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贵州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举行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办、贵州省兴黔生态农业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贵州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9月6日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广大的返乡下乡及本乡人员、大学生、退役士兵、农业科技人员等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结合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果和优秀人物。
为树立我省农村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有力提升农村创业创新能力水平,推荐我省具有代表的优秀项目参加全国评选,7月10日至8月30日期间,大赛组委会对全省拥有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企业组织进行遴选,产生了15组优秀项目(初创组、成长组)。
此次大赛的参赛项目涵盖了规模种养殖业、特色农业、中药材等多个领域,参赛人员包括来自全省的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参赛项目紧扣创业创新主题,突出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特色,同时项目在带动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作了布局设计、建立了良好的利益连接机制,不仅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也有较大的提升拓展空间和较强示范带动作用。
此次大赛的举办是我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的具体举措,以大赛形式展现农村“双创”项目所取得的成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协调推动政策落实,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创业创新主体,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激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热情,以促进农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 李 丽)
年产700吨生态大宗茶加工项目
正安县正和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11月注册成立,合作社主要从事茶叶的生产管理、加工、销售,以及开展茶叶有关的技术培训等社员所需的服务。
成员共328户,农民成员327户,团体成员1户(正安县黔蕊茶业有限公司),项目区9个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加入合作社的131户,入社贫困户占项目区贫困户比例为80%。
新建茶叶加工厂房3000余平方米,引进全国先进的茶叶初制加工设备126余台/套,形成年产大宗绿茶全智能流水线二条,可实现年产大宗绿茶、红茶700吨。该项目通过建立和完善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正安县正和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新伟
精品菜胚油紫苏油产业链开发项目
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展紫苏高效订单化生产,紫苏种植推广、紫苏系列产品研发及市场品牌营销建立。产品包括紫苏饼粕、紫苏梗类系列产品,2018年研发智苏宝、智苏康、冷榨紫苏油新产品,试生产10000瓶,销售收入90余万元,市场前景良好。
一直以来,很多Omega-3供应商都在寻找植物来源的Omega-3,以取代鱼油。在贵州山区发现一种特色紫苏,富含较高的Omega-3,产量优势和生长环境优势明显,其又是药食同源植物,发展潜力巨大。
创新集成了国际领先的“油菜脱皮冷榨”纯物理工艺技术,配备国内先进水平的“油菜籽脱皮冷榨”精深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4000余吨。现已研发出油研纯香、油研素香、油研小榨香等系列菜籽油产品,年加工优质油料30万公斤,生产出高品质菜胚油产品4.0万余瓶,产品成功进入贵州、重庆、四川等市场,实现产值300余万元。现申请发明专利2件,外观专利2件,申请绿色食品1项,有机产品1项。
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顺波
木本油料——油桐产业链开发项目
木本油料——油桐产业链开发项目是由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林科院合作研究科技成果,兼顾环境效益,力图打造全国唯一家产业化、规模化油桐产业化的地方发展项目。
自2013年以来,在贵州独山已开辟万亩荒山,建立国际领先技术的油桐种苗繁育基地、1万亩油桐林基地,在此基础上投资建设半自动化桐油生产线一条,已初步形成完整油桐产业价值链的良种育苗、规模种植、加工部分;现正致力于国家油桐种质资源库建立、高产抗病油桐品种研发、油桐林基地扩建、油桐林下经济建设、后期产品桐油环氧树脂——环氧沥青、桐饼高效有机肥开发。联合研发的桐油高分子材料及桐饼新产品,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在政府支持下,投资扩建油桐林基地9万亩,目前以招商引资项目进入重庆市丰都县规划6万亩,2万亩基地在建;贵州三都规划发展3万亩,5000亩基地在建;引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创始人杨安仁
特种乌金猪养殖项目
盘州市贵康生态农业开发公司采用“乌金猪和特种野猪杂交技术”“陡坡地多层立体新型猪圈饲养技术”“生态猪饲料配方技术”等,培育复壮盘县火腿腿源猪,将乌金猪加工成鲜肉类、熟肉类、腊肉类三大类系列产品,利用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盘州市贵康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许武
黔山良农项目
黔山良农有限公司搭建基于大数据的生态贵州农产品供链服务体系,将我省各地“散、弱、独”的农产品生产主体整合起来,构建多样化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系统。同时,将各类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用户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形成对应的农产品生产供给系统,实现协同开展产销对接供应链。
通过自主研发的“黔山良农运营管理系统”“黔山良农云质量大数据信息化平台” 对产品采购入库、加工、订单处理、仓储库存、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监控。构建重度垂直的经营模式,深度参与到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配送的多个环节。
黔山良农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林冠华
清镇市新店镇后现代山地农业暨生态循环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清镇市新店镇兴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种两年的待定品系杂交狼尾草在清镇市实施产业化种植,打造建设涵盖牧草种植、系列饲料、畜牧养殖、食用菌材、蚓粪有机肥及牧草板材加工、高端纸浆(纸张)、生物质能源等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即推进一(工农业+)二(旅游+)三产(康养+)业高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力争通过1-2年时间,建立形成具复制和推广价值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模式。
