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用防疫物资,已实现本土批量生产——
“贵州速度”助力“贵州制造”抗疫
□本报记者 李 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迅速对医药物资保障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千方百计解决防控物资短缺问题”。
在省内无防护服、护目镜生产企业的情况下,省工信厅闻令而动、迅速安排,指导相关企业投身抗疫第一线,短短5天便成功开发出可批量生产的防护服,10天实现护目镜开发、试用,13天完成批量生产,彰显了“贵州制造”的“贵州速度、贵州力量”,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闪亮业绩。
疫情就是命令,统筹指挥合力攻关
1月31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会召开后,为突破省内无防护服、护目镜生产企业的困境,贵州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刚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全省医药物资保障工作会,紧急统筹指挥在省内生产防护服、护目镜,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撑。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更是全方位、全局性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撑。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发挥示范作用,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何刚说。会上,省工信厅成立了防护服生产项目组、护目镜生产项目组。
时间就是生命。抗疫前线急需防护保障,防护服、护目镜生产分秒必争。
2月1日,防护服项目组组织省卫健委、省药监局及防护服生产企业召开防护服生产协调会,对接防护服生产加工事宜。次日上午,何刚亲率有关处室人员及防护服生产企业负责人,再次现场研究解决防护服生产原料、设备、灭菌等具体问题。当天下午,防护服项目组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细化安排,明确任务分工并制定时间表,拟定2月4日产出样品,经现场检测合格后进入批量生产。
为做好项目论证、执行标准、指标检测等工作,2月4日上午,防护服项目组又组织省药监局、省疾控中心、省医疗器械监测中心召开防护服、隔离服项目论证专题会。2月9日,第一批防护服运输、交接及入柜完成,经灭菌解析后正式投入抗疫一线。
护目镜项目组于1月31日连夜启动工作,组织省装备制造业协会、贵州大学与海跃模具、千叶塑胶、贵航股份、华阳电工、巴斯巴等企业联合攻关。模具开发是最初的关键,海跃模具、华阳电工、巴斯巴迅速铺开3条技术路线,建模、设计、模板模架材料准备、模具加工等工作同时推进。
2月3日,护目镜项目组入驻海跃模具、华阳电工,协调解决企业困难,携手推动模具开发。2月5日,护目镜项目组组织省药监局、省标准化院、贵州大学、贵医附院开展《医用护目镜产品技术条件》编制工作。经连续奋战,千叶塑胶于2月9日上午对模具进行第一次试压,成功试制出第一批样品。2月11日,1000个护目镜试用。
2月13日,千叶塑胶正式批量生产护目镜,护目镜产品测试、试用申请、医疗器械备案、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产品送检亦按期完成。
责任重于泰山,攻坚克难实现目标
在医用防疫物资生产过程中,贵州省工信厅想尽一切办法,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原料、职工返岗、运输等困难问题:从省医疗物资应急资金中安排专项生产资金,用于生产企业采购补贴;协调补齐企业热封机短缺,提供企业所需型号、数量的供货渠道;协调江苏护目镜生产企业,给予本省护目镜生产技术指导;在挖掘省内潜力的同时,协调安徽、重庆、广州、东莞等地企业提供进货渠道,缓解护目镜原料供给困难;及时协调南航贵州公司、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单位,确保原料按时、顺利运抵。
为保质保量完成防护服灭菌工作,该厅安排相关人员赴贵州高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指导,明确防护服交接手续、费用支付、质量检测及企业采购、运输环氧乙烷通行证办理等事宜;畅通信息渠道,与各开发生产单位建立联络员机制,按信息互通原则对生产信息点对点报送,做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反应、现场解决;及时协调出函、派车进行点对点对接服务,帮助解决关键岗位职工返岗困难问题。
此外,该厅还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用实际行动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
防护服、护目镜开发生产各有关单位及部门,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把物资保障工作当成最重要工作及头等大事,精诚合作、恪尽职守,敢担当、善作为,携手完成了既定任务。截至2月23日,全省防护服、隔离衣累计生产18810套、260926套;护目镜两套模具已投入生产,累计生产32800个。防护服、护目镜在本土实现批量生产,打破了贵州没有防护服、护目镜生产企业的僵局,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副省长陶长海在防护服生产情况报告中作出批示:省工信厅精心安排调度、省药监局大力配合支持,在短暂的几天之内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开发生产批量防护服,值得充分肯定。要继续加大力度克服困难,尽快实现正常化量产,满足防疫防护服需求,为防疫作出更大贡献。
省卫健委有关领导看到省内自产的防护服、护目镜后,激动地说:“之前调也调不到、买也买不到,眼看快没有防护服、护目镜可用。现在我省实现零突破,广大医护人员就有保障了。”
发扬无畏精神,再接再厉夺取全胜
初战虽已告捷,但还需再接再厉。
贵州省工信厅将按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加快实施防护服、护目镜生产项目,推动扩大生产渠道,跟进提高检验检测效率,尽快满足防护服、护目镜的供应需求,保障全省医护人员、援鄂医疗队之需。
目前,各单位、部门已梳理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热封机短缺、工人熟练度不高、原料供给难、灭菌检测周期长等困难问题。对此,省工信厅已协调组织在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成功生产出热封机,可保障省内热封机供应;护目镜原料正通过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源源不断送达。
防控物资是抗击疫情的武器,是保护医护人员的盾牌。“省工信厅全体党员干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防疫工作指示精神,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苦干实干,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实际问题,释放防控物资生产产能,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力量。”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