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一条河散步
□游宇明
陪某个人散步,谁都可以干,陪一条世界级的河流散步,则需要机缘了。
或许是由于从小生长在山区,受尽阻隔,我一直向往辽阔的事物。走入社会,利用假期观赏过洞庭湖、长江、黄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的滔滔碧波,在那些大水旁留下了一张张如花的笑脸,可我一直没有走近过那条气势磅礴的人工大河,尽管它的名字很小就通过课本跳入过我的记忆,尽管我心里无时不想能获得一段与它亲密接触的时光。
世间的好事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那年,女儿硕士毕业,辗转数地,终于在浙江嘉兴停留下来。女儿找的工作不错,其中几个关键词让我尤其欢喜:公立本科大学、宣传岗位、事业编制。有个成语叫安居乐业,安居是摆在乐业之前的。想想看,就算一个人有份可以做得长久的职业,没有房子,这个小区租半年,那个小区呆三个月,先不说经济收入是否可以支撑这份折腾,光是劳的神费的力就足以使人心生畏惧。女儿想买套住房,可她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银行里没一分钱积蓄,不“啃老”都不行。好在我们夫妻都是公职人员,收入相对稳定,我又多年从事写作,也攒了点稿费、版税。将家里所有的钱大声喊拢来,交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首付,再贷款70万元,总算让女儿了此心愿。
女儿所购住房就在人工大河旁,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您猜对了,那条人工大河就是大运河。拉开小区的南门,横过一条只允许小轿车经过的两股道马路,就是秀州运河文化公园,公园实际上也是运河的东岸。这片休闲之地真对得起“文化”两字,步道伸向无边的天际,蓝球场频入眼帘,娱乐广场宽阔得像平原,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社区图书馆昼夜开放,读纸书、看电子书,大可随意,加上荷花满园,绿草遍地,古树参天,白云悠悠,鸟鸣蜂涌,景致丰富得让人心疼。每次去嘉兴,我总情不自禁地想去大运河边走走,陪那条经历过无数风花雪月、穿越过无数世道沧桑的古老河流散散步、说说话。
运河是从杭州过来的,宽度少说也有一千五百米,超过了中国绝大多数自然河流。嘉兴地势极平,流经此处的运河性情也变得格外温柔,几乎看不到水在流动。岸柳倒映在河中,风一吹,那些绿影便东摆西摇,碎碎的,乱乱的,还发出叮当的响声,仿佛是一地被打落于地的翡翠。通行于上海与杭州之间的货船密得像游鱼,使人担心谁不小心开快了,彼此会亲吻到一起。我有些奇怪,现在高速公路、高铁、航空运输都极其发达,古老的运河里为何还有如此多的货船?后来一想,水运不用修路,装货的船只也不像飞机那么金贵,运费相对低廉,长途运输,人们在乎的是效率,短途运输,大家看重的却是价格的合算了。
年轻时学历史有点囫囵吞枣,总以为中国的运河是隋唐时期才开凿的,浏览运河历史长廊方清楚,运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存在两千多年。春秋时,吴国末代国君夫差为了跟别的诸侯国一争雌雄,在扬州蜀冈脚下开凿邗沟,引长江水北流,穿越多个湖泊,后入淮安北神堰与淮水融为一体,全长200公里,这个邗沟就是中华最早的运河。后来,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天子”们为了水运之利或争霸之需,也开挖了大量的区域性运河。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更多的只是将旧朝分布于南北的运河与自然河流联为一体,使江南的粮食可以顺利调往北方。如果没有以前开凿的大量区域性运河,这条长达2700公里的人工水上通道就很难形成。
大运河最初虽是服务于中原王朝的,但于江南的意义,怎么评估也不会过分。自古北方是政治文化中心,富庶的江南则是经济王国,大运河出现之前,江南出富人,不怎么出文化巨子。有了大运河,江南人想上西部做生意,使原本鼓胀的腰包更上一层楼,可转入长江、黄河;想往北方赴考,获得功名,就在大运河里坐几天船就是。隋唐以来,江浙一带都是经济繁华、人文璀璨之地,杰出人物如星斗辉映,还真托了大运河的洪福。
陪大运河散步的次数多了,脑子里总有一些疑问挥之不去:开凿运河,必须粉碎人工河道里的巨大岩石,还得将人工河道与路上碰到的无数自然河流贯通,这一切在当时是怎样做到的?中国古代虽然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却没有将其变成现代意义的炸药;那时也没有钢铁产业,开石很难用上钢钎,想将那些岩石弄碎、搬走,断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连接人工河段与自然河流,以如今的截流技术,不值一提,但在古代,应该是个世界级的难题。然而,大运河穿越千年的粼粼水光又无时不在提醒我:中国古人非常聪明,解决这种难题有一套成熟的办法。
悄然无声的大运河,隐藏着太多时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