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4年度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本报讯 (记者 靳春华)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2014年度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预测今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高,突发性地质灾害所占比例较重,主要引发因素以降雨为主导,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汛期的5月至9月,高峰时段在6月至8月。
预测显示,主要区域方面,遵义西北部和东北部,六盘水、安顺和铜仁全境,毕节中南部,黔西南自治州西北部,黔东南自治州西部和北部,黔南自治州东部为地质灾害多发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省西部地区地形切割较深,地貌组合特征复杂,地层岩性软硬相间,煤矿开采为主的工程活动较为频繁,是矿山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域。
主要交通干线方面,铁路以川黔、湘黔、黔桂、内昆、贵昆、水柏、南昆线贵州段沿线,公路以G321、G326、G210、G320国道,遵崇、水黄、贵新、关兴、贵毕、凯麻、镇胜、贵遵高速公路及汕昆高速公路贵州段、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杭瑞高速公路贵州段沿线的斜坡地段,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重要工程方面,省北部、东北部地区人类活动较为密切,在建电煤基地、矿山、水库(水电站)和已建水库(水电站)较为集中,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边坡和斜坡地段以及开挖、堆填区内,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旅游区方面,部分位于省中西部地区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旅游景点景区,陡峻山地区域内在建或即将建设的旅游景点,特别是沟谷口建有人工游泳池、钓鱼池及其他游乐设施的地方,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据介绍,上述预测结果是根据我省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育特征、形成机理,以及省气象台2014年度气象预测类比分析得出的。
《方案》要求我省各级政府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开展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