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67期 本期3515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赤水河水运的历史影响


□周超南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秦汉前,已经是巴渝通往夜郎至南越的一条重要商道。“秦初,常頞略通五尺道,开辟从巴符关(合江县)入赤水河,经鄨邑的道路”(《遵义市志》)。汉建元六年(前135),中郎将唐蒙“将千人,食重万余人”(《史记·西南夷列传》),从四川合江县入赤水河出使夜郎。在今赤水河支流习水河上游三岔河的岩壁上,仍存有东汉时期镌刻的一幅舟船图像和文字,说明当地居民开始利用赤水河“以通舟楫”。南朝建兴二年(314),李雄据蜀,曾派太守侯馥在赤水河“抚恤蛮僚,修缮舟舰”(《贵州航运史》),说明水运已经很发达了。

唐宋时期,赤水河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南宋后期,因防御蒙古军队的需要,赤水河充当军事往来通道。明清以来,随着贵州设省及改土归流的推进,从皇木转运、黔铅滇铜京运到川盐入黔等国家和生活物源的调配,赤水河开发的进程加快。至清乾隆八年(1743)贵州总督张广泗浚治赤水河道之后,赤水河运盐量居乌江、綦江、永宁河之首,带动了流域各民族经济生活发展的多样性,以致后来对新文化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赤水河道整治后,川盐大量入黔,沿河流域竹、木等大宗木材随载盐之船或扎成木筏、竹筏进入长江进行贸易;农副产品、珍稀药材则进入发达的沿河场镇交易。这时还引进了养蚕业,据《遵义府志》载,道光年间,养蚕业“使遵义视全黔为独饶。”这一时期,赤水河水运促进了贵州境内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围绕盐运业,各种就业形式得以丰富,出现了船户、纤夫、背夫(负盐人)、码头工人、造船工人,以及商号、盐号等行业。饭店、酒楼、客栈、商店、酒馆、茶馆、京果铺、糖食铺、豆油铺、卖米摊贩等诸多的服务行业遍布仁怀县城(今赤水市)和沿河场镇。以抗战期间为例,赤水河合江至二郎滩段的船员、桡夫、纤夫被列入水运技术人员之列的工人达13379人。由此可以看出,赤水河水运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拓宽了百姓的就业渠道。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白酒产业渐兴。乾隆年间,茅台酿造的“茅台春”酒已非常有名。南宋端平三年(1234),袁世盟率领以江西军为主的南宋军队进驻赤水河流域,将江西的米醋、白醋制作工艺引进赤水。清嘉庆五年(1800),四川富顺商人张容斋来到仁怀,他根据赤水地区的气候特点,改进工艺酿造出风味独特的赤水晒醋,享誉川南黔北。

赤水河沿岸盐运所经之处,行旅畅通,商贾云集,贸易频繁。为便于物品的交换互通,逐渐形成如茅台、太平渡、元厚、丙安、复兴、车辋等沿河固定的贸易场所。这个时期,建筑业得到较快发展,如在仁怀县城区就建有“九宫十八庙”,各场镇也建有江西会馆、两湖会馆、四川会馆、广东会馆等。在沿河流域,富户们建造的豪门大院,空前一时。

随着水运的繁荣,赤水河流域与水运相关的民风民俗也随之兴起。船夫为祈祷运输平安,每逢端午节,都会举行划龙舟、拉“旱船”“草鞋船”等大型表演活动。农历六月初六,赤水至猿猴河段盐船帮、赤水至合江段盐船帮、民船帮、盐帮、木帮、米帮成员会举行祭祀镇江龙王活动。也正是基于此通过行船实践,赤水河流域形成了声音高亢、风格独特的“船工号子”,极富地方色彩。

盐运使楚、蜀、闽、粤等商民涌入赤水,各地交流交往的深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沟通互鉴,使原本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生活方式得以转变。到清嘉庆以后,民族构成逆转,形成了赤水河沿线从“夷多汉少”到“汉多夷少”的民族分布格局。官学的设立和民间私塾的兴起,为培育地方人才提供了条件。清初,仁怀县年仅二十二岁的郑之侨成为清代遵义府入翰林院第一人。

赤水河水运进入长江后,通江达海,为拓宽人们的视野打开了方便之门,信息和新文化新思想加快进入,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外出求学的学子日益增多。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赤水葫市人谢灵阶留学日本;1919年5月4日,赤水县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青年谢绍敏,血书“还我青岛”,掀起了“五四运动”高潮。1927年,中共党员梁业广等人在川南特委的安排下,秘密进入赤水县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1929年,在贵州省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等等。

目前,快速发展的陆运交通几乎替代了赤水河水运交通,但水运历史文化仍有其特殊意义。作为母亲河,赤水河是流域内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尤需用心呵护。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为我们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宝库和活水源头,更需要进一步保护好赤水河,弘扬四渡赤水精神,当好时代答卷人。当下,赤水河流域绿意盎然,发展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好,以酒业、竹业、旅游业为主的产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闪耀着盛世的光芒,正以崭新姿态承接新使命、踏上新征程。


 (作者单位:赤水市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