒毒人员七万余人次。
奋蹄前行的“老马驹”
1995年9月,林俸有从部队转业到原贵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中心,专业后,他在禁毒战线上做了很多工作。当时正值戒毒中心组建时期,领导安排他组建食堂和对旧房改造的工作,他优化采购程序,为国家节约了近3万多元的资金。
面对吸毒违法犯罪,他更是毫不手软。1998年,林俸有带领抓捕队在一民房内抓获一名贩毒嫌疑人,该嫌疑人见顽固反抗无效后,拿出5000元现金求林俸有放他一马,面对诱惑,林俸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义正言辞地回绝了他。经查,该人身上藏有20多克毒品海洛因。在抓捕组两年多的时间内,与几名工作人员一道共抓获吸毒人员4千余人,缴获毒品海洛因200多克。在禁毒实践中,他炼出了一双识别吸毒人员的“火眼金睛”,成为吸毒人员惧怕的“镖师”。
铁面无私的背后,面对人民群众他又体现了一种无私的关怀,他先后了解走访了2000余名戒毒人员的家庭情况。1997年的一天,他来到一名戒毒人员家,该吸毒人三代吸毒,家徒四壁,能换钱的东西已经被毒瘾发作难以克服的吸毒人员卖了。家中仅仅留下一名老人看管着一个不大的孙子。孩子身上破烂不堪,睁着一双空洞的大眼睛看着眼前的林俸有,林俸有随即将身上带有的200元钱拿给了老人。此时,林俸有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以后的工作中,他更加坚定地宣传党的禁毒政策,鼓励戒毒人员战胜毒魔,增强戒毒的决心和信心。
从实际出发,是林俸有工作的一大特点。在他担任管教科副科长后,除正常的管理戒毒人员外,还与其他同志为了改善戒毒人员伙食,带着80多个戒毒人员平整所修建化粪池后余留下来的泥土,开出荒山菜地10多亩,为国家节约了资金20余万元;为所修建教育基地、化粪池等加班加点打了40多万水泥空心砖;开山放炮用了20多天的时间修建了一个近500平米的停车场;为戒毒人员上心理辅导、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规所纪课,共计约有260多个课时。
孜孜不倦的“实干家”
全国禁毒教育(贵阳)基地,位于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是国家禁毒委和贵阳市政府共同出资投资,于1999年6月26日破土奠基,2001年6月26日竣工的禁毒教育场所。该基地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分毒雾迷漫、罪孽斑斑、全球公害、怒举利剑、构筑防线等5个展馆。
该基地开馆以来,林俸有带领基地工作人员采取“请进来”的宣传方式开展工作,且节假日也不休息。工作中,基地接待参观人员时,按照“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亲切问候,一个舒适环境”的要求,做好接待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基地共接待社区、厂矿、农村、部队等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参观团体1500余个共40多万人。“有时一天就要接待近3000人。”林俸有说。
同时,该基地采取“走出去”等宣传方式,携带自制的80面禁毒宣传展板,主动或组织安排用节假日、赶场天到全省九个地、州(市)的部分农村、学校、社区、部队、厂矿、劳改、戒毒场所及社会各单位搞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据统计,该基地外出巡回进行宣传教育300个点,累计出动工作人员1900人(次),行程万余公里,发送各类禁毒宣传资料210余万份,受教育群众、青少年学生240余万人(次)。
“禁毒宣传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林俸有介绍说,该基地每年都要围绕“6·26”国际禁毒日、“12·28”全国人大颁布禁毒决定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组织由戒毒学员组成的“新生文艺”表演队上街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
林俸有说,“通过内容生动直观,事例典型系统的展览讲解,给青少年、市民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对毒品的憎恨,提升了拒毒防毒意识。特别是在巡回宣传中,针对青少年容易被误导染上毒瘾的特点,对群众、青少年、吸毒人员家属等各种提问进行现场解答,收到了良好效果。”
由于禁毒宣传服务做得好,该基地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纷纷题词“禁毒教育、珍惜生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达40余条。
“他是一个实干家。”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综合科副科长穆鹤鸣一提到林俸有就滔滔不绝,作为综合科的老同事,穆鹤鸣对林俸有的评价显得尤为中肯。穆鹤鸣说,林俸有已快55岁了,还像是一个年轻人一样在宣传工作、管教工作上亲力亲为,让很多工作人员自叹不如。
而且,林俸有“比较全面”,差不多什么业务工作都会做。
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老黄牛”——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政委施章友用这三个字评价林俸有。在施章友的眼里,林俸有是一把搞新闻宣传的好手。林俸有通过自己“写笔记”、“面对面教育”、“请进来走出去”等工作方法,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从而远离毒品,免受毒品的侵害。
施章友说,“‘老黄牛’林俸有还爱‘没事找事做’,在平时的宣传工作中,他积极的联系媒体、结合自己的工作,宣传禁毒工作。尽管已快55岁了,却一直保持在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往往是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他已经做了。”
几年来,在林俸有的带领下,戒毒学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到城区街头、学校、社区和向前来参观的社会各界群众演出60余场,参演戒毒学员1450人(次),创作各类节目460余(个),观众达数万人(次)。
禁毒的重要举措是将毒品预防教育前移。“我们遵照胡锦涛‘禁毒首先要从教育抓起’的重要指示和国家禁毒委、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把贵阳市云岩区毓秀路小学作为贵阳市第一所‘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毒品预防共建单位。定期到学校教育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指导师生怎样识别毒品、为学校提供禁毒宣传资料,让戒毒学员现身说法,给师生和家长上毒品预防教育课50多次,4000多分钟。”在日常的工作中,林俸有总在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开展宣传工作。
除此之外,他还在省内外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150多篇(幅),通过新闻宣传,将毒品的危害性向大众宣传,让更多的人避免受害。从事禁毒宣传工作以来,林俸有坚持每天都写工作日记,截至目前共撰写了6000多篇工作日记。工作日记上,是对吸毒人员背景资料的记载、是吸毒人员的困难的记录、是自己要为吸毒人员所办事项的提醒……
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林俸有还要管理吸毒人员。“他在,我们放心。”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主任徐刚说,“林俸有不但宣传工作做得好,管理工作也尤为突出。”
“他是我们的好领导,更是好哥子。”这是在所的吸毒人员万某的真心话,在万某的世界里面,林俸有没有当官的架子,对吸毒人员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很容易接触,也爱和大家说真心话。
由于工作突出,林俸有带领的团队先后荣获一系列光荣称号:共青团中央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共青团贵州省委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贵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贵州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贵阳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林俸有个人1996-2004年荣获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安系统优秀基层领导干部称号,2007年被贵州省公安厅记二等功一次,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被贵阳市人力资源局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三等功两次,2006年,荣获贵阳市委依法治市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7年、2009年被贵阳市公安局授予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八次被贵阳市公安局嘉奖。
(贵阳市公安局戒毒中心供稿)
向群众讲解毒品预防知识
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
给大学生上毒品预防知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