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董三眼箫与苗族上古哲学
□贺少华
箐苗自称“蒙”,汉人称之为“角角苗”或“长角苗”。现有人口不足7000,古老、神秘、稀罕。悲壮的箐苗祖先,沿着自东而西的路线,从黄河流域经漫长迁徙,辗转来到长江流域乌江源头的大山中安营扎寨。现仅分布在织金县与六枝特区交界的18个苗寨里。由于长期封闭在黔西北海拔2000米的高山深箐中与世隔绝,处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状态被人遗忘。其原汁原味的古苗族部落生存方式、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本色得以幸存,被称为“活化石”。箐苗妇女的“∞”形头饰足有10斤重、豪华别致,被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记者谓之为有“殿下”气派、能歌善舞的男女老幼都穿红白横边的手锈亮丽百褶裙表演,大有歌舞明星风范。特别是他们独有的三眼箫(苗语叫“擀冉”),能奏出低沉轻柔曲调。这与其他苗族乐器——芦笙、唢呐、木叶等吹奏出来的欢快高昂调子大相徑庭。深深吸引我,使我倍感新奇。经仔细观察,一次又一次把玩,我陷入沉思……因为我知道:“三”,在传统文化中是个充满哲理的神秘自然数。比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比如“天人地三才”,比如天道地道与人道“三道”……我发现:三眼箫的三个眼孔与一般萧管笛乐器的音孔分布全然不同!一般箫管笛乐器的音孔,通常是在正面按一定距离一字排开,这便于手指按放开合。而三眼箫的三个眼孔则不是这样排列的。它三个眼孔的排列方式如果从乐理学角度审视,是不便于乐者手指按放开合的,可以用古怪、稀奇加以形容。三眼箫的三个眼孔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按一定比例凿在七节竹管的正前、背稍下、右中侧这三个不同维度上[1],十分怪异。这有什么奥妙?符合什么法度?体现苗族的什么文化理念?我苦苦思寻不得其解。它不只是乐器?它原本不是乐器?它是法器吗?……在织金县阿弓镇化董村采风期间,我用这一连串的问号问小学校长和许多村里的文化人,都没有得到答案。怎么办呢?好钻牛角尖的我为破这一谜题,只好闭门啃书,上网遨游,作文化苦旅了。整整一个月,我追溯历史,徜徉于苗族辉煌的上古文明;我仰望夜空,遨游于苗族天文历法的灿烂星空;我登堂入室,在苗族哲学宝库中求索……当我把三眼箫与苗族上古哲学联系起来,作“原创”意义上的深入思考后,我顿悟我拨云见天我豁然开朗,认识有突破。或者说,在证实我的直觉正确与否过程中,有新的感悟和发现。我斗胆认为:三眼箫最初不是乐器而是道器和法器!也就是说,最早从那三孔箫眼里流淌出来的不是音乐而是上古苗族哲学和鬼司作法法调!
