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70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6-25

“搭伙”食品企业 增色“黔地味道”

 

——我省包装、食品企业对接小记

 

□本报记者 李 丽

 

  近日,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之“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政产学金暨产销对接会”在贵阳举行,会上发布了《2019贵州省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白皮书》,一些贵州特色产业又有了大动作,吸引各界聚焦,甚值称庆。

  而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与“多彩贵州水”“贵州刺梨”“贵州酸汤”等响亮产业品牌一起参与展示、对接的还有稍显“冷门”的、贵州省的包装企业代表,但对这参会的27家包装企业来说,此次对接会的参与已然让他们深受鼓舞与振奋。

  “我们包装企业为搭上食品产业市场发展的‘快车’,搭上贵州省打造生态特色食品的‘专列’,做足了充分准备,将驶上发展快车道。”贵州万业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菲表示。

  稍一了解便发现,当天现场不同展区之间存在着一些深度联系,比如,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都匀梓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老干妈”的玻璃供应商;贵阳金康包装有限公司是“老干妈”的纸箱供应商。贵州万业包装、贵州万隆印务一直在为北极熊、贵山红、贵州山花乳业、贵州龙膳香坊、贵阳味莼园食品等著名品牌、公司提供着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这些遍及全省的包装企业,为全省的食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而在未来,贵州包装产业更蕴含着巨大潜力。

 

助企做好 美嫁衣

  包装产业是一个为其他产业做嫁衣、做绿叶衬托,同时又与其他产业相互成就、共融共生的行业。

  记者几年前曾就包装行业做过一些报道,以前小、散、弱的整体格局使得这个产业在省内并不算主流和特色。而如今,行业面貌焕然一新。

  “坦率讲,经过多年发展,省内包装产业已今非昔比,长期以来的‘中低端’印象已得到较大改变,在技术研发、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与省外包装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和省内食品企业达成了愉快的合作。”贵州省包装联合会会长程溯很有底气地说。

  据该会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包装行业企业156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左右。目前,全省食品包装按包装材料区分,主要分为纸制品、金属、塑料、玻璃四大类,按包装形式可分为罐、瓶、包、袋、卷、盒、箱等;按包装方式可分为罐藏、瓶装、包封、袋装、裹包等。

  这些年来,每家企业都在暗自下着功夫。

  成立于2011年的贵州万隆印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各类瓦楞纸板、瓦楞纸箱、彩印包装箱的包装企业。公司位于贵阳市修文工业区扎佐园区,占地面积80余亩,生产各类高中档纸板、纸箱、彩箱,年产值近2亿元。该公司董事长田振介绍,为满足省内外市场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公司一直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包括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引进新工艺、新设备,从德国、台湾等地引进了高宝利必达系列彩印机、全自动高速五色开槽水印机、瓦楞纸板生产线等先进生产设备,工业自动化程度达80%以上。近些年来该公司经营情况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在30%以上,并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形象。

  为配套白酒与特色食品产业,经过对贵州市场的深度调研,结合贵州省出台的相关文件政策,该公司准备启动二期建设:新建15000平米标准化厂房,购置国内外顶尖设备,对公司现有的配套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打造全智能化工厂,以满足省内及周边地区客户对精品包装的需求,实现采购本地化和供需双方的共赢。

  创办13年的贵定县恒伟玻璃制品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玻璃制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积累了大量的玻璃制品制作工艺经验,年产量已达到10万吨,并不断进行提质改造、工艺升级,目前该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全煤气窑炉2座、8组双滴制瓶机5台、8S电子制瓶机1台、6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玻璃瓶罐达4亿支以上。为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种类也在向多元化发展,目前主要有老干妈食品玻璃瓶、白酒瓶、啤酒瓶、金银花露瓶、罐头瓶、燕窝瓶、果汁瓶等。

  贵州万业包装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高速机、PET瓶坯生产线和全自动吹瓶设备,现已发展成为省内食品容器包装销量最大、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先进的食品容器包装骨干企业,与省内诸多食品企业广泛开展合作,近三年来,该公司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投入,科研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5%左右。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技术转让三种方式,实现成果转化,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包装企业配套能力,缩小与发达地区包装水平差异,2019年9月获贵州省科技厅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成就产业 好前景

  包装是食品加工、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具有保护食品、美化食品、便于储运、引导消费、提高附加值等功能作用,是食品商品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深入推进和迈上千亿级,带动我省包装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程溯认为,两种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关联性不断提升、集中度明显增强、配套率不断提高。

  包装产业是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配套服务的行业,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主业兴则包装兴,得益于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省内造纸、印刷、金属、塑料、玻璃等包装子行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以全省16个生态特色食品工业园区为主要依托和平台,包装产业聚集不断加快。目前,全省已在仁怀市、习水县和新浦新区陆续启动建设三大印刷包装材料产业园,包装行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可以有效辐射满足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包装需求。2019年,新蒲新区印刷包装材料产业园已初步建成,已签约落地包装企业12家,已建成正式投产共计7家,全区包装产业实现产值1.7亿元。

  数据表明,省内食品包装配套市场比重大幅提升,已由2010年的30%左右提升到2019年的45%左右,提升约15%,完成省内包装配套45亿元左右。以食品龙头企业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企业年均采购玻璃瓶7.3亿个、瓶盖1亿个、标贴7.06亿张、纸箱3300万套。其中,60%的玻璃瓶、80%的标贴、100%的纸箱均来自省内。

  近年来,随着全省调味品、粮油制品、豆制品、肉制品、茶叶制品、乳制品、饮料、果蔬食品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食品包装市场。2018、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分别完成产值1000亿元、1083.9亿元,根据包装成本平均占食品工业产值10%—15%测算,2018、2019年全省食品包装产值分别完成100亿元、110亿元,其中,省内完成包装配套45亿元左右。

  贵州省包装联合会是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程溯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秉承行业宗旨,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在做好行业发展研究、产品技术研发、品牌战略定位、行业标准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基础上,严格准入机制,吸纳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的企业成为会员,实施动态管理,督促会员企业按照食品安全要求,坚持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以实际行动赢得食品企业的肯定与信任。他也希望包装企业增强主动性和敏锐性,积极与食品企业开展深入对接,对行业新动向、新标准、新规范,提前介入应对,优化产品包装外观设计、结构、功能,避免脱节落伍。

  从去年9月开始,贵州省包装联合会和省食品工业协会进行了初步接触,当天的对接会,更进一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有效地拉近了两大行业协会之间的距离,双方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交流,促进双方合作,让两大产业越走越近,互相成就出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