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生态,人们自然会想到林业。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林业生态建设当然也是主角。
据了解,今年的论坛年会将举办“全球生态安全与绿色创变”、“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推动竹藤在生态恢复和人道救助中的南南合作”等5个涉林主题论坛。同时,还将举办生态文明成果展、时间囊封存等系列活动。
这5场主题论坛,将从不同维度探讨并推动持续扩大生态容量、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可谓各有亮点。
推动林业生态建设 引领绿色永续发展
“全球生态安全与绿色创变”论坛
时间:6月26日上午(8:30—11:00)
地点: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二楼4会议室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
全球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和人类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在有限的生态容量下,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使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利用,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是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论坛将邀请国际组织、知名智库、研究机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主要负责人等领域知名人士,以及省部级政府高级官员、国内外文化艺术界名人、意见领袖等,围绕“生态危机与绿色变革”、“城乡发展进程中的生态基因与民众生活幸福指数”、“新常态下生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创新模式让美好未来提前到来”等全球生态安全议题作主旨演讲,并展开对话。
同时,与会观众还可与高端人士互动对话,共同探讨在全球生态危机下,如何用创新的制度、思想、模式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探讨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基因变革,以推动绿色投资、重塑商业价值。
论坛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金盛博主持,来自全国和贵州的高官将作“贵州绿色发展的借鉴与创新”、“扩大生态容量,引领绿色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制度设计”主旨演讲,嘉宾现场将作“生态危机阵痛与转型之路”、“城市与乡村——绿色发展的生态博弈”、“新常态、新模式、新未来”等经济“新常态”下的绿色变革高端对话。
论坛亮点:一是嘉宾阵容规模空前,论坛议题丰富多元。论坛邀请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知名组织的代表、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秘鲁、阿根廷等驻华使节出席。
二是议题重大而新颖。论坛紧紧围绕全球生态危机下的制度设计,城镇与乡村发展的绿色博弈,中国产业转型的生态基因,新经济、新模式的启迪与借鉴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互动,并首次将“绿色创变”概念引入年会。
三是主旨演讲精粹凝练,高端对话开放务实。“贵州绿色发展的借鉴与创新”等3场主旨演讲,以宏观立场引领论坛方向;“生态危机阵痛与转型之路”3场巅峰对话,实现政企、政研、政艺跨界对话。
四是倡议发起绿色发展创新基金会。作为论坛成果,旨在集结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跨界资源,孵化扶持绿色创新项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是配套活动精彩纷呈,全民参与催化行动。全国政协常委、联合国首任“环保艺术大师”袁熙坤将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捐赠他的“女娲补天”雕塑作品;还将举行“生态梦·中国梦”时间囊封存、《智慧物种贵州100》新书首发、首批“贵州森林城市”授牌等活动。
“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论坛
时间:6月26日下午(15:30—17:30)
地点: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二楼4会议室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治理是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全球生态系统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快、最剧烈的变化,生态系统破坏已经成为妨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大障碍。全球生态系统治理失灵,导致生态系统破碎化,造成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功能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人类的影响已经遍布全球,但却不具备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持续生存的哲学和实践知识。由于全球化和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业化把人类带入了不可持续发展之路。世界正陷于深层的、愈演愈烈的生态失衡和社会失衡之中,这些失衡正是全球快速工业化的副产品。人类文明正处于转型期,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也处于深刻的转型之中。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和政治力量,有可能在塑造世界未来发展模式和路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中国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同时,由于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以及备受国际关注的中国不断增加对海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和野生生物非法贸易等问题,生态环境外交对中国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需要扭转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不良国际形象,树立倡导生态文明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中国具备了引领世界的先决条件,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投入最大的国家,并且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正在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论坛将邀请国内外政要、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全球化、未来技术、跨部门多利益方参与等议题,分别围绕“全球生态系统治理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在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国际组织和公民社会在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等主旨作精彩演讲。
嘉宾还将与观众互动探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以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生态系统治理的报告,并将纳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报告。
“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论坛
时间:6月26日上午(8:30—11:30)
