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7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6-25

坚持稳中求进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工作有力有效。根据2019年10月《贵州统计月报》及相关资料分析:在全国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增长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持续向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结构趋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态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部分领域隐藏的经济金融风险逐渐显现。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当前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下好防范风险的先手棋,准备好化解风险的实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尤其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有效应对一些领域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持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和国内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一方面,应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在综合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政策的渐进性调整,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应稳妥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推动结构性去杠杆,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行为监管两手抓,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发展中形成了较高杠杆率,一些城市还出现了结构性过剩问题。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一方面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坚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调控思路,巩固去库存成果;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城镇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增就业、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切实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满足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二是充分发挥大型金融机构在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中的作用,同时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发挥其补充作用。三是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作用,在考量风险溢价的基础上对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监管,各方共同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成为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一些“僵尸企业”之所以无法出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律制度,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把握好出清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协助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显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有利条件增多,经济发展延续着平稳向好的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了经济内生动力、释放了消费需求潜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一是外部环境挑战增多带来的压力加大,二是我省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增多带来的压力加大,三是资金趋紧等各类要素约束增多带来的压力加大,四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困难增多带来的压力加大。全省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煤电烟酒等现有支柱产业,新引进、新投产的标志性、引领性大项目不够多,支撑全省持续较快发展的新动能还比较弱。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的目标任务,着力“保质量、保总量、保位次”。

  第一,打好脱贫攻坚“夏秋决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重的任务、最严的责任,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尽锐出战、务求精准,乘势而上打好“夏秋决战”,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

  第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深入实施“双千工程”,加快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第三,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把基础设施“六网会战”作为主抓手,用好国家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政策机遇,加快开工建设一批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网、地下管网、互联网等重点项目,加快在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第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改革开放,把创新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改革方面,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大力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第五,守好生态发展底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统筹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深入实施“双十”治理,加快推进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加强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第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好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用足用好国家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机遇。

  第七,推动保障改善民生。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化落地落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实际问题。

  第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推动宽带乡村、智慧乡村工程向自然村延伸。

  第九,加强社会创新管理。推进健康贵州建设,推动远程医疗向村延伸,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加快补齐公共服务领域短板,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执笔:陈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