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民主党派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的思考
□郭子仪
在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是推进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内在需求,意义重大。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新”“三好”标准,切实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根基、重履职、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主题教育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调查研究,提高参政党履职尽责、高质量调研成效,以实际行动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开展好此次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应下之功。
民主党派要想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必须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必须扎扎实实调研,提高方法设计、策略思考、分析提炼的综合水平,保证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奋力实干拼搏,通过扎实学习、努力奋进、紧跟步伐、学以致用,汲取履职尽责的源头活水,更好履行参政党的神圣职责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是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和努力方向
参政党主题教育首要的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增智,提高民主党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参政党“参政为民”殊途同归。为民者必取之于民,走好群众路线,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必须心中有民,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难在一起,干在一起。民主党派要深刻汲取中国共产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调查研究优秀传统,时刻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深入一线扎实问诊,以问题为导向,深挖问题之源,找到化解问题之策,才是参政党应尽之责、使命所然。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参政党亦充分发挥行业、专业、领域优势积极提出建议、反映社情民意,讲真言为党和政府分忧愁,汇众智为党和政府谏良言。在高质量调查研究、参政议政中,为伟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不同视野下的提案建议,是参政党新时代的履职方位。唯有立足实际扎实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以问题为导向,关注民生的焦点难点,为国之大计资政建言,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和科学思维、科研方法指导展开调研并反复分析验证、归纳提炼,才能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且转化为党委、政府的采纳依据。为此,深刻领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以致用指导调研实践,才能推动展现其巨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唯有如此,才能以理论之源优化参政党的调研方向,保持参政党人清晰的头脑,才能积极有效、有力投入到高质量调研建言中。
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任何理论的典型特征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三个务必”“六个坚持”到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精辟阐述,都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伟大创新。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克了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解决了过去想解决又未能解决的系列问题,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世界奇迹,让我们真切感悟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把这一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变成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伟大思想武器,指导参政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伟大光荣的实践中,理所当然,势所必然。
理论是规律,找准规律必须立足于实践。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验证中展示了真理的力量、正义的联盟,才能拿出破解中国革命难题的实招硬招,才赢得了各民主党派的认可和拥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正是在伟大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实践,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
实践出真知。民主党派的课题计划、提案建议、社情民意无不来源于有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的调查研究实践。尤其面对民生焦点难点问题更需要深入群众,脚踏实地,真诚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化解疑问、舒缓矛盾,才能帮助党委、政府出实招硬招。那些“作秀式”的调研,“安排好点”的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为新闻报道“留痕式”的调研必须摒弃,只有“四不两暗”式的真调研,才是应有之举。民主党派在履行职能职责过程中,只有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集党派精英、聚党派力量,以调研为实践,以独特的专业视野、扎实的科研精神,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医院、学校,从漏点、疏忽点、落实点、策略点把脉问诊,从资政建言角度解剖麻雀,从专业优势上结合宏观与微观,把观察思考到的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准体制机制问题、执行变味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才算是以实践证明了“四新”“三好”的名副其实。
三、发挥党派成员作用、建设高素质参政议政队伍是主题教育的一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及其真实有效的预期成果是检验参政党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党派成员是参政党发挥作用的基础,但由于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党派成员常常在深入调研及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方面有所不足。所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仅仅是扎实调研的问题,对民主党派而言更是一次革命性的大教育活动。党派成员只有彻底地深入社会、了解基层、知情民意,善于发现、勇于谏言,才能真正有效的履职尽责。因此,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调动参政党成员广泛参与、“双岗发力”,聚党派精英人士与成员合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让党派成员真切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来之不易,推动“知之深则爱之切”,也是民主党派主题教育的一大任务。
通过在主题教育中开展大学习和大调研,可以从根本上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参政助党”的政党意识,同时也能发现、培养参政议政后备干部队伍。通过组织学习研讨、调查研究,既能发现参政党成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方面的差距,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路举措、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又能让参政党成员在“水平能力恐慌”中通过学习实践奋发图强、奋力追赶。唯有如此,新时代参政党自身建设才能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三好”生的要求。
这次统一战线“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是继“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之后,再一次凝心聚力筑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事业根基的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也是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参政党资政建言的扎实调研转化为高质量参政议政成果的实践活动。我们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实理论功底,保持政治定力,把集智慧、聚人心的参政党优势转化为“只有跟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精神力量,把参政党建设成崭新的、具有更大独特制度优势的新型参政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好党派业绩。
(作者系民进省委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