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71期 本期3434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最“ 贵”的绝招


——走近被央视关注的贵州非遗



9月30日至10月6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策划制作的纪录片《最“贵”的绝招》在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七点档播出。该纪录片总时长70分钟,分为7集,是一部体验式人文系列纪录片。

《最“贵”的绝招》通过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外国友人来到贵州拜访非遗传承人,跟着他们体验和学习非遗技艺的第一视角,呈现出贵州非遗所蕴含的东方智慧,体现了贵州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关注和相互融入。

人类工艺之美不分国界,非遗的魅力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停努力的结果。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这些非遗传承人的坚持,深深地感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艺者们,也激励他们将这些美好永续。


第1集:布依族八音坐唱

黄龙是一位意大利的音乐创作人,去过很多国家学习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带着期待,他来到了隐藏在贵州兴义深山里六百多年的南龙布依古寨,拜访了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跟随梁秀江老师,黄龙体验到没有文字记载的、靠口传身授传承的布依族八音坐唱;跟随吴天平老师,他学习用土生土长的植物制作八音坐唱的乐器。这次学艺之旅不仅让黄龙零距离接触到贵州兴义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让他深入了解了布依族人民的勤劳和淳朴,感受到布依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布依族八音坐唱现主要流传于贵州省兴义市沿江乡镇及南盘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村寨里传承延续。据传,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乐器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的曲艺表演形式。2006年,布依族八音坐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2集:安顺地戏

1991年,荷兰小伙乐安东来到中国,在云南景颇族聚集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待就是十多年,如今,已成为景颇族语言和文化专家的他来到贵州安顺,目的是为了体验“安顺地戏”。

第一次看到安顺地戏的演出时,乐安东就被深深吸引。年轻的非遗传承人顾家顺带他进入古建筑群,沉浸式了解安顺地戏的由来并学习地戏动作,体验艺术与技艺传承的重重困难。当乐安东第一次穿上安顺地戏服装并戴上面具的那一刻,他抑制不住兴奋与新奇。神秘、有故事感的安顺地戏,让他对中华文化又有了更深入的体悟。

安顺地戏起源于明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是由军队演兵习武的套路加上明朝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高腔组合而成,是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传统民间戏剧,是屯堡文化中最具有活力、最有特色、最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现象,其古朴、粗狂的表演风格十分独特,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2006年,安顺地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出戏,唱尽百年历史;一腔情,道尽屯堡故事。安顺地戏与屯堡人的其他文化现象(语言、服饰、建筑等),共同构成了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明清遗风和江南遗韵,正吸引着海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3集: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高山云雾出好茶”,在贵州省都匀市绵延千里的深山中,茶香飘荡,醉人心脾。来自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的水晶、胡子辰两人拜访了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子全。

跟着张子全老师,水晶和胡子辰来到茶田学习了采茶技艺。嫩绿的茶叶顺着指尖适宜的力度被采摘下来,放入随身的茶篓中,阵阵清香扑鼻而来。除了采茶,两人还一起学习了炒茶的技艺。体验结束后,水晶和胡子辰表示,再浓郁的茶香也终将飘散,而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却将永远留在他们心里。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茶叶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流程复杂、精细,包括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焙等工序。以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都匀毛尖茶有“三绿透三黄”的特点,即:“干茶颜色绿中带黄,茶汤颜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2022年11月,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目前贵州省唯一一个入选世界级人类非遗的代表性项目。


第4集:苗族蜡染技艺

法国摄影师贺夏维为了找寻时尚灵感,专程来到贵州省丹寨县扬武镇基加苗族蜡染传承地,拜访了两位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张义萍和杨秀芳。

在与两位老师的交流中,贺夏维不仅了解到蜡染的创作思路,还学习了如何运用蜡刀作画和使用蓝靛泥进行浸染。蜡染工艺的精湛和成品的美丽让贺夏维惊叹不已。

苗族蜡染自唐宋时期流传至今,被称为“东方第一染”。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寨县扬武镇因拥有独特的蜡染艺术文化,被中外朋友誉为“蜡染艺术之乡”。

