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12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4-20

“胡氏贵州龙”的前世今生

 

□文/本报记者 万里燕 图/胡小波

 

  中国的龙文化由来已久,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了,后来在几千年的文化繁衍中,产生了独特的“龙文化”。龙毕竟是虚幻出来的东西,但恐龙却是真实存在,而且活在亿万年之前。在多年的考古工作中,各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每一次都引起不小的震动。

  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贵州就发现了爬行动物化石,后来,专家将其命名为“贵州龙科贵州龙属胡氏贵州龙”,简称为“贵州龙”。

  “胡氏贵州龙”为何“姓”“胡”呢?盖因其发现者胡承志先生。

  胡承志先生,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作为中国地质事业发端、发展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参与了“北京人”头盖骨的第一代研究和复制品的制作,也是北京人头盖骨的最后目击者;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元谋人”和“巨型山东龙”;发现了“胡氏贵州龙”,为中国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57年,胡承志先生赴云南开展野外工作,途径贵州兴义顶效地区时,在当地老乡家中发现了几块奇特的石头——在灰色的石灰岩上,一条条纤细的骨骼“镶嵌”其中,这显然是一种脊椎动物的化石。从整体形状看有些像恐龙,但是它太小了,和世界上当时发现的最小的恐龙相比也是个彻头彻尾的“侏儒”,而且由于当地的石灰岩都是在海中形成的,而恐龙是陆地动物,因此他断定这肯定不是恐龙,而是一种未知的海生脊椎动物。

  按照老乡的指引,他很快找到了一个山包,在那里发现了不少化石。胡承志先生带着这些化石回到北京,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杨钟健教授进行了研究鉴定。杨教授以发现者胡承志和发现地贵州对化石进行了命名——胡氏贵州龙,属于贵州龙科,贵州龙属,这是由中国学者发现并研究、命名的第一种海生爬行动物。

  贵州有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73%的喀斯特地貌。而在两亿多年以前的贵州则是一片汪洋,由于陆地板块汇聚及造山运动,使原来埋没在海底的沉积岩发生强烈挤压、变形,最后褶皱成山,出露于地表,形成了今天贵州千姿百态的崇山峻岭、喀斯特岩溶地貌,以及蕴含着丰富古生物化石的沉积岩。胡氏贵州龙是一种小型海生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2.47亿年至2.37亿年前贵州兴义一带广袤的陆缘海滩。胡氏贵州龙化石被发现后,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贵州兴义古生物化石产地”被国土资源部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

  胡氏贵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对脊椎动物,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光明日报》以《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为题做了专门报道。贵州龙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也让世人重新认识了贵州这片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生生不息的沃土。

  胡承志先生发现了贵州龙,而推动贵州龙被更多世人所认知的是另一位“胡氏”——胡小波。

  胡小波,贵州省胡氏贵州龙研究院院长,2019年编著出版了《走进贵州龙》并荣获“2019第三季中国影响力科普图书”“2019年度贵州化石影响力人物。”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胡小波第一次见到贵州龙化石,一种难以名状的惊异与激动油然而生。自此后,胡小波便与之不离不弃,结下不解之缘,仿佛穿越亿万年时空,融入它的世界。

  20年来,胡小波倾尽所有,专注收集贵州龙化石,成果斐然——从化石爱好者成为一名贵州龙化石的守护者、研究者和传承人;与国内外大学、科研团队、大师工匠合作,采用互联网、3D打印、激光雕刻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技术开发生产贵州龙系列文创产品。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龙这一贵州独有的古生物,胡小波还不断撰写书稿向更多的人科普贵州龙的魅力。

  “一块化石就可以讲述一个故事,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贵州龙化石标本,栩栩如生的记录和再现了贵州龙繁盛完整的一生。因爱好与同姓,让我与贵州龙越走越近、越爱越深,甘苦自知,乐在其中。”胡小波说。

  2017年,是胡承志先生100岁华诞和发现第一个海生爬行动物胡氏贵州龙60周年。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丽霞的安排下,胡小波到北京拜望了自己仰慕已久的胡承志先生,并为他送上百岁生日祝福和珍贵的胡氏贵州龙鱼共生正副模化石原石,聆听胡老先生讲述他发现贵州龙的故事。

  如今,“贵州龙”作为贵州省的文化名片之一,已家喻户晓。胡小波二十载潜心于“贵州龙”化石的收集、保护和研究,以及贵州龙文创开发,集大成于《走进贵州龙》一书。它是研究2.47亿年至2.37亿年前贵州龙时代古生物生活环境的重要参考书,是生命科学演化史灵动的科普读物,也是精美的艺术作品集。如今,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内已经建成“贵州龙博物馆”“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贵州龙原位化石保护馆”;由化石爱好者创办的“胡氏贵州龙化石馆”“三叠纪古生物博物馆”等也相继在兴义、贵阳涌现。同时,贵州省胡氏贵州龙研究院与科研团队合作,以“精、奇、特、独”胡氏贵州龙化石为基础素材,通过MR、AR、VR开发二维码数字图书,不断推出贵州龙动漫、3D贵州龙等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贵州龙与非遗蜡染、牙舟陶相结合的文创产品,不断丰富胡氏贵州龙的文化内容,延伸贵州龙的品牌价值,讲好贵州故事,为多彩贵州,山地公园省发展高质量旅游做出新贡献。

 

 4510-4-1.jpg


4510-4-2.jpg 


 4510-4-3.jpg


 4510-4-4.jpg


 4510-4-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