众所周知,上古时,苗族是异常显赫强大的。苗族共认祖先“蚩尤”乃黄河流域东夷九黎部落联盟盟主。今天的山西运城盐湖“蚩尤”村一带是“蚩尤”部落联盟初始大本营所在地。上古时“蚩尤”部落联盟占尽地利。在“蚩尤”村这块风水宝地的南面,是铁、铜矿产丰富的中条山,北为盐池,东是平坦肥田沃土,西北为猗顿牧场。山谷中有河流穿过中条山,顺流而下可达今河南三门峡。也就是说,“蚩尤”部落联盟在当时还拥有通往中原的“水上高速”这个交通便利。能冶铜炼铁制盐,拥有肥田、沃土、牧场,又占尽水路交通之利的“蚩尤”部落联盟,在当时极有可能是生产力最为先进的部落联盟。它不仅经济繁荣、富裕强盛,而且它的天文历法、科学技术、音乐舞蹈也应遥遥领先于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深邃度极有可能是其它部落联盟难与比肩的。由于天文历法先进,科学技术发达、从先进天文历法和发达科技中抽象出来的哲学思想必然高深。上古时,苗族就有自己的古历体系(属阴阳历 )。苗族古历以十二生肖计时,每岁12个,、“平岁365日,闰岁366日”。以“冬至”为岁首、节首。一岁分“冬至”(阳旦)、“夏至”(阴旦)两个年节,“冬至”前一日为苗历大年。“中国苗族古历的使用时限,上溯可达一万年,下限是光绪三十三年”。苗族古历与联合国公布的“未来日历方案”[2],竟然妙合,可见其先进科学超前。“苗族古历比现行公历 、阴历每月的日数单一,且闰法简单,易于掌握和运用。”“中国苗族古历体系后传入巴比伦、印度等国”,“是中国历法之母,也是世界历法之母“。我认为,苗族先民正是从自己的日月岁“一分为三”历法观出发并将自己的sob(雷)、rongx(龙)、ghuib(夔)(阳、阴、气)“三象”宇宙观[3]融合其中,形成“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生成哲学观。而三眼箫正是严格按照这个哲学观制作而成。三眼箫的三个音孔具有特殊表征意义:在正上的那个代表阳,在背稍下的那个代表阴,在中右侧不阳不阴处的那个代表气(意为:不阳不阴)。虽一分为三——处于三个不同维度,但又同在一竹体,从形制上完全符合“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苗族上古哲学。可见,三眼箫浑身上下都闪耀着苗族哲学的光芒!三眼箫虽然只有三个音孔,却能吹奏出优美的五声音律。它的基本音为2、3、5、6、高音1、2和泛音2,共七个,表意性极强。它可以通过特定旋律来演绎同样从“一分为三,三位一体”法则“衍生”出来的,以三象(九音、九位、九色)来确定、推演事物的“苗族九卦易经”[4]。 所以它原本应是道器。从三眼箫的三个音孔里,最初流淌出来的应是苗族上古哲学。在化董采访时,我问遍我所遇到的箐苗文化人:三眼箫是不是法器?均被“不知道”作答后,我单刀直入地去问化董德高望重的箐苗精神领袖——杨鬼司。他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而是给我讲述他曾经做过的一场法事来巧妙作答:化董一男青年的热恋对象突然失踪后来找他。他曾在地上挖一小坑,焚香杀鸡敬土地后,就用三眼箫吹出特定法调,在小土坑里叩问土地神:“她在哪里?她在哪里?……”可见,三眼箫又是法器,从三眼箫的三个音孔里又可流淌出鬼司作法的法调。当然,三眼箫吹奏出的音乐旋律低沉徘徊、高古曼妙,它还是非常独特的乐器。以它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箐苗歌舞,去参加CCTV全国青歌赛获优秀奖那就再正常不过了,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化董箐苗三眼箫依照“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苗族生成哲学原理制作而成。三眼箫的三个音孔具有特殊表征意义:在正上的那个代表阳,在背稍下的那个代表阴,在中右侧不阳不阴处的那个代表气(不阳不阴)。三个音孔虽一分为三——处于三个不同维度,但又同在一竹体,从形制上完全符合“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苗族上古哲学。三眼箫只有三个音孔,却能吹奏出五声音律。它的基本音为2、3、5、6、高音1、2和泛音2,共七个,表意性极强。可用特定旋律,演绎同样从“一分为三,三位一体”法则“衍生”出来的“苗族九卦易经”,所以它原本是道器 。鬼司可用它吹奏出特定法调作法,它又是法器。它吹奏出的音乐旋律低沉徘徊、高古曼妙,它还是非常独特的乐器。它集道器法器乐器为一身,具有十分厚重的苗文化底蕴。