发展方向:一产,菌草次生产业(如青贮饲料、食用菌棒规模化生产等)+生态肉牛养殖、加工、销售+企业自养和引领群众规模化养殖3000头以上时,建设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附带建设牛马屠宰急宰场)。二产,生态绿色菌草产业+科技研发军需品(防弹衣等)+植物花青素提取+人工牛黄规模化生产+绿色建材深加工+菌类附加特色产品(如花青素草酒)等。三产,旅游+农旅休闲娱乐、牛文化开发等,康养+(花青素美容养生基地、新店镇温泉、鸭池河谷养老等),打造国内唯一一个以万亩菌草业+“牛”为主题的后现代山地农业迪士尼乐园。
新店镇兴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愉快
习水腾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习水腾达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5年5月开始建设农旅观光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电子商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和黔北麻羊生态河鱼美食中心。产业园占地土地2050亩,总投资5亿元。目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习水(二郎)综合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已建设完成(一期),李子果脯加工厂投产。
正在建设中的腾达现代农业产业园竭力打造成“四心一园”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示范工程、贵州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试点项目、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平台”的模式运作,发展二郎李子、黔北麻羊种养、精深加工产业项目,让11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累积实现就业230人。主要品牌与产品有二郎李子、“万李挑一”二郎李子干、黔北麻羊熟食系列(中国名优产品证书)。
腾达公司外宣部副部长李思杰
宠物兔产销一体化项目
贵州沃森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从国外引进了宠物兔品种,并将其和本地兔子杂交改良得出了适宜国内生存的宠物兔新型品种。2018年打破了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将原来集群化的养殖场拆分到了每家农户手中,形成散户饲养公司收购的生产模式;在销售模式上公司创业之初一直走的是线下批发给宠物店和自己开实体店零售。在2018年公司开设了淘宝、拼多多线上宠物店并和抖音大V合作在新媒体平台销售,2018年线上店铺产值150万,2019年公司注册了(淼森、黔宠、异宠部落)等一系列商标,并计划于2020年生产加工出贵州第一家宠物兔周边产品(吃、喝、玩、住、行)品牌,在未来3年内争取成为全国宠物兔产销一体化行业标杆。
贵州沃森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秋生
中药材仓储式综合信息服务与交易平台项目
该项目旨在提高中药材产业持续扩大化的产能,将毕节市乃至贵州省中药材产业链延伸,提高中药材附加值,项目内容有:中药材综合信息服务与交易中心建设、中药材仓储中心建设、中药材“产地销”App运营中心建设。建成中药材“产地销”大数据中心,包括中药材产地信息站、中药材市场信息站、中药材仓储信息中心、物流信息中心、中药材生产支援中心。开发中药材“产地销”App,独立开发出技术支撑板块,接纳全国各地产地经营者、制药厂、饮片厂、物流企业、仓储企业的注册与入驻,逐步形成首个全国性的中药材仓储式产地贸易电商平台。
贵州省金黔草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杰
林下生态蛋鸡养殖项目
安顺市金鸡农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开始尝试通过林下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创新点:一是“托五放七”养殖模式,“托五”即在每年的11、12、1、2、3月的禽流感高发期,由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育雏、防疫、选种,饲养至蛋鸡开产才发放给贫困户饲养。“放七”即为除开公司养殖的时间,由贫困户林下生态养殖7个月,解决了贫困户育雏、防疫难的问题。二是通过互联网+林下生态养殖进行养殖管理。养殖户通过每日晚8-10点在手机上填报微软养殖系统数据(其中包含内容为鸡群的健康、产蛋量、饲料进出批次等方面数据),持续填报一月后,微软系统会根据所得数据作出未来一周的养殖预测(包含鸡群的健康、产蛋量等数据),公司后台管理会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论,针对性对养殖户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安顺市金鸡农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杰
罗甸艾纳香产业化发展项目
贵州艾力康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罗甸县的区位优势、投资环境及中草药产业基础,打造西部地区中草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将艾纳香全面应用在日化系列产品、芳香养生系列产品、母婴系列产品、健康医药系列产品等领域。现开发出阿娜香牙膏、手工皂、精油、面膜、洗手液、空气清新剂等阿娜香系列产品,形成了公司品牌,并已上市销售。
公司全力打造中草药种植、研发、加工、生产、销售、品牌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与贵州省生物研究基地、贵州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紧密合作,致力于以艾纳香为主的中草药种植、萃取、艾片生产、艾纳香衍生产品和中草药萃取专利设备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目前已建设了GAP 示范种植基地、艾纳香日化生产 GMP 厂、电子商务平台,并计划建设艾纳香康体文化中心。
贵州艾力康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付波
黔西南州贞丰县中国珍稀菇产业园项目
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制定了集菌棒智能化生产线、珍稀菌种研发中心、菌农培训中心、农旅生态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规划,打造国家级菌类标准化特色示范园区。规划面积2400亩,项目分三期建设,拟建设各类食用菌养菇房1200栋,日产60吨的工厂化珍稀菇厂房一座、30万袋菌棒厂房,发酵隧道48条以及配套设施,集食用菌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
公司将红托竹荪、黑皮鸡枞、绣球菌、金耳、羊肚菌等十大珍稀菇作为公司液体菌种主要研发品种。利用织金红托竹荪地理标识,建立红托竹荪母种基地,保障全省红托竹荪固体菌种的需求,摸索“林下栽培红托竹荪新技术”,形成由菌种创新到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配套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立适合贵州省气候特征的菌种培育、供应基地,减少菌种外调数量,提高适应性和成活率。2018年8月,红托竹荪、黑皮鸡枞菌液体发酵菌种研发成功。
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立民
安顺西秀毓秀蔡官菊花中药材种植加工建设项目
安顺市奶子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安顺西秀区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杭白菊产业化种植和加工。通过不断摸索和反复试验,杭白菊种植、加工及烘制水平明显提高,产品品相、药效兼优,可提前25天上市,销售至两广、江浙等地供不应求。
安顺市奶子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倪召华
贵州特色农产品深度包装推广项目
2014年,李启浩创立贵阳诺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依托党务辣椒、高坡红米、久安猴头菇、马铃乡酸汤豆腐等品质优良的贵州农特产品,做产品定制包装、影视资料、价格定位,为产品精准地寻找到市场定位,再根据数据反馈到厂家对产品优化提供精准意见。同时成为优秀的产品供应商。
贵阳诺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