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显担当
——安顺市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综述
□卢安定
截至2019年6月,全市各级政协共组织围绕脱贫攻坚宣传宣讲200余(场)次,走访贫困户5100余户次,共协调解决和投入项目资金约8亿元;为贫困农户开展上百次技术培训,协调联系77个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撰写反映脱贫攻坚社情民意信息35条。各级政协委员为贫困群众兴办实事1300件,个人捐赠4000万元。全市292家企业协调联系和投入开展产业扶贫投入资金5亿余元……
自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启动以来,安顺市政协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决策部署和省政协的具体要求,聚焦目标,认真研判形势,找准路径,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为助推全市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富美安顺新未来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目标 找准路径
安顺市共有市政协委员311名,各县区政协委员共1071名。为广泛凝聚强大合力,用好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这支精锐队伍,市政协在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精神的基础上,对标对表安顺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认真分析形势,结合政协委员实际,在《政协安顺市委员会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广大政协委员和市县两级政协组织在实施“百千万行动”中,以市政协委员“我为脱贫攻坚做件”的“八个一”为抓手,进一步为政协委员明确“百千万行动”的方法、路径、目标要求,将活动落细落实,确保活动成效。“八个一”,即:深入一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宣传宣讲;走访一户贫困户,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进一笔资金,帮助解决项目发展瓶颈;畅通一条渠道,打开农产品销售新市场;传授一门技术,拓宽贫困家庭增收渠道;联系一个岗位,倾情帮助困难家庭就业;开展一次调研,围绕脱贫攻坚建言献策;培育一个典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一年来,市、县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勇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把“百千万行动”引向深入,充分发挥了“百千万行动”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领导 压实责任
为加强对“百千万行动”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有专人抓、有专人管、有专门经费,压实责任,确保“百千万行动”取得最大的成效。市政协一是及时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了由市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明确一名正县级干部和两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确保“百千万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门的办公经费、有专门的办公人员,为“百千万行动”的扎实推进提供了组织、经费、人员保障。二是加强委员履职量化考核,为真实反映广大政协委员在“百千万行动”中的履职情况,积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市政协专门出台了《政协安顺市委员会关于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的补充通知》,在原规定履职量化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把委员参加和投入“百千万行动”情况作为履职量化考核的重要分值,加大分值比重。如,市政协规定:在“百千万行动”中,完成“八个一”其中一个任务的,加10分;有突出贡献的,一次加20分。同时,建立健全工作台账,由各县区政协和由各专门委员会负责对所服务联系的政协委员每季度上报一次委员履职情况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并适时通报。三是定期研判总结工作。要求各县区政协和市政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按照《安顺市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实施方案》“定期或不定期适时督查,一季度一统计、一季度一通报”的要求,认真做好“百千万行动”的督导督查工作、定期召开会议,适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在全市政协系统积极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比学赶超、积极投入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双向发力 成效显著
在活动过程中,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充分利用人脉和智库资源,着力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献计出力,助推贫困地区加快基础条件改善、贫困群众加速脱贫奔小康进程,积极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有力提供智力支持。围绕脱贫攻坚的发展规划、政策体系、脱贫路径、重大项目安排等内容,广大政协委员主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脱贫攻坚把脉问诊,共有《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调研报告》等8篇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亲自作了批示落实。在2019年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期间立案的244件提案中,涉及脱贫攻坚的提案40余件,提案总数比上年增长20%,涉及脱贫攻坚的提案同比增长230%,创造了涉农提案的历史新高。2018年12月26日,委员们围绕以茶兴农、以茶富民、以茶强旅,对全市茶产业发展开展专题协商视察,形成建议案上报市委,得到省政协高度重视,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
充分释放委员力量。一年来,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各民主党派、各界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倾力脱贫攻坚,汇聚了强大合力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进程中增加了助力、增添了色彩。如,市政协委员、安顺药王谷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庭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理念,推进特色产业的复合发展和产供销一体化建设,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利于民,在西秀区的10多个乡镇带动6000多农户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0余万亩,帮助1813户贫困户4700多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从事农技工作的委员,发挥专长,切实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搞好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夯实基础。又如,市政协委员、安顺市农科院院长李用奇,数年如一日,坚持科技扶贫,使帮扶村从原来人均收入不到300元、有三分之二的人家没有解决温饱的省一级贫困村嬗变为现在水果总产值369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的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村。
有效带动基层一线工作。西秀区政协把企业的发展与帮扶村的发展结合起来,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平坝区政协结合委员特点,重点从工商联界、农业界发动,坚持“双扶”理念,实现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委员全覆盖;关岭县政协通过“一宣五帮”工作,积极协调项目资金,多个方面、多种渠道积极投入脱贫攻坚;紫云县政协班子成员走村入户400余人次,全力开展帮扶。
适时为党委政府掌握第一手资料、当好参谋助手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市委的安排部署,市政协党组成立了脱贫攻坚督导督查组,一年来,共深入乡村开展脱贫攻坚督导督查1400余人次,找出问题300个,为推动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基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