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341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优化“三项机制” 增强履职实效


——石阡县政协着力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


□石阡县政协办


近年来,石阡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从优化党的全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服务中心工作“三项机制”发力,着力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以政协高质量履职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党的全面领导机制,让工作更有方向。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成立县政协机关党组、机关党总支和离退休党支部,各专委会均成立党员活动小组,构建起“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四位一体的组织网络。围绕县委“1446”工作思路,以政协党建为引领,助力全县改革创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民生改善、风险防控、作风建设“六大行动”,打造“党旗引领党员·协商助力发展”党建品牌,促进政协党建与政协履职有效融合。将政协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商议政、提案办理等情况纳入全县督查事项,健全政协党组听取政协机关、各专委会党建工作汇报机制,每项议政工作都由一名党组成员牵头负责,确保协商议政的方向、质量和成色。2022年以来,共组织党员委员开展学习研讨3次、调研视察4次、协商议政4次,走访企业13家,化解信访问题7起,为民办实事40余件。

优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队伍更有力量。县政协积极向县委报告,争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方案》,统筹优化全县编制设置和干部使用,采取“调整充实强化一批、增加编制解决一批、加强管理留用一批”等举措,提拔使用政协干部3名、职级晋升2名,调配政协干部2名,新增政协事业编制3个,有效解决人员力量薄弱问题。用好用活《石阡县非领导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充分调动各专委会改非干部的履职积极性,确保每个专委会“有人干事”。统一设置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委,定期组织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打造5个村(社区)为市级“院坝协商”示范点,在全市率先召开“我爱我家·文明先行”“院坝协商”会议,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拓展、延伸。严格委员动态管理,制定《石阡县政协委员履职管理办法》《石阡县政协优秀政协委员、先进委室评选办法》,实行委员“能进能出”机制,以县、乡换届为契机,增补委员10名,表彰“优秀政协委员”19名,约谈委员2名,撤销1名委员资格,委员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履职热情显著提振。

优化服务中心工作机制,让履职更有成效。建立党委、政府、政协共同交办、办理、督办提案协商机制,积极探索“三着力三提升”提案工作法,实现提案审查从“一审立案”向“三审立案”转变,制定《石阡县政协提案办理考核工作方案》,探索形成政协民主监督与纪检监察部门纪律监督相结合的新模式;党政主要领导和政协主席会议领衔督办重要提案,主席会议成员主动下沉,与承办单位及时沟通协商提案办理事宜,推动向省、市政协提交的22件和县政协120余件提案得到快速办理、全部落实。每年选择重要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邀请党政主要领导与政协委员进行“面对面”协商,形成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2022年以来,已有12条意见建议得到党委、政府采纳,形成协商成果11篇,有效破解基础工作薄弱问题。积极参与红色文化挖掘保护、茶叶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稳定等全县中心工作,促成“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等会议在石阡成功召开,助力越城路等8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施,解决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问题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