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最美人间四“阅”天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历史上的“巧合”——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的读书日“名正言顺”。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因此,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图书管理员、教育工作者、学生、人道主义者、大众媒体,以及全球各国爱书的人都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演变成一个热闹欢乐的节日,让人们向健康、高尚、纯粹的生活方式回归,向那些为人类开拓了自由、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伟人致敬。
作为千年文明古国,我国的伟大传统之一就是以读书为尊为贵。“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读书可以明理得道、修身养性。“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人在阅读之中“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身心合一的阅读历程,赋予了读书极为厚重的神圣性和愉悦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建设比以往更倚重于知识的力量,更依靠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之风,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让读书成为他们终身追求的“时尚”,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
虽然“世界读书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我们更应该在每一天享受读书带来的进步和乐趣。愿每一个人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浓烈的书香氛围之中吧。
对我影响最深的文学作品
□季羡林
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
至于哪几部书对我影响最大,几十年来我一贯认为是两位大师的著作:在德国是亨利希·吕德斯(HeinrichLüders),我老师的老师;在中国是陈寅恪先生。两个人都是考据大师,方法缜密到神奇的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个人兴趣之所在。我禀性板滞,不喜欢玄之又玄的哲学。我喜欢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而考据正合吾意。
我在下面介绍的只限于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不在其中。我的专业书籍也不包括在里面,因为太冷僻。
一、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史记》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水平,司马迁的天才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是他的遭遇起的作用似乎更大。他无端受了宫刑,以致郁闷激愤之情溢满胸中,发而为文,句句皆带悲愤。他在《报任少卿书》中已有充分的表露。
二、《世说新语》
这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只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纂而成的奇书。有些篇只有短短几句话,连小故事也算不上。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或一句隽语,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六朝和稍前的一个时期内,社会动乱,出了许多看来脾气相当古怪的人物,外似放诞,内实怀忧。他们的举动与常人不同。此书记录了他们的言行,短短几句话,而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三、陶渊明的诗
有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笼统言之,这个称号是恰当的。他的诗确实与田园有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名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从思想内容上来看,陶渊明颇近道家,中心是纯任自然。从文体上来看,他的诗简易淳朴,毫无雕饰,与当时流行的镂金错彩的骈文迥异其趣。因此,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他的诗的评价并不高,在《诗品》中,仅列为中品。但是,时间越后,对其评价越高,让他最终成为中国伟大诗人之一。
四、李白的诗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一点是谁都承认的。杜甫对他的诗给予了最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根据我个人的感受,读他的诗,只要一开始,你就很难停住,必须读下去。原因我认为是,李白的诗一气流转,这一股“气”不可抗御,让你非把诗读完不行。这在别的诗人作品中,是很难遇到的现象。在唐代,以及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李白的诗几乎只有赞誉,而无批评。
五、杜甫的诗
杜甫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千余年来,李杜并称。但是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乎不同:李是飘逸豪放,而杜则是沉郁顿挫。从使用的格律上,也可以看出二人的不同。七律在李白集中比较少见,而在杜甫集中则颇多。摆脱七律的束缚,李白是没有枷锁跳舞;杜甫善于使用七律,则是带着枷锁跳舞,二人的舞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文学批评史上,杜甫颇受到一些人的指摘,而对李白则绝无仅有。
六、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传留下来的仅有三十多首,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仍在江南当小皇帝,后期则已降宋。后期词不多,但是篇篇都是杰作,纯用白描,不作雕饰,一个典故也不用,话几乎都是平常的白话,老妪能解;然而意境却哀婉凄凉,千百年来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在词史上巍然成一大家,受到了文艺批评家的赞赏。但是,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后主有佛祖的胸怀,我却至今尚不能解。
七、苏轼的诗文词
