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长津湖战役的黔籍英雄
□文/图 文勇
9月30日,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经典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同步公映,引起强烈反响,对影片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指战员的革命英雄气概肃然起敬。
那么,贵州是否有青年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所属部队参加这场悲壮的战役呢?于是,笔者近期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笔者查阅了贵州有关抗美援朝史料书籍,其中2005年由志愿军老兵王永康、夏元经、朱文运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血染金达莱——朝鲜战场上的贵州各族儿女》记载,贵州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有11万人,其中7000多名英雄牺牲在朝鲜,其中有: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易才学(贵州黔西人),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龙世昌(贵州松桃人),一等功、二级战斗英雄袁孝文(贵州沿河人),一等功、二级战斗英雄刘兴文(贵州纳雍人),特等功臣陈德清(贵州赫章人),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戴华荣(贵州习水人),二等功臣邹习祥(贵州务川人),特等功、三等功两次张跃(贵州桐梓人),《上甘岭》女卫生员玉兰原型、二等功王清珍(贵州威宁人),现代花木兰王树才(贵州雷山人)等等。
笔者从该书提供的部队番号及入朝作战时间等内容来看,贵州儿女大部分编入15军、16军以及铁道兵部队4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1个直属独立团和6个铁道工程师等共11万人入朝参战,执行铁路抢修、抢建任务等。
2013年,笔者与贵州都匀籍志愿军老兵吴登良、孟忠恒、罗治良、陈朝魁等合著《援朝烽火——志愿军老兵亲历朝鲜战场》(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公开出版),期间,寻访过黔南州乃至贵州部分健在志愿军老兵,发现黔南有部分战士参加过长津湖战役。
笔者再次查阅了《黔南州志》《黔南英烈》《都匀市志》等相关史料,走访部分健在志愿军老战士,根据部队番号线索,发现《黔南英烈》记载有18名黔南籍志愿军指战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所属部队。他们分别是:
白富州,男,1919年生,贵州都匀人,1948年6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5团战士,1953年9月复员回乡务农,1992年3月31日因病辞世,享年73岁;
韩锡珍,男,1933年生,贵州都匀人,1950年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战士,1950年11月牺牲于朝鲜;
骆志高,男,1928年生,贵州都匀人,1948年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0师侦察员,1950年牺牲于朝鲜;
刘明高,男,1929年生,贵州都匀人,1949年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0师战士,1951年6月牺牲于朝鲜;
覃德余,男,贵州都匀人,1951年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战士,1951年牺牲于朝鲜;
王廷光,男,1921年生,贵州瓮安人,1947年5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战士,1951年3月牺牲于朝鲜;
陈友贵,男,1929年生,贵州瓮安人,1949年6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战士,1951年4月牺牲于朝鲜;
陈忠明,男,贵州瓮安人,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29团战士,1951年4月牺牲于朝鲜;
陶正贵,男,贵州瓮安人,1947年1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176团(笔者注:58师所辖是172、173、174团,176团却隶属59师)战士,1951年4月牺牲于朝鲜;
张玉信,男,1925年生,贵州龙里人,1949年1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89师266团班长,1951年4月牺牲于朝鲜;
杨先泽,男,1925年生,贵州独山人,1951年2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副班长,1951年6月20日牺牲于朝鲜;
覃国忠,男,1922年生,贵州独山人,1949年4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战士,1951年5月21日牺牲于朝鲜;
苏志端,男,1924年生,贵州独山人,1948年11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1师战士,1952年8月2日牺牲于朝鲜;
蒙和均,男,1924年生,贵州独山人,1949年10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战士,1952年1月牺牲于朝鲜;
王德兴,男,1914年生,贵州三都人,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战士,1950年11月牺牲于朝鲜;
韦光绍,男,1928年生,贵州三都人,1949年4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战士,1951年3月牺牲于朝鲜;
尹祥,男,1931年生,贵州荔波人,1949年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战士,1950年11月牺牲于朝鲜;
张世伦,男,1917年生,贵州平塘人,1949年4月参加革命,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战士,1952年1月牺牲于朝鲜。
以上18名勇士主要来自都匀、瓮安、独山、龙里、三都、平塘等县(市),大部分是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就地加入志愿军部队入朝,参加了这场悲壮的长津湖战役。
1999年10月19日,根据《黔南英烈》线索,采访到都匀市匀东镇坝固社区明英村已故的志愿军老兵白富州遗孀张氏及后代,他1919年出生,18岁左右时,被抓壮丁入伍,参加抗日战争,1948年6月,在河南丘成县战斗中,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1949年1月,在参加渡江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等,被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三级人民英雄奖章”,火线入党。1949年3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175团,随部队入朝,参加长津湖战役,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中,与装备精良的美军王牌第一机械师激战7天7夜,身边大部分战友或被恶劣的气候冻死,或战斗牺牲,其左脚拇指被冻坏截肢。1953年9月,回到家乡务农,担任过村支书,1992年3月因病辞世,都匀市、坝固镇及当地群众纷纷前往悼念。
2019年3月12日,笔者在都匀市墨冲镇良亩社区丙午村吴司寨寻访到了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英烈刘明高亲属。在他家新房大门边墙体上挂有一个陈旧的小灵位,灵位上一张大大的身着戎装的年轻小伙的遗照,遗照上写着,“伯父刘明高在朝鲜牺牲”;灵牌上写着黑色的字,“中间是,故伯父刘明高老大人之位;左边是,醉卧砂(沙)场君不笑;右边是,古来争(征)战几人回。”看着这灵位上的遗像及内容,令人肃然起敬!
2021年10月9日,笔者到白富州坟墓前祭奠,他的儿子白应章拿出父辈的军功章、奖状等“传家宝”,向我讲述其父亲的战斗人生。
2021年10月10日,笔者冒雨赶到都匀市墨冲镇沙寨社区同心村,寻访到英烈骆志高的亲属,骆志高是都匀市史料记载确认在长津湖战役中光荣牺牲的2名英烈之一,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他是一名侦察员,其侄子珍藏着 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书”等“传家宝”。
2021年10月12日,笔者到都匀市平浪镇凯酉村达地寨寻访长津湖战斗英烈覃德余之侄子覃和平。现年71岁的他只知道伯父在朝鲜战场牺牲,家中曾经有伯父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和几枚纪念章,后来不慎遗失,现在仅有1956年其父母作为烈属代表赴贵阳参加“贵州省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时颁发的 1枚纪念章。
2021年10月17日,笔者到独山县上司镇仁等村水落寨寻访长津湖战斗英烈苏志端之子苏守信。现年75岁的苏老说,我父亲是我才2岁多时就入伍,参加了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和上海战役,随后在朝鲜战场牺牲,我对父亲没有印象,只有父亲的这份革命烈士证明书伴我度过了这70多年。
当天,笔者还走访了独山县上司镇筹洞村新寨长津湖战斗英烈覃国忠侄子覃仕龙,现年66岁的他只知道伯父牺牲在朝鲜战场,没有见过,父辈也很少讲。小时候见过家中有纪念章和烈士证书,后因房屋失火,被烧毁,现在家里没有任何遗物和证明等。
一个镇出了两个长津湖战斗英烈,笔者深感敬意!
据《黔南英烈 》记载,黔南州有279名志愿军指战员在朝鲜因战及其他变故而光荣牺牲。我们要不忘历史、缅怀英烈、致敬英雄!
退役老兵刘明和展示其兄刘明高烈士证明书及遗像(2019年3月12日摄)
白富州后人展示其“传家宝”(2021年10月9日摄)
骆志高后人展示烈士证书(2021年10月10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