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95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8-11

  “以我为媒,传你美名”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中,贵州各条战线都以不同的方式、发挥最大的优势、尽最大的努力参与其中。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文军扶贫”从贵州在脱贫攻坚中的创新之举,逐渐变为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生力军。

  “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今年以来,贵州铜仁“文军队伍”出主意、想办法、做规划,通过组织力量引领、市场力量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让文军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支“生力军”。

 

铜仁“文军”变身脱贫攻坚“生力军”

 

□应 腾

 

是“鼓手”更是“智囊团”

  脱贫攻坚不是盲目蛮干,不能不顾实际地照搬照抄;也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市县作为基层,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条件复杂、工作繁重。

  “帮扶,就是要力所能及地帮助百姓办实事,我们将‘文军扶贫’十项行动进行责任分解,细化。”铜仁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专职副主任陈洁说,在责任落实上,铜仁把实施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宣传助销、网络营销助农、文军队伍提质“四项行动”作为市直宣传文化部门重点任务;把文化进村扶志、志愿服务聚心、专家下乡扶智“三项行动”作为区县重点任务;把扶贫政策宣讲、先进典型聚力、乡村环境提升“三项行动”作为镇村重点任务。

  细分责任,是为了更好地强化责任,帮扶就是‘对症下药’。在细化责任落实,加强纵向、横向和内部联动,铜仁形成“市县两级协同联动、镇村两级主体推动”的责任体系。同时,为了让贫困群众主动转变思想,铜仁通过82个“文明储蓄所”“道德银行”“春晖积分超市”,让4.6万余名群众通过家庭美德、遵纪守法、环境卫生等方式获取积分,并免费兑换商品。“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有效引导村民思想从‘坐等帮’向‘比着干’转变。”陈洁说。

  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铜仁“文军”既是催人奋进的“鼓手”,更担当着“智囊团”的作用。

  在就业扶贫上,铜仁“文军”聚焦11大扶贫主导产业,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推动市内4所高校在重点扶贫产业点设立科研基地、实训基地,针对贫困村不同产业需求,采取“科技特派团”“特派员制度”等形式,每个项目落实1至2名科技特派员,开展专题技术培训850多场次,为贫困村解决技术问题597个,培训6673人次,破解产业技术瓶颈。

  在产业带动上,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1个国家级、6个省级、40个市级乡村“文旅农融合”示范点,推动乡村“文旅农”融合发展。

  目前,铜仁已经争取到资金320万元,在5个贫困村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项目试点。5个试点村实现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于所在县平均速度的5.9个百分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于所在村平均速度的5.7个百分点‘两个快于’目标。

  与此同时,铜仁43家重点文化旅游企业助力就业,为贫困群众精准开发就业岗位203个,促进就业人数2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人。

  同时,铜仁引导注册成立如‘文化产业促进会’等100多个文化社团组织,创造就业岗位1500多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招募乡村文化志愿者,目前,铜仁已组建262支文艺小分队、1164支文艺演出队伍到贫困村开展文艺巡演,按演出场次给予补贴,为文艺爱好者量身定制就业岗位。

  

使巧劲用好“文军资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渗透各行各业。疫情之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能否如期完成?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号令如山,铜仁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拿出硬核作风,实施超常举措,谋划创新战法。在两场战役下, “文军”队伍不仅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轻骑兵”,更是“突击队”。

  “抢时间、补损失,就是要火力全开,用好‘文军资源’,真正发挥文军独有的魅力!”陈洁说,今年上半年,铜仁融合集舆论扶贫、免费广告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社科扶贫、挂帮扶贫和网络扶贫等为一体的“文军资源”,助力市场运转“不停步”、增长动力“不断档”。

  “宝宝们赶紧下单,把铜仁梵净山茶、思南剪纸、松桃苗绣带回家……”今年以来,铜仁先后组织70余名领导干部、本土歌手、网络大V走进直播间为农产品代言、带货,拓宽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铜仁农特产品上网络直播平台268次,销售达3000余万元;今年1至4月,铜仁6114家网商网店总销售额1.38亿元,增速25.4%。

  此外,在新闻媒体上搭建爱心互助平台,官网开设“铜仁社区”“45号社区”网络互动栏目,以“公益宣传+商业合作”模式,形成“宣传—下单—配送”的商业闭环;拿出广告资源,在新闻媒体刊播免费广告67期,播出974次营销推广,涵盖35个种类特色农产品,累计投入广告资源900多万元,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农副产品应急销售等问题。

  “广告扶贫让红利流向扶贫末端,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在不少基层干部看来,广告流量转化为市场份额,品牌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扶贫红利也日益提升。铜仁农特产品在得到“曝光”同时,产品特色、品质、生态环境等内涵也被无限放大。

  做新闻、做直播、做广告,用好文军资源助力扶贫,舆论也是生产力。

  如今,铜仁不仅有了“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的“梵净山茶”“梵净山翠峰茶”等旗下明星品牌,品牌价值分别达26.2亿元、11.7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