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345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4-25

  唱响主旋律 搭好大舞台 发出好声音

  ——黎平县政协2017年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蒋兴华

  2017年,黎平县政协坚持与县委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自觉融入大局找准政协位置,立足大局超前思考问题,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唱响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搭好政治协商的“大舞台”,发出参政议政的“好声音”,切实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政协的力量就汇聚到哪里、政协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作用,为黎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把牢方向 凝聚共识

  县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各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履职过程中,主动把政协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重要活动认真听取县委意见,真正做到同频共振、同轴运转、同向推进。在发挥政协优良传统,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县政协对新一届政协委员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政协委员到浙江大学开展履职能力培训,组织相关副主席、县政协常委和专委会主任参加省、州政协系统举办的理论培训,提升了履职工作能力,巩固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履职理念。与此同时,着力规范自身履职行为,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制定了《黎平县政协委员履职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完善委员履职考核内容和程序,委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县改革发展大局,视察调研紧跟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做到帮忙不添乱、监督不折腾,有效提升了政协工作实效。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为不断探索民主协商形式,县政协认真制定和实施年度协商计划,将推进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协商内容之一,提出了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扶贫产业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农业合作社管理和发展情况的协商建议。就黎平县重大项目推进等,县政协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发挥了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此外,针对不同时期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城市管理、八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规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等10个议题,县政协在到点到面视察调研基础上,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共同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与对策,共提出了意见建议69条,一些协商成果已成为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为推动全县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县政协创新协商座谈形式,不断增强对口协商效果,积极开展对口协商,共同研究阶段性目标、推进计划和落实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各专委办负责人还经常与对口部门互通情况、交换意见、相互邀请参加有关会议,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贴近基层 创新载体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最直接、最基本的形式,县政协把提高提案撰写质量和办理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全程协商、多方协商、开放协商,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12次,现场视察提案办理10次,专题视察调研6次,电话回访154位委员了解提案办复情况,征求委员对提案办理的意见建议。委员对提案办理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为100%。5件重点提案得到较好落实。提案工作呈现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的良好氛围。

  为畅通渠道听民意,县政协拓宽社情民意征集反馈渠道,通过走访联系委员、在调研视察中捕捉信息,广开信息来源,及时收集整理群众关注的问题,使社会各界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得到充分表达,促进不同思想观点交流交融。对高屯街道反映历年移民搬迁村组相关后续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深入调研,并以社情民意专报县委、县政府,使移民搬迁后社区管理、群众办事及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县政协坚持把推荐政协委员担任行风监督员作为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推选20多名政治素质高、参政能力强、勇于担当的县政协委员担任政风行风、脱贫攻坚督查、环境卫生、事业单位招考等方面的政风行风监督员,积极发挥县政协委员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聚焦重点 主动作为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积极参与全县重大工作和重点工程建设,担任中药材产业、肇兴景区打造、棚户区改造、府衙打造等领导小组或指挥部的负责人,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对已在黎平投资企业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主动邀请县委、县政府联系领导参加县政协会议,通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帮助县政协委员知上情、明县情、察下情,更好地为黎平发展献计出力。

  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县政协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文化引领、营商环境、全域旅游、重大项目和“两茶”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了8次专题调研,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建议50多条。每一次调研都坚持深入实际、不走过场,每一篇报告都务求情况真实、建议可行,每一次调研成果都认真审议、讨论完善。许多调研成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予以采纳,有效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的全面推进。

  除此以外,围绕全县重点投资项目建设、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县城区主干道建设等8个专题,县政协开展委员视察活动,提出视察建议意见50多条,与县委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高度契合,形成的视察报告详实全面,提出的建议贴合实际、具体可行,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被项目主管单位及时采纳并整改完善。

  搭建平台 发挥优势

  县政协配合完成了全国政协“落实金融扶贫政策”扶贫监督性调研专题、省政协“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扶贫基金”、州政协“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区建设”等调研活动,积极参与省政协、州政协举办的“大美黔菜”展示品鉴推广活动,黎平县一家酒店获得“黔东南州十佳名店”称号,2道菜被评为“黔东南州最受欢迎最具代表性菜品”称号,2位厨师获得“黔东南州十佳名厨”称号。

  为致力文化传承发展,县政协召开全县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座谈会,广泛征求了离退休老同志、文史爱好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黎平文史编辑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好 “黎平文化整理创新工程系列丛书”的整理编撰出版工作,《黎平会议》《寻访侗族草医》《红色侗乡——黎平革命遗址概览》《黎平旅游故事选》四部书已送出版社完成编审,待印刷发行。

  县政协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县政协机关全体干部多次深入乡村抓实精准扶贫工作,现场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之中,扶贫成效更加明显,得到群众认可和支持。

  与此同时,县政协积极为民主党派履职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民建黎平支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完善机制 强基固本

  为充分发挥党组在县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县政协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县委规定,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在抓好党建强队伍的活动中,县政协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开展“铸魂行动”,深化“铸廉行动”“铸勤行动”,制定了县政协机关党组“两个责任”清单,建立党风廉政“森林管护”制度,注重加强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党风廉政、思想道德和纪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教育,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县政协加强对专委会的领导,定期交任务、压担子,每个专委会年内至少开展视察、调研、协商等方面的履职活动2次以上,使专委会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此外,为完善制度提效能,县政协建立和完善了县政协主席会议工作规则、月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委员履职管理暂行办法、联系乡镇联络组工作制度等20多项制度规则,使履职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委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