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千企帮千村 助力精准扶贫
□本报记者 潘 建
自2015年12月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紧密结合贵州实际,启动“千企帮千村”行动以来,企业纷纷走进贫困乡村开展结对帮扶,帮扶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五,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我省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如何?企业帮扶为农户带来了哪些红利?目前我省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扶贫模式?近日,记者就以上话题采访了省政协委员、贵州渝商城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重庆商会会长余治清和省政协委员、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光秀。
记者:余总是贵州省重庆商会会长,请问贵州省重庆商会主要业务是什么?它跟“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有何关联?
余治清:贵州省重庆商会成立于2007年,目前拥有会员2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单位800余家,副会长单位60多个,涉及20余个行业,分布在全省9个州(市)。据有关部门统计,重庆籍人士在贵州省居家、兴业人员超过100万人。近几年重庆企业每年在贵州省投资总额均超过1000亿元。据贵州省投资促进局介绍,重庆在贵州的总投资金额已超过7000亿元,位列各省在黔投资第一位。贵州省重庆商会本着“团结、奉献、合作、共赢”的商会宗旨,发扬“重情重义、自强不息”的贵州渝商精神,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投身到贵州省的扶贫攻坚大业当中,为渝黔两省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我们了解到,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黔西南试验区“千企帮千村”的示范企业,2017年板栗定为一县一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请曾总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公司情况,企业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哪些红利?
曾光秀: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贵州省深度贫困县望谟县,是省级林业和农业双龙头企业,黔西南试验区“百企帮百村”示范企业,黔西南自治州十佳脱贫攻坚帮扶企业等,2016年11月我有幸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农业产业代表参加了国务院在湖北召开的“万企帮万村会议”;在贵州省扶贫有关会议上也作为黔西南自治州唯一获得时任省委书记陈敏尔颁发的脱贫攻坚奉献奖。
公司于2014年实施了“望谟县万吨板栗精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填补了西南三省无板栗精深加工的空白,排解了6000多户栗农23万亩栗园板栗的销售之忧,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发展板栗产业,与农户共同打造“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公司实行统购统销、保底收购价和免费技术指导等惠农措施,彻底解决农户销售难、储存难等具体问题。2016年为合作社每户贫困户直接增收分红资金7000元以上,板栗销售价增加2倍,直接解决就业300人以上。2017年板栗定为一县一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直接为农户创造收入1.5亿元以上,间接带动6000户以上农户发展,为364户贫困户股东实现分红约300万元,24个村受益。
记者:贵州省重庆商会成立后,发出了“渝企帮百村 精准扶贫”的行动倡议和制定了“渝企帮百村”的目标任务,商会具体是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采取了哪些扶贫措施?
余治清:一是落实渝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贵州省重庆商会发挥“重情重义、自强不息”的渝商精神,勇于承担帮助贵州省内贫困户脱贫义务和责任。2016年初,贵州省重庆商会积极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组织召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大会,会议发出了“渝企帮百村 精准扶贫”的行动倡议和制定了“渝企帮100村”的目标任务。二是制定渝企帮百村,扶贫管理办法和措施。贵州省重庆商会决定成立“贵州省重庆商会精准扶贫管理办公室”。会长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常务会9名副会长任副主任,其余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商会秘书处;原则上规定一个副会长企业和5-8个理事单位共同帮扶1个贫困村,副会长为目标责任人;制定精准扶贫调研计划,组织企业开展帮扶调研,推动企业在贫困村投资兴业。
记者:产业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也是长期有效的扶贫。我省在“千企帮千村”行动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做好产业扶贫?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曾光秀: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在产业扶贫方面,公司与村组农户签订保底采购合同,让贫困农户吃定心丸,安心做好生产工作。从2015年开始,板栗从平均价1.5元每斤长到了保底价3.5元每斤,增加创造收入5000万元以上。在就业扶贫方面,2017年直接解决就业300多人,平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间接带动6000多户农户,20000多人发展。在入股扶贫方面,2017年入股公司的贫困户股东364户,实现为贫困农户分红约300万元。
光秀食品板栗产业作为全县一县一业带动脱贫的主导产业,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借力合力推进产业大扶贫发展。一是做好宣传员,搭好利益连接线。2016年公司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公司成立专班下乡开展工作,主动宣传,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下乡为农户开会,让贫困农户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把贫困农户转变为产业工人,公司股东。二是打通产业价值连,积极主动与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对接,让更多有能力的爱心人士参与到脱贫攻坚帮扶中来。市场是制约贫困户发展的主要因素,2018年借助东西部“消协扶贫”的机会,上海工商联帮助推荐与晋太元中(上海)科技公司达成合作,第一期已实现农户板栗保底价3.5元每斤的预售。三是种下扶贫树,摘下脱贫帽,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今年公司为郊纳镇、打易镇贫困农户赠送了13万株板栗苗,在均瑶集团的带领下,积极与上海均瑶集团帮助完善洛郎村每户贫困户10亩板栗园建设,打造万亩板栗高产示范园,实现洛郎村整村脱贫。
记者:贵州渝商城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渝企的一员,近两年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助力贵州精准扶贫?比如在发展特色产业或者劳务输出等方面,具体是如何做的?
余治清:贵州渝商城投股份有限公司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产业。根据每一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引进新品种、推行新技术,特别是对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有基础的贫困村,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以及“村级组织(商会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贫困户)”的农村合作社模式。二是引导劳务输送,助推村民快速脱贫。劳务经济是解决贫困户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重庆商会企业在贵州从事建筑行业,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较多,需要大量的民工和专业人员,我们针对贫困村村民的具体情况,由村委会指定人员负责带队,集中安排贫困村农民到重庆企业务工或就地成立的小型企业和特色农牧产业基地打工,对没有技术的农民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开展适用知识与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引导更多的村民走出家门打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既能带来直接的现金收入,更有助于开阔视野,活跃头脑,掌握更多的致富信息,增强自我发展、自我致富的能力。他们有钱了,才会有办法、有能力返回家乡带动老百姓致富。三是引领全国渝商,在黔聚力脱贫攻坚。2017年8月,在重庆市工商联、贵州省工商联、遵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会组织全国渝商走进红色圣地遵义“聚力脱贫攻坚、助推经济发展行动”暨全国重庆商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贵州省重庆商会会员分别与遵义市的15个贫困村签订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协议,达成了10个投资项目协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您有什么好的扶贫经验,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或者针对“千企帮千村”行动有哪些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曾光秀:在三年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一路走来,我们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各级领导们的带领下,探索出了一些产业扶贫的路径和方法:一是直接帮扶模式。对有板栗基地的贫困农户直接保底订单采购,对有劳动力无基地的贫困户到企业就业。二是合作帮扶模式。支持村组组建合作社,没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特惠贷经合作社统一入股到公司参与公司分红。三是社会帮扶模式。积极对接社会力量与公司合作,帮扶贫困村发展,预售板栗产品,帮扶建基地。
记者:您们对企业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余治清:贵州重庆商会将继续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千企帮千村,支持企业开展帮扶和投资活动,为贵州打好脱贫攻坚战尽自己的一份力。
曾光秀:公司发展的目标,就是把小板栗做成大产业。创全球最优质板栗基地,做全球最大板栗供应商,让望谟板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让大山里的贫困群众富起来,是我们这一代农民企业家的使命。
记者手记:“企业同心,致富同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是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行动,也是民营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体现。企业应该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助力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