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峰到余庆县调研“四在农家”升级版创建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潘 建) 5月22到23日,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委第二督导组第一组长陈海峰到遵义市余庆县督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余庆县是“富、学、乐、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发源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结合实际启动了“四在农家‘升级版’”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陈海峰一行实地考察了结合生态扶贫移民点建设“四在农家”升级版的松烟镇“白沙水乡”、依托构皮滩电站水库部分水面进行建设的“浪水湾”景区、在县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白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余庆县群众工作中心,对余庆县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四在农家”升级版给予充分肯定。
陈海峰指出,从2001年开展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为实现科学发展、同步小康打下坚实基础,已经成为全省的共同行动。余庆县与时俱进开展“升级版”创建工作,探索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组织群众、培育产业、形成农村城市化的新模式,很有成效、很有启示。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生态景区建设,有利于化被动为主动。在县城建设中留出较大空间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利于拉动生态型城市建设,体现了地方群众的长远利益。希望余庆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指示精神,坚持“五位一体”创建理念,宣传鼓励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上下联动、凝聚力量,使更多的老百姓在打造“四在农家”升级版中得实惠;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跳出农业抓农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助农增收致富的动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陈海峰强调,要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拓展和丰富“四在农家”的内涵,深入探索深化城乡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持续关注生态建设,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着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按照“三个走前列”的要求,把“四在农家”、“五心教育”、“三不出一不上交”、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等“余庆经验”作为推动余庆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扎实搞好“回头看”,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及时巩固和深化第一环节取得的成效,推动下一步工作,助推实现余庆“中国梦”;按照中央巡回督导组“八个一定要”的要求,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做好做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为下一阶段工作打好基础。市委督导组要按照“督导要严、指导要实”的要求,切实履职、严格把关,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抓出影响。
遵义市委有关督导组和市委活动办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