丹寨蜡染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图案和纹样。这些图案既有表现自然界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的,也有反映人文社会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的。蜡染技艺与这些图案完美结合,形成了丹寨蜡染千姿百态的民族艺术风格,是名副其实“穿在身上的史书”,一幅幅“行走的民族水墨画”,完美呈现了苗族传统技艺的发展和延续。


第5集:赤水独竹漂

摩洛哥人陈安忆非常喜爱中国的武侠电影,这次来到贵州赤水,他目睹了非遗传承人陈磊展示的赤水独竹漂绝技——跳竿、换竿、穿越激流……决心拜师学艺,苦练“赤水独竹漂”。

从岸上到水上,身高近两米的陈安忆遇到了种种困难,经历了从自信满满到不可思议的心理变化,最后成功逆袭。逆光而行的背影、潇洒打水的动作,让陈安忆真的有了点“水上大侠”的感觉。

在逾千年的岁月中,赤水河哺育着流域两岸的人民,孕育出无数璀璨文化,赤水独竹漂便是其一。独竹漂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是早期生活在河边的夜郎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就可漂行水上如履平地。“赤水独竹漂”不仅传承着非遗技艺,更传承着中华民族不畏自然、与自然共生的勇气与智慧。

独竹漂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可以进行精湛的技艺表演,又可以进行竞速比赛,适合单人、双人和团队等多种展示形式。2021年,赤水独竹漂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6集:苗族刺绣

在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住着苗族的一个分支——歪梳苗。

喜欢中国文化、热爱旅游的日本留学生野村梦实来到化屋村,被苗族姑娘身上的苗绣服装所吸引,于是进村寻访苗绣非遗传承人杨文丽。野村梦实在向杨文丽学习基本苗绣技艺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苗族的迁徙历史及苗绣的历史渊源,还结识了两位朋友——来自韩国的林志妍和来自越南的杨氏红绒,三人一起合作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苗绣小作品。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技艺,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也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苗族刺绣,堪称“无字史书”,从中可反映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苗族刺绣技法丰富,主要有平绣、破线绣、挑花、马尾绣等12类技法,其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等。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2006年,苗族刺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7集: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来自法国的摄影师贺夏维在体验了苗族蜡染技艺后,又拜访了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卢贵化,并在他的指点下,自己绘制图案,学习操作银饰的拉丝、焊接等工艺,在一次次不满意和失败重做的过程中,终于完成了自己“设计”的银饰作品。同时,来自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伊娜和张美玲也正在向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杨正贵学习錾刻技艺,了解苗族凤冠的有趣故事。

苗族佩戴银饰有着悠久的历史,银饰是苗族盛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银饰种类繁多,主要有银角、银冠、银项圈、围腰链、银手镯、银衣片等100多种,即使同一品种,纹饰也各有千秋。苗族同胞大量使用银饰制品,成为银饰制作工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苗族银饰全靠手工制作,有30多道工序,形成铸炼、锤打、焊接、洗涤等一整套工艺流程。苗族银饰是苗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千百年来苗族人民的文化审美、价值传承和民族情感,是苗族社会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银饰于苗族人而言,犹如水之于鱼,必不可少。2006年,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821-3-7-意大利音乐制作人黄.jpg

黄龙学习制作八音坐唱乐器


4821-3-2-乐安东体验安顺地戏.jpg

乐安东体验安顺地戏


4821-3-3-水晶和胡子辰在茶场.jpg

水晶和胡子辰在茶场学习采茶


4821-3-5-野村梦实跟着绣娘们.jpg

野村梦实跟着绣娘们练习刺绣


4821-3-5-野村梦实跟着绣娘们.jpg

夏维在学习描绘蜡染花样


4821-3-6-伊娜和张美玲在了解.jpg

伊娜和张美玲聆听苗族凤冠的有趣故事


4821-3-1-陈安忆正在努力练习.jpg

陈安忆努力练习“独竹漂”技艺


(整理:万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