地点:贵阳国家生态会议中心2楼舞阳河厅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北京林学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论坛将组织国内外政产学研用方面的高层次嘉宾,充分发挥高层智库作用,深入研讨“新常态下国际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国家生态保护建设制度创新”、“生态修复创新案例实践”、“生态治理社会责任构建”等核心议题,并提出面向未来的我国生态治理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政策。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国际生态治理体系发展演变的新机遇、新挑战”、“国家生态绿色外交战略与生态治理国际合作热点问题”、“生态法治化进程和监管执法体系建设”、“依法治国视野下的生态保护建设的体制改革问题”、“生态治理机制创新的道与法”、“生态保护建设的多元共治与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公众行动体系和文化建设”等议题,开展演讲、讨论和对话。
国内3位政要将分别作“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构建和生态治理”、“IUCN在全国生态治理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创新林业体制机制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主题演讲。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小麒还将同与会嘉宾,围绕“生态修复体制机制创新的道与法”、“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的机制问题”展开高端对话。
论坛将成立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合作发展理事会,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省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等涉林企业代表将发表企业履行生态责任倡议;论坛还将发布“面向未来的中国生态治理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政策建议书”,出版《生态文明论丛(2011—2014)》、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论坛征集论文摘要汇编,发布“全国高校博士生生态文明宣讲伙伴计划建设倡议书”。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论坛
时间:6月27日下午(16:00—18:40)
地点: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二楼6会议室
主办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国家战略。
今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并在全国9个省市开展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试点。为吸取国内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确保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强化各级政府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各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论坛年会特举办“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论坛。
论坛将重点聚焦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生态保护、规范管理、资源归属、创新经营及社区发展等问题,通过与专家学者及国务院相关政府部门嘉宾的对话、讨论和交流,从不同视角深化各方对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认识与了解,解决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关键问题,为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搭建一座地方与中央、管理与研究等各方沟通的桥梁。
论坛将分享国外嘉宾关于国家公园的体制建设和管理经验,通过国外发展模式的总结介绍,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和探索提供参考,以创新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倡导公众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论坛将邀请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演讲,嘉宾互动讨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生态保护、规范管理、资源归属、创新经营和社区发展等关键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大众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建议,从公众需求角度开展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最终实现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局面。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将共同为“天合国家公园研究院”揭牌。
《女娲补天》雕塑落成仪式
时间:6月26日上午11:10
地点: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南中天路3号201中心生态广场
为更深层次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论坛年会组委会邀请联合国首任“环保艺术大师”袁熙坤再次创作《女娲补天》雕塑,并将这尊雕塑安放在与雕塑创作理念高度契合、屡获国际绿色建筑大奖的“中天201大厦”广场。
据了解,此次再创作的《女娲补天》雕塑高达5.69米。这是袁熙坤截至目前创作的《女娲补天》雕塑最大尺寸,也是其唯一捐赠国内的《女娲补天》雕塑。
“生态梦·中国梦”时间囊
封存仪式
时间:6月26日中午13:40
地点:中天未来方舟时间公园旱喷广场
为集聚创变力量、共享生态文明,“生态梦·中国梦”时间囊封存仪式,取材于以蕴含中国古老哲学智慧的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各类影像、数据、实物样本等典型元素,并通过公开征集,遴选100位普通人的生态梦想一同封存。
到达设定时间后,由当事人或其后人开启——在未来验证世人梦想。时间囊确定封存期限为50年整。
《物种100,贵州智慧》首发式
时间:6月25日晚19:00
地点:中天201大厦2楼
《物种100,贵州智慧》聚焦于贵州境内的物种生命,通过科学分类和文化术语两个体系整合成三大主体内容,即“生境篇水墨黔家”、“智慧篇黔乡物语”和“警示篇黔灵情殇”,既尊重生态专业知识,也反映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呈现出生态与文化融合的魅力。
通过寻找和探讨贵州物种的生命智慧之光和古老文化,阐述一次国际视野下的“贵州智慧”,并借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大舞台进行积极交流和传播。
贵州生态文明成果展示
时间:6月26日至28日
地点: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
通过“领导关怀”、“贵州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发展史”、“开展生态建设、共建美好家园”、“为保护良好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贵州‘五大新兴产业’”等内容,展示贵州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核心,以生态美、百姓富为目标,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多彩贵州”和生态最好的宏伟蓝图,抒写“美丽中国”新贵州篇章。
“推动竹藤在生态恢复和人道救助中的南南合作”论坛
时间:6月27日下午(13:00—15:30)
举办单位:国际竹藤组织、贵州省林业厅
论坛将主要从“开展新的国际、区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创新型绿色产业转型”、“促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的现代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5个方面开展研讨。国际竹藤组织将围绕本年度的“新议程、新常态——寻求绿色发展的新动力”主题,携手国家林业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国际红十字会(ICRC)和瑞士驻华大使馆,共同参与此次论坛。
论坛将围绕“南南合作——在危机中和危机后利用竹子改善生计”、“南南合作——竹子和土地恢复”等主题展开高端对话,阐释南南合作中利用竹藤的意义和机会、国际竹藤组织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以期为难民在危机中和危机后提供使用竹子的契机,展示利用中国竹技术实现非洲土地恢复的理念。
论坛期间,国际竹藤组织、瑞士发展与合作署、赤水市三方还将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