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468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0-31

践行民主与科学增强参政党责任意识

□胡英明

  民主和科学是区分一个民族蒙昧还是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民主终将会取代封建专制,科学终将要扫除迷信愚昧,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文明。

  但真正践行民主和科学,于个人来说是需要一点勇气和智慧的,于参政的民主党派而言却是需要较强的政党责任意识的,于本着民主和科学之精神成立的九三学社而言更是需要始终秉持和大力传承其精髓的。

  民主与科学思潮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影响深远。九三学社就是在五四精神的鼓舞下,在侵略者猖狂,国民党独裁,民众科学精神匮乏的旧中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聚集在爱国、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所成立的一个政党。从成立至今,民主与科学始终是九三学社高扬的旗帜和不朽的灵魂。

  九三学社的前身被称之为“民主科学座谈会”。1944年在重庆的许德珩、潘菽、梁希、黎锦熙等为首的一批文教、科学技术界人士,看到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政治黑暗、国力衰微、人民贫弱,在忧国忧民、关心国运时政的讨论中,由于政见一致,信仰相同,都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发扬“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为实现人民民主与发展人民科学而奋斗”,于是发起了“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9月3日,为纪念日本投降和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抗战的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 1946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爆发27周年之际,“九三座谈会”再次更名为九三学社,并在重庆发表成立宣言,明确提出“本社同仁,即本‘五四’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 1947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纪念‘五四’宣言》中指出:“‘五四’的精神是科学与民主,那精神与我们的主张适合。因为主张民主,所以我们反对独裁、反奴性、反帝国主义侵略。因为主张科学,所以我们反盲从、反复古、反一切的封建作风。我们深信,挽救目前中国,要在实行民主,努力科学”。 1949年,九三学社加入新政协,并参与了新中国《共同纲领》的制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体制下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开始在新的历史时期书写新的篇章。

  今天,“民主”与“科学”早已成为文明社会广泛认同并尊重的德先生、赛先生。我们追求民主崇尚科学,应该更多从其本质内涵上进行解读和把握。所谓“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其最核心的内涵应是指倡导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并不是指现成的科学理论学说和体系。而所谓“民主”,是人类千百年来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本质也是科学,是社会科学,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智力因素。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改造,有效的“民主”即是科学执政,是依法执政,是凝聚力,是权力制衡,是良性循环的血液,是社会有机体健康的保证。

  今天,我们依然追求民主崇尚科学。“科学”正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小到个人行为的选择,或者具体到实验数据的测量,或者抽象到一种思维的方式。民主与科学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人们对待事物应有的责任意识和求真态度,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要努力遵循并追求的方法与效能。

  今天,我们追求民主崇尚科学,不再需要流血牺牲和人身伤害,但在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当下,倡导坚持真理,努力实事求是,于个人而言尚需一点勇气和智慧,于参政的民主党派而言尚需一份胸怀天下的政党责任意识,于本着民主和科学之精神成立的九三学社而言更是需要始终秉持和大力传承其精髓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已适时的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思想理念。作为参政党,九三学社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五四之精神,努力践行民主与科学,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增强参政党责任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绩效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首先,科学发展是社会发展对参政党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参政党也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推进自身的现代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社会环境。此外,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建设,提升了人们对政党的要求与期待。在这样的要求与期待面前,参政党唯有不断改善内部的组织运行机制,探寻新的、有效合理的活动方式,提高自身对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才能提高参政绩效,履行政治责任,从而真正实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与政治理想。参政党只有作为现代政党存在和发展,才能真正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为多党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参政党的科学发展,参政议政水平与能力的提升,需要大力增强参政党责任意识。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其功能发挥的程度与制度设计预期的空间相比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参政党的政党意识弱化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主观方面就民主党派自身而言,政党意识不强导致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自居被动地位,利益整合与表达功能不足,民主监督职能软弱,这些结果表征又反过来加剧了参政党意识淡化的程度。从客观方面而言,由于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尚未被全社会所认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包括共产党的部分领导,对民主党派依然存在着各种误解,或者忽视了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的存在,再加上对民主党派的宣传不到位,导致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的政党形象在社会上认知度不高,同时也淡化了民主党派应有的政党意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的政治资源,其功能充分发挥是以参政党意识为前提的,因此,只有增强政党责任意识,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参政党的形象、参政党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和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梦、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接近。始终秉持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九三学社,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该以怎样的姿态弘扬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国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增光添彩?陈独秀说得好:“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段话,值得21世纪的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