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26198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9-13

农村产业有抓手 脱贫增收能致富

 

——“百千万行动”在道真

 

□洪英杰 本报记者 刘启靖

 

  9月9日至10日,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新闻采访组走进遵义市道真县隆兴镇。

  隆兴镇是省政协副主席陈坚的帮扶联系点。自陈坚联系帮扶隆兴镇以来,他多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调研产业扶贫项目,协调资金助力扶贫产业,邀请各方面专家走进隆兴镇开展智力扶贫,为隆兴镇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我们基地的水果不打任何农药、鸡鸭不喂任何饲料,并利用林下养的鸡鸭为果树除草、施肥,基地同时还养蜂、养牛、养鱼等等。”隆兴镇前进村村主任、田坝生态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樊春乐表示,通过这种生态立体农业的新模式,实现让贫困户在基地边做边学边增收的目的。

  隆兴镇前进村是市级深度贫困村,全村19个村民组809户3384人。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8户967人,未脱贫20户5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5%,村级集体经济积累5万元,实现了按期脱贫出列的目标。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芙蓉江畔碧绿如黛的前进村结合本村发展实际,采取“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方式,通过建立村社合一的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了田坝生态种养殖基地。

  田坝生态种养殖基地主要发展精品水果、家禽、蔬菜和蜜蜂养殖等。基地建设目前已初见效益,2018年,合作社通过养殖鸡鸭收入,共计分红3.27万元,户均135元。

  “基地建于2017年,占地280亩,现种植红心柚800株,蜂糖李1500株,养殖鸡鸭各2000只,稻田养鱼占地15亩共投放鱼苗4000斤,养殖蜜蜂113箱。”隆兴镇前进村支书孟宁告诉记者,今年基地的各种种养殖项目效益进一步释放,预计到年底,基地利益联结的全村238户贫困户通过分红,户均又可增收500多元。

  今天的前进村村民,收益不仅仅只有合作社的分红,他们还可通过到基地务工、发展产业、打理土地等获取收益。

  “我在基地务工月收入3000元,养殖8箱蜜蜂年收入12000元,种植4亩油菜年收入8000元,种植2亩稻谷年收入1600元,种植1亩高粱年收入1800元。”前进村柏香林组村民樊树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他的家庭年收入可达到5万元多,“今后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之策。前进村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只是隆兴镇打赢脱贫攻坚主动战的一个剪影。

  “田坝生态种养殖基地的建设得益于整合了包括各级政协领导在帮扶隆兴时协调的产业发展资金。去年以来,省、市、县三级政协的领导在‘百千万行动’中,不仅积极为我们发展产业协调资金与项目,还多次到深入到隆兴的村村寨寨,指导我们的重点项目深入推进产业扶贫,为我们的脱贫攻坚把脉问诊。”隆兴镇党委副书记张君强介绍道。

  张君强提到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隆兴镇浣溪村占地209亩的食用菌扶贫产业园。

  走进产业园,成片的标准化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村民们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一个个菌棒排放整齐有序,菌棒上一株株灰褐色的香菇如花一样绽放,长势旺盛。

  “浣溪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目前共有标准化大棚195个,已带动当地20多户贫困户种植。”浣溪村总支书记许锋告诉记者,一个贫困户承包5个大棚,年生产一季纯收益可达到3万元以上,一年就能实现脱贫。

  “我们公司集食用菌生产、种植、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品销售于一体,对这个园区采取集中制棒、订单种植、保底回收,可实现菇农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种植、零距离就业。”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驻浣溪食用菌扶贫产业园技术员孙殿华介绍说。

  “去年我租了6个大棚,共种植香菇6万多棒,一个菌棒能采5次,去年总共收益8万多元。”说起种植香菇,浣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唐冰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比起在外打工,种植香菇的收益还是很不错的,今年我又新增了5个大棚。”

  在种植香菇之前,唐冰一直在外务工。去年,在镇村的帮助下,唐冰在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租起了大棚开始种植香菇,“每个大棚租金2500元,11个棚先付了1万多元,剩下的等卖了菇再补上。”唐冰告诉记者,他以前没种过香菇,不过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每个种植环节该怎么做,园区都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蘑菇的长势和收成都还不错,预计今年全年收益可达15万元左右。”

  “园区采用‘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达产后年投放菌棒399.36万棒,年产鲜菇798.72万斤,实现产值2795.52万元,净收入达1257.98万元,还可以带动当地贫困户务工就业300余人。”道真县百亩大田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负责人邓建洪说。

  隆兴镇全镇辖8村1社区,229个村民组,有贫困村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758户6724人。目前,已脱贫1469户6075人,兜底216人,未脱贫289户649人,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2%,目前正在开展“清零”行动。在隆兴镇的土地上,蔬菜、食用菌、花椒、高粱、红心蜜柚等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有的已经投产见效,有的正在精心培育,这些脱贫产业将为隆兴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不止是在隆兴镇,在整个道真县,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正在深入推进之中, 县政协8名主席会议成员分别与三江、玉溪、棕坪等八个乡(镇)结成帮扶关系,担任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副指挥长挂帅出征;全县140名委员中90余名委员与365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涉及14个乡(镇)54个村(居)15人;23个委员民营企业中有11个企业分别与隆兴镇前进村、玉溪镇池村村、三桥镇接龙村、桃源乡群益村等4个市级深度贫困村和上坝乡八一社区、洛龙镇洛龙村、河口镇三坝村、大磏镇文家坝村等5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重点从资金、技术以及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对挂帮联系对象(点)开展帮扶工作,做到尽锐出战。

  道真县政协副主席韦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市政协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把‘百千万行动’向纵深推进,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支持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扎实做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工作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