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优美生动 意境清幽别致
——读李光平叙事长诗《相思鸟》
□田野
《相思鸟》
李光平 创意翻译
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民族出版社
最近,贵州出版集团和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我省作家李光平先生根据彝族民间爱情故事创作的叙事长诗《相思鸟》一书。该书是享受国家“十三五”少数民族出版资金资助项目的贵州十部《彝族经典叙事诗》中的一部,全诗长达三千二百余行。一首长诗就形成了一部有着厚重思想内容的文学作品,这种情况在当代诗人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细读此书,我有几点感受。
一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长诗中描述:相传远古时候,彝家夫妇娄仇阿宝和戛吉阿琴年过半百方得一女,夫妻俩视之为掌上明珠,取名为娄仇阿朵。此女极为聪明伶俐,三岁就能唱歌跳舞,十岁就会挑花绣朵,可惜她一生命运坎坷。年方十岁阿妈去世,阿爹含辛茹苦将她抚养成人。青春时节她爱上青梅竹马的同村青年朵姆格鲁,但当时的彝山有个古规陋习,姑妈家女儿要优先嫁给娘舅家的儿子,只有娘舅家儿子不愿娶才能另嫁他人。按照这个古规陋习,阿爹只好把她许配给娘舅家那刁顽古怪的儿子戛吉古。她为此与心上人朵姆格鲁伤心欲绝,双双约定到老龙潭跳水殉情。一位老神仙救了他们并授予一条妙计,他叫娄仇阿朵嫁给娘舅家儿子戛吉古后就装三十三天哑巴,而且神仙赠给一条腰带让嘎吉古无法骚扰娄仇阿朵,这样一来,戛吉古自会休妻,娄仇阿朵便能与心上人朵姆格鲁结为夫妻。他们两人依计而行,果然喜结良缘,日子过得十分甜美。而这时灾难又降临到他们头上,主宰千里彝山的彝王左格阿纪看上娄仇阿朵的美貌,用计害死了她的夫君朵姆格鲁并逼迫娄仇阿朵嫁给自己作小妾,娄仇阿朵宁死不从。后来当她得知朵姆格鲁惨死的真相后决心为夫报仇雪恨。娄仇阿朵用计骗取彝王为夫君办九十九天丧事,在办丧事时用计弄死杀害朵姆格鲁的彝王狗腿子阿武,然后自己跳入火葬堆中与夫君一起火化。他们的灵魂升天后化为一对相思鸟儿,年年岁岁飞到百里杜鹃的花坡上悲鸣泣唱,诅咒可恶的彝王,护佑彝山的代代情侣。据了解,这个故事在彝族地区民间流传甚广,部分彝文古籍中也有零星记载,但情节都较为简单。而这些故事经过李光平先生综合整理并用诗歌的形式精心创作后就变得更加完美,情节更加曲折生动和波澜起伏,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这样一来,这部长诗既可作为优美的诗歌作品去欣赏,也可作为生动的小说故事来阅读。读者既可以在阅读中欣赏到优美的诗词意境,又可体验到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实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二是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厚重。诗中有多个场面反映了彝族地区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情感愿景。比如:每年五月端午彝族青年的花坡赛马和摔跤比赛,彝族婚礼上的三重彩门男女对歌,彝族丧葬中的特殊礼仪等。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好似一幅幅优美的彝山风情画卷,让人读后美不胜收。
三是语言运用十分优美生动,意境格外清幽别致。比如,作者在描写娄仇阿朵与朵姆格鲁因爱情受挫时的悲伤心情时这样写道:
月儿为何不明?
是天狗把他吞并;
星儿为何不亮,
是乌云把他并吞。
不是天狗吞并了月亮,
不是乌云遮住了星星。
是月亮痛断了肝肠,
是星星哭瞎了眼睛。
这样的场景,把娄仇阿朵和朵姆格鲁悲伤的心情融入了悲伤的意境,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又比如,作者写到娄仇阿朵家婚礼场景时这样写道:
天色微明,
阿朵家开始发亲。
三十三对唢呐齐奏,
三十三只雄鸡齐鸣。
接亲的队伍人欢马叫,
送亲队伍像下山祥云。
这些景致都是彝族婚礼中的特有场景,让人读后增添了更多美的感受。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据我所知,《相思鸟》已是李光平先生退休五年来出版的第五部作品,基本上是一年一本书。李光平先生退休前曾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并任过地厅级干部,还曾任中央新闻单位驻省记者站站长。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长期的机关文字工作实践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他在退休后能够不断地推出佳作。我对他这种退而不休,笔耕不辍的生活态度十分钦佩,在此愿用此文为之点赞,衷心祝愿作者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