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2704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打好“三张牌” 守好“两条线”

 

岑巩奋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徐学练 唐 鹏

 

  春风绿大地,春耕春种忙。连日来,走进岑巩县各乡镇、村,只见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或是育苗、或是栽种……

  疫情不误春耕,攻坚要靠“革命”。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岑巩县围绕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三张牌”,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选好“产业章”

  近日,在该县天星乡天星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戴着口罩劳作的村民。

  “听说桑蚕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又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重点项目,技术和销售都有保障,我今年租赁了60亩土地种植桑树。” 该村种植大户安明亮说。

  按照岑巩县安排部署,今年该乡将积极抓实春耕生产工作任务,计划实施种桑养蚕产业3000亩、黄精种植1000亩、吊瓜种植150亩、分葱种植120亩、种草养羊1000亩。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为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该县及时印发了《岑巩县2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充分利用51个200亩以上坝区50264亩的自然资源与区位条件,按照“宜(制)种则种、宜(烤)烟则烟、宜(牧)草则草、宜(蚕)桑则桑”的产业结构调整原则,坚持稳步推进杂稻制种和优质稻加工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主线,巩固现代烟草、两茶、精品水果、蔬菜、生态畜牧业五大支柱产业,统筹兼顾中药材、牧草、蚕桑、油菜、花生等其他辅助产业发展。

  全力稳定23个杂交水稻制种主导产业坝区、12个优质烤烟主导产业坝区,确保制种面积在3.2万亩,确保烤烟种植面积2万亩;全力构建水尾镇新场—驾鳌、羊桥乡杨柳—祝坝、思旸镇马坡坝区和盘街坝区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带,全县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

  同时,该县为用好用活500亩以上坝区资金补助、保险优惠等政策,服务好现有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进500亩以上重点坝区建设有温室大棚、有冷藏保鲜库、有加工包装车间、有物流配送主体的“四有”标准基地。

  为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大健康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该县以马家寨·果蔬乐园景区、大有中木召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客楼红豆杉景区、天马玉门洞景区和6个省州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4个500亩以上坝区为载体,建成一批农文旅一体化示范基地,推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农业综合价值最大化。

 

推动林下经济实现新突破 打好“林下牌”

  “大家加快进度,今年我们的任务是去年的3倍哦!”春节刚过,在该县平庄镇后坪村茶树菇种植基地,贵州苗岭黔菇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田洪湖正忙着指导工人安装设备。

  据了解,该基地采用“贫困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带动就业80余人,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的28户,并以年度滚动方式覆盖周边贫困户100户356人,今年计划发展林下茶树菇600万棒。

  与此同时,在该县水尾镇新场村灰树花种植基地,50余名工人在忙着林下挖土、翻犁、起垄等工序。

  “我们这个基地有100多亩,离乡镇集镇和移民安置区很近,老百姓能够就近务工,每天有上百元的收入。”该村支部书记黄俊榜说。

  目前,该村新建标准化林下灰树花200亩,采取“政府+村集体+企业+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组织实施,预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40户,预计两个月内,灰树花菌棒将完成生产并陆续搬运上山。2020年,全镇计划发展林下灰树花菌棒400万棒。

  入春以来,岑巩县紧紧围绕“优结构、创品牌、增效益”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巩固创新、科学发展”原则,充分结合地域优势和农林资源条件及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林下菌、林下鸡、林下黄精、林下蜂“四个一”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把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变为金山银山,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按照“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要求,该县加快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2020年,全力推进(100万羽林下养鸡、1000万棒林下食用菌、1万亩林下黄精、1万箱林下养蜂) “四个一”重点项目建设,全县11个乡镇将建成“乡级千亩连片成带”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1个,建成“村级百亩连片”林下经济示范点 128 个,实现全县可利用林地综合利用率达 60%以上。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 做强“思州”牌

  “思州鸡原生态,汤香、肉嫩、味美,市场价格好,我今年扩大养殖规模,保守预计年出栏量50000羽,林地利用面积超1000亩,有信心建设成全镇千亩示范基地。”岑巩县黔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森鸿一边指挥工人搭鸡棚一边说。

  为做大做强品牌,该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思州鸡,目前,该镇正扩建陀子坳村院子头思州鸡养殖基地,扩建后年出栏量可达40000羽,利用林地面积800亩;两江村无事沟(大湾)思州鸡养殖基地规划利用林地面积1000亩,目前已完成10个圈舍和全部基础设施建设;丰坝村屯山坝思州鸡养殖场已完成场地平整和道路建设,正在搭建鸡舍。3月,该镇将投入鸡苗35000羽。

  为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该县以思州文化为载体,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围绕“扩基地、扶龙头、创品牌”三个核心,努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打造了“思州绿茶”“思州柚”“思州水晶米”“思州鸡”“思州香猪”“思州颐红水蜜桃”等系列农产品品牌。同时,继续深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通过龙头企业把合作社带动起来,通过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基层党组织把群众发动起来,积极参与规模化发展,力争新增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5个。

  同时,该县还加快发展生猪、牛、羊、鸡、鸭养殖等畜牧业,确保年生猪存栏8万头,出栏12万头。重点推进20万头生猪、40万只湖羊养殖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积极推进贷款贴息、生猪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落地。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按照“县主导,乡镇主责、村(合作社)主落实”“全县一盘棋”的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下经济发展工作机制,该县正在形成农业产业“1+N三带四林百企”蓬勃发展良好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