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画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之谓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
八、纳兰性德的词
宋代以后,中国词的创作到了清代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名家辈出,风格不同,又都能各极其妙,实属难能可贵。在这群灿若列星的词家中,我独独喜爱纳兰性德。他是大学士明珠的儿子,生长于荣华富贵中,然而却胸怀愁思,流溢于楮墨之间。这一点我至今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释。从艺术性方面来看,他的词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胡适之先生给予《儒林外史》极高的评价。诗人冯至也酷爱此书。我自己也是极为喜爱《儒林外史》的。
此书的思想内容是反科举制度,昭然可见,用不着细说,它的特点在艺术性上。吴敬梓惜墨如金,从不作冗长的描述。书中人物众多,各有特性,作者只讲一个小故事,或用短短几句话,活脱脱一个人就仿佛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这种特技极为罕见。
十、曹雪芹的《红楼梦》
在古今中外众多的长篇小说中,《红楼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状元。中国其他长篇小说都没能成为“学”,而“红学”则是显学。《红楼梦》描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衰微的过程。本书特异之处也在它的艺术性上。书中人物众多,男女老幼,主子奴才,五行八作,应有尽有。作者有时只用寥寥数语而人物就活灵活现,让读者永远难忘。读这样一部书,主要是欣赏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那些把它政治化的无稽之谈,都是不可取的。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国学泰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季老一生勤于读书、精于读书、成于读书,觉得读书是天下第一好事,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读好书,坚持读书,增长知识面,不断学习,终身成长。
买书之乐
□黄 静
仰头望,朋友同事中的读书人比比皆是,我羞于称自己爱读书,只是有那么一点爱买书的小癖好。虽说我“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倒也乐在其中。
从哪儿说起呢,从名著开始说吧。
版本学激起了我重买名著的欲望。不少人都知道《红楼梦》的版本繁复,脂批本、已卯本、庚辰本、甲戌本、蒙古王府本、俄藏本等不胜枚举,逛北京植物园中的曹雪芹纪念馆时,就看到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在售,挑来挑去,最后因繁就简,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著大字本《红楼梦》,重点是“大字本”,随便翻看翻看不费眼睛。
《红楼梦》是要读一读的,毛泽东在很多场合提起过红楼梦,《毛泽东传》中曾有这么一段:“许世友同志,你现在也看《红楼梦》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
李天飞校注的《西游记》是哪年买的已经不记得了,那时我才知道西游记也有很多版本,比如常见的“世德堂本”,就是《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由明中期南京书坊世德堂刊行。还有《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简称“李本”,《唐僧西游记》二十卷,简称“唐僧本”,《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二十卷,简称“闽本”,等等。
脂砚斋说红楼梦“深得《金瓶》壸奥”,那就不得不买《金瓶梅》了。买什么版本、谁校注的,词话本、崇祯本、张评本……颇让我研究了好几天。最后买了王汝梅校注的,他用的是张评本,即《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这套书分上下集,繁体竖版,读起来特别费劲,好在此书如今在网上已很难买到且价格不菲,我自当偷着乐了。
家里书柜中有本《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买它是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时的一张图片引发了我的兴趣。图片上是一位感染者在方舱医院捧着一本书读,后来被网友扒出书名。当时购纸质书并不方便,我便买了电子书解“燃眉之急”,隔了很久,最终还是把纸质书搬了回来。
2022年9月,贵阳因疫情封控了近一个月,在家中虽然无聊,却也扎扎实实读完了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买这本书也是有由头的,有一阵特别爱听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的视频讲座,尽管他因为在讲课时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而为不少人诟病,但我仍旧喜欢,《中国哲学简史》就是他推荐大家读的哲学入门书目之一。
没有哪本书是会白读的,后来我就体会到了读过《中国哲学简史》的好处。
前不久参加一个专题会,会上一位专家说,了解阳明文化,可以读一读钱穆的《阳明学述要》。第二天我便在网上下单了,9万字的小册子,封面是艳蓝色布面,真叫一个蓝啊,炫目的蓝。此书是繁体竖版,读来不轻松,经常看串行,还好,里面提到的哲学概念和人物,我在读《中国哲学简史》时都有些许了解,如果现“百度”,真是读不下去了。
阳明心学是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顿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视察时还专门强调,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贵州有优势,王阳明在这里参学悟道,并要求贵州做深入探索。我来贵州后经常会听到有人提及阳明文化,当然也会想买相关的书了。《传习录》我买的是电子书,放在手机里随时可以翻看。去参观修文阳明洞时,买了《梁启超讲座王阳明心学》。因为想看看被称为王阳明千古奇文的《瘗旅文》,买了《居夷集》,这是明嘉靖三年丘养浩刻本,有专家评说此版本善。这本书是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的,网上已几乎买不到,好在有个好友在这家出版社工作,遂得此书。
有些书得来确实费周折。记得我刚到贵州工作时,总觉得应该多多了解贵州的历史文化,选本权威全面的书来读就显得很重要。我找来找去,就想买《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网上竟已买不到此书。这卷书的主编是贵州著名学者顾久,此前有幸采访过先生,便试着打听如何可以买到,无果。买不到只好作罢,慢慢的也就忘记了。有一天和朋友同去他的一位朋友家吃饭,在主人家的书架上竟然看到这本书,主人家看我爱不释手便送给我了,我真是如获至宝,那天的心情格外好。
