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092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2-18

让技能人才有作为须提升“获得感”

 

□程汉鹏

 

  近年来,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山东省不断完善优化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其中明确获得企业特级技师证书并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高级技师,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已有122名高技能人才被企业评聘为特级技师,并按照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工资待遇等,实现了职业发展与待遇地位“双提高”,让更多一线技术工人有了奔头。(2月9日《珠海特区报》)

  为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在不改变国家职业技能评价框架体系的前提下,山东优化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坚持“谁用人谁评价”,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技能人才队伍现状,自主设立特级技师岗位,自主开展评聘工作,充分调动了企业和技能人才的积极性,此外,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不仅可以按照企业正高级工程师兑现工资待遇,在人才服务、政策支持以及参与社会事务等方面,也与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这些措施实施,无疑对一线技术工人有着很大的激励意义。

  在发展市场经济、强调个人价值的今天,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高技能人才在各个领域、岗位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先进的技术成果最终都需要靠技术工人去实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拥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工人,才有可能发达繁荣。

  让技能人才大有作为,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瑞士、德国等技能强国,技能人才代表着高收入、高地位。我们应完善收入分配与激励政策,让技能人才获得“真金白银”,能够名利双收,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要改进技能人才评价,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看能力、不唯证书凭技术。要围绕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重视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加大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素质和水平。

  欣慰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上的制造业强国,都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也都有适合国家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而当下,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还需要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因此,全社会应当正确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打破产业工人成才成名的桎梏和壁垒,给予那些有突出贡献的技工应有的社会地位。

  做好技能人才工作,建设技能人才大军,必须着力破除束缚技能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树立技能人才大有作为的正确导向,营造技能人才大有作为的浓厚氛围,进而在“工匠精神”砥砺下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技能工作岗位,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