由于化董箐苗三眼箫高古、女子“∞”形头饰独特、手锈白底红纹服饰亮丽。所以,我郑重建议:可把梳“∞”形头饰、穿手锈白底红纹亮丽服饰、正吹奏三眼箫的箐苗少女形象,作为织金苗族文化名片。当然,这一形象也可作为织金的文化名片。
注释:
[1]三眼箫的制作方法是:取一七节竹管,以竹管根端为上,向下于背面1.5公分部位削成一个斜吹口,于正面3公分处凿一个发音孔;发音孔以上左右开剖为吹气叉口,于叉口内嵌一片竹制的薄簧片,簧片遮去发音孔1/4,两侧用稻秸或麦秸竖嵌封严;能吹响后,按一定比例于正面上部凿一音孔, 背面稍下处凿一音孔,正背两音孔的中右侧处凿一音孔。三眼箫的吹奏,以口含顶端叉口,下巴紧贴斜吹口,左手中指按正上一音孔,右手中指按中右侧二音孔,拇指则按背下三音孔,向叉口内吹气振动簧片而发音,开合音孔而成律。
[2]联合国公布的“未来日历方案”详见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主办的《资料卡片》, 1988年第二期《未来的日历》一文。
[3]苗族“三象”宇宙观:苗族先民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原生物质有三种:一为代表阳的sob(雷)为火,二为代表阴的rongx(龙)为水,三为代表气的ghuib(夔)为顺( 不阴不阳)。
[4]“中国苗族九卦易经”是苗族先民对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总结。它体现了苗族“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生成哲学观,“三生万物”的生命观。是苗族的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式。下面就是汉译版的“苗族九卦易经”的核心部分: “中国苗族九卦易经”的“三象”中,sob(雷)为火,属阳;rongx(龙)为水,属阴;ghuib(夔)为气,属顺。“中国苗族九卦易经”认为:独阴不生,孤阳不长;双阴也不生,双阳亦不长,水火相济,阴阳合和,厥生为气。气者,万物之本,变化之祖,而数术之宗,故居数为“三”。“三”者生之数也,故谓“三生万物”。三象之代号:sob ○(火);rongx ●(水);ghuib ⊙(气)。三象以包宇宙而定顺逆,以测时运。sob、rongx、ghuib各以其象定。sob定音,rongx定位,ghuib定色。以九音、九位、九色定事物。 一九是仡笐索(ghaob kangt sob)定九音:○○○ 本音(中) nzhongb 大吉 上上,○○●浊音 nzhod 平 中,○○⊙ 清音 ceib 吉 上, ○●●弱音 xub 凶 下,○⊙⊙强音 zheax 平 中,○●⊙短音 led 平 中,○⊙●长音 ndoud 凶 下,○●○ 低音 ngangd 平 中,○⊙○高音 shanb 吉 上。二九仡笐戎(ghaob kangt rongx)定九位:●●● 本位(中) nzhongb大凶下下,●●○上 shanb 平 中,●●⊙下 ngangd 吉 上,●○○后 zhet 吉 上,●⊙⊙前 neul 平 中,●○⊙左 nis 凶 下,●⊙○右 zheax 平 中,●○●里 nhangs 凶 下,●⊙● 外 zheit 凶 下。三九仡笐夔(ghaob kangt ghuib)定九色:⊙⊙⊙本色(中) nzhongb 大吉 上上,⊙⊙○ 红 nqit 吉 上,⊙⊙● 绿 liod 平 中,⊙○○ 白 gheub 平 中,⊙●●黑 ghueb 凶 下,⊙○●青 pud 凶 下,⊙●○黄 ghuix 平 中,⊙○⊙蓝 nbiob 吉 上,⊙●⊙紫 guangt 平 中。由于“中国苗族九卦易经”与三眼箫同样从苗族“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苗族上古哲学“衍生”而来,用三眼箫以一定调式演绎“中国苗族九卦易经”,在得口口、手手真传,训练有素的苗族鬼司那里是办得到的。“中国苗族九卦易经”由清末苗民杨老七真传,田仁美、龙玉六口授,田彬传承制图、释义、讲解、奉献,田彬、龙炳文翻译、整理、校正并注释。
三眼箫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