买书的理由千千万,我会因为装祯别致而买回来。这些年,出版社为了卖书真是拼了,各种特装本层出不穷。有一阵很喜欢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直播卖书,都是编辑们亲自上阵推介。有一些书他们会出特装书,限时限量出售,是要靠抢的。我买过王笛的《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一看这书名,大概率不会有太多人买吧,我买了,就因为是特装书。这本书装祯设计淡雅,绒布封面手感极佳,加之是限量,书脊上都印有编号。我这本是001105,其中001是指代该出版社的鸣沙系列,那我这本就是第105本了。特装书我还买过《圣殿骑士团》,金边印花本甚是精美。
于现在而言,读书是件不容易的事,诱惑太多,手机拿起来就放不下,但我买书的热情依然不减,终有一天,烦了手机,便可以拿起书了。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人民政协报贵州记者站站长)
读书平台推荐
1.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https://reading.smartedu.cn/)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一期)于2023年3月28日正式上线,重点围绕青少年读书空间、老年读书社区组织建设,同时向用户推荐中国语言文字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等优质资源平台。青少年读书空间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四个栏目,提供电子书、导读、书评、读书心得等相关内容,既引导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又注重分享前沿科技,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为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好根基;老年读书社区提供贴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读书资源,努力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条件;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集聚优质语言文化资源,开展语言文化品牌活动,支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学习研究,开辟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新窗口;中国数字科技馆集成和分享优质科普资源,提供场景式、沉浸式科学教育体验,助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学生科学兴趣,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是教育数字化“三横三纵”内涵的进一步拓展,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进一步丰富,助力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推动数字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努力形成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格局。
2.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https://szyb.smartedu.cn/)
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2年,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简称“语博”)启动建设。语博旨在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行分期分阶段建设,以融合数字资源和丰富互动体验为方向,坚持“成熟一批上线一批”。2023年3月,语博一期正式开馆上线。同年8月,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精心打造的移动端语博App也正式上线。
语博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服务拓展,立足语言文化传承和全民终身学习两大任务,以广大师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受众,兼顾服务社会大众,是“四位一体”的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即语言文化资源的集群共享平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学习研究平台,语言文化品牌活动的参与互动平台,社会大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提升平台。
3.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目前馆藏文献超4423万册,其中古籍文献200余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近2757TB,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七位。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珍品特藏包含敦煌遗书、西域文献、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等300余万册件。“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被誉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图书馆共设有阅览室25个、阅览座位5000余个。
4.“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2019年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全国上线。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PC端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17个版块180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38个频道,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
该平台首次实现了“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的学习,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
(整理:万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