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字诀”干出政协工作新风采
□周德超
党的二十大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号角已经吹响,使命呼唤担当。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归根在实干。干,是胆略与气魄的对垒,是智慧与胸襟的挑战,是意志与担当的较量,是力量与力量的比拼。唯干,才能开新局;唯干,方可出风采。
干在“谋”
一是要围绕目标谋。县委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四化三地一集群”建设,努力在全省全市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中走前列、作贡献,加快建设富裕美丽文明新桐梓。全县上下应当围绕中心任务,立足本职岗位想大事、谋大事,重点谋规划设计、思路办法、渠道路径、落实举措。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标全省通报各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就要作共性比较、个案分析和深入研究、举一反三,实现预期。二是要立足时机谋。若贏一年,必争一月;若贏一天,必抢一时,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只有只争朝夕,才能步步为营、稳操胜券。桐梓县发展底子薄、差距大、任务重,面对相同的终点,既要赶、又要转,既要追、还要超,唯一的办法就是争分夺秒、加油鼓劲、上档提速、快马加鞭。尤其要强化“不抓机遇是庸人、抓好机遇是能人、错过机遇是罪人”的意识,潜心分析研究新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机遇,力争发挥政策效应最大化,才不失良机。
干在“气”
一是要有底气。领导干部要学会当“家”,当行家。我们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过程中,以及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中,诸多新的矛盾必将显现需要面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许多新的现象和问题需要解决,这一切都检验和考验着我们的能力水平和胆识智慧。我们必须加强理论武装,熟悉通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金融贸易以及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打牢功底,垫足底气,才能更好适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否则,如果底气不足,便没有锐利的犁铧开疆拓土,便会在深水区不会游、不敢游、游不远,也会在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面前一筹莫展、望洋兴叹、裹足不前,可能最终一事无成。二是要有虎气。干事创业往往连劈带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剑锋所指,没有退路,无条件可讲,无捷径可走,无便宜可捡。如果缺乏虎气,必将寸步难行,寸功难建。道理很简单:血路蕴涵出路、逆境通向顺境、进攻铸就成功。尤其身处防疫情、促发展、保安全、维稳定一线的广大干部,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冲锋陷阵,披荆斩棘、奋勇当先,以自己的辛苦指数和风险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三是要有志气。桐梓的发展必须立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纵有天大困难也不能悲观、不能气馁、不能退却、不能言败,必须想尽办法攻坚克难。长缨在手、利剑出鞘,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有政策、盯住不放,有项目、抓住不松,有商机、扭住不让,目标只有一个——志在必得、志在必达、志在必成。
干在“担”
干事创业往往风险与挑战并存,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前后左右都是父老乡亲,迫切需要“担”:担责任、担风险、担安全、担大局、担信誉等等,可谓“万事一肩担”。一是要乐于担待。一方面要以豁达的宽容胸襟、包涵别人,谅人之短、容人之过、忘人之怨,“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学会放下,让步争执,抛却前嫌;另一方面,要乐于和自己意见不一致、观点有分歧的同志一道工作,真正做到求大同存小异,肝胆相照、和衷共济、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二是要善于担负。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所分配的任务,要以最大的智慧、下最大的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去不折不扣地完成。多为成功想思路,不为失败找借口,牢记目标,不辱使命。三是要勇于担当。“担当”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责任;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担当”,就是要在面临重大挑战和考验时,能将个人得失、进退、安危置之度外,敢于正视现实、直面矛盾、动真碰硬,敢于冲锋一线、迎难而上、破浪前行,敢于坚持原则、捍卫真理、修正谬误,义无反顾、坚定不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铺路搭桥。
干在“恒”
建设富裕美丽文明新桐梓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摆开若干个战场,是数十万人参加的大兵团会战。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县情客观上决定了这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一是目标要恒。一旦目标确定,哪怕荆棘丛丛、险象环生,也必须坚定不移、聚精会神,拼却血汗、步步向前。二是信念要恒。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力量源泉,不能摇摆,更不能放弃,要恒留于心,浸润心田,才能生发不竭动力。人一旦丧失信念,还不如一棵弱不禁风的芦苇,如何干事创业? 三是作风要恒。行百里者半九十,后面十里路更难。“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干事要带风,干要有干样,既不能前松后紧,也不能前紧后松;既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知难而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马到功成。我们绝不坐而论道,要闻鸡起舞,勇当追梦人;绝不袖手旁观,要击水中流,当好答卷人;绝不萎靡退缩,要迎难而上,做好桐梓人。
干在“合”
桐梓的事业必须千军万马齐上阵,不能单打独斗靠个人。“干”字当先,“合”在中间。一是要合心。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能我行我素、信马由缰,更不能你东我西、南辕北辙,心猿意马、貌合神离。否则,无心干事,心散败事。二是要合力。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融聚起来,把各类资源和要素整合起来,发挥聚集效应,为“提速赶超、转型跨越”铆劲,不得你干他看、作壁上观、贻误发展。三是要合拍。合心合力是前提,合拍是关键,纤夫拉纤,工人抬梁,迈着坚实的步子,吼着响亮的“号子”,一路向前。“号子”就是“合拍器”,“号子”就是“调子”,一个声音、一个步调、一个节奏,单调而不走调,简约而不简单。四是要合律。把脉时代,问道实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力戒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倡导涵源固本、和谐共生。
干在“净”
一是要心净。常言道,心里清清爽爽,乾坤开开朗朗。心净,就会一门心思想事业、一心一意干事业;心不净,就会杂念丛生、迷失方向,眼睛发花、头脑发昏,忘了原则、丢了法则,可能小则伤身,大则丧命。追求并做到心净,不一定要胸怀天下,但一定要胸怀敬畏,“不畏人知畏己知”,真正怀忧患以自省,知荣辱而前行。心净,才是做人之道、护身之符、救命之草,才能干好事、干成事。二是要行净。五代梁时的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六根清净”是一种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做人的境界。我们每一名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需要这种境界,“白璧如山我敢洁”,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人。
(作者系桐梓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