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045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11-24

老贵阳 慢生活

 

——阳明路花鸟市场的发展变迁

 

□李星

 

  贵阳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几乎每天都有新建筑拔地而起,每天也有着人和老楼的离别故事。从阳明路一条街,到贵钢阳明花鸟市场,再升级至龙洞堡阳明花鸟文化旅游城,几经变迁,阳明路花鸟市场只能存在于“老贵阳”的记忆之中了......

  回顾阳明路花鸟市场,留给贵阳市民的记忆挥之不去,很多人都还记得以前全家老老少少一起在市场上淘宝,一起逗鸟,一起观花,一起欣赏古玩奇石的日子。

  2004年以前,阳明路花鸟市场是贵阳独一无二、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经营历史最久的专业市场。阳明路斜依南明河畔,为纪念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先生而命名,与筑城名胜甲秀楼遥遥相望。不过,当年500米长的阳明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巷”,宽不足10米,蛇形蜿蜒,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枇。

  阳明路上的经营活动不知源何形成了以经营花、鸟、虫、鱼为主的特色。八十年代以前的阳明路虽然名气不小,但实际上只有一些零星的地摊。1981年,市政府批准设置阳明路为花鸟市场,这里也只有十几个摆地摊的。市场建立后,才从北门桥、大南门市场先后搬来了10余家经营户,其中包括原来从阳明路分散出去的老户。经营品种也很单调,鸟类只有画眉,鱼类只有金鱼,其次有一些普通的花卉,其它商品只有点鸟饲料,鸟笼及花钵而已。而且,市场上没有门面,没有正规的摊位。对于花、鸟、虫,鱼这些特殊商品,怎样管理、发展和扶持,当时的政府工商部门也没有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辖区的中南工商所搞出了一套管理办法,对经营户实行一鼓励二管理的管理模式,为他们提供场所、提供信息,出主意,想办法,在扶持阶段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过,要求经营户必须按照有关工商法规进行经营活动。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切实可行,并开始发挥效力。通过这些经营户作媒介,市场逐渐如滚雪球式的发展起来。

  1989年,中南工商所集中人力物力修建了39个摊位。摊位供不应求,又鼓励沿线住户将自己宽余的住房改造成门面,开展经营活动。随着市场内的经营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场逐渐饱和。特别是星期天,市场爆满,向大街延伸,严重堵塞交通。

  1993年,中南工商所和阳明路办事处联合,再次集中力量修建了100个摊位,但仍然不能满足众多经营者的需求。1994年,工商所又与第七砂轮厂设在阳明路的分厂达成协议,将该厂一批空厂房改建为宠物市场。这些举措大大的缓解了当时经营场地的紧张局面,同时也形成了阳明路花鸟市场的总体格局。

  一花引来百花开,市场的发展引来了许多县份上的农民朋友,他们在当地的深山老林中采集各种奇花异草和中草药,还有盆栽的小树等,每逢星期天,肩挑背驮弄到阳明路来卖。为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城做生意,工商所于1994年再放宽政策,凡农民来阳明路卖花草、中草药等“土特产”的,不收他们的管理费,只收5角钱的卫生费。此举深得农民拥护。

  经过中南工商所14年的努力,阳明路花鸟市场规模上翻了十几翻,场内的固定经营户由建市场时的10多户发展成100多户,从业人员500多人。星期天的人流量超过数万人。阳明路上还有一座黔明寺,每逢赶庙会,这儿更是人如潮涌,拥挤不堪。何以这么多人对阳明路情有独钟?因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休闲娱乐渐渐成为时尚,人们开始舍得花钱培养点小爱好,而且市场本身的确太丰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人们都说,双休日去阳明路就算是只为“一饱眼福”也值得,此话不虚。

  以花卉来说,开始只有月季、水仙、兰花等几个品种,后来从伶俐多情的迎春花到红如胭脂的山茶花,国色天姿的花王牡丹,各种档次的花卉达100多个品种,一旦花季来临,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将阳明路装点得四季如春。

  再看鱼类,金鱼大有市场,后来热带观赏鱼蜂拥而入。当年阳明路最大的水族店“志强观赏鱼园”,其品种多得惊人,最名贵的金龙、银龙、招财、地图、金马丽、银马丽等等50多个品种。

  花鸟市场内,各种玉器、石器、陶器、金属器等工艺品,不同形状、不同用途不可胜数。还有古玩字画也日渐红火。鱼具也是市场上的生力军之一,每天都有众多的钓鱼爱好者光临这里。鸟类占据了很大的市场,特别是星期天,少说也有300笼鸟进入市场,宠物是后起之秀。

  进入新世纪,随着人流量的增加以及外来商户的随意占道经营,道路拥堵和市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也日渐凸显。阳明路花鸟市场已经不适合安置在城市的核心区。

  2001年4月,贵阳市作出综合治理南明河三年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的战略部署。对阳明路花鸟市场实施整体搬迁是黔明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之一,工程纳入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工程。

  新规划建设的花鸟市场最终定址油榨街贵阳钢厂再就业基地内,定位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园林式花鸟市场。市场建筑用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345平方米,商铺规划自然采光、通风,而且与宝山路、富源路、倒岩路、解放路交错衔接,交通及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无论是在市场设施,还是在市场规模上都比原阳明路花鸟市场上了一个档次。

  2004年7月8日,贵钢阳明花鸟市场建成开业。贵钢阳明花鸟市场整体近似于“梯形”,出入口很多。从略有些陈旧的正门进入,门口有诸多小商店,这里虽然叫“花鸟”市场,但卖的东西却不止“花鸟”这么简单。人们在这里逗鸟、看鱼、摸狗、赏花、盘文玩、尝美食……被这些生活气息包围的贵钢阳明花鸟市场,从吃穿用,到鱼鸟虫,再到古玩奇石,各种小玩意让人眼花缭乱。虽然来逛的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轻人也会发现这里的美,可谓是“全龄化覆盖”的大型遛弯场所,人们甚至可以在这里淘到一切想要的东西。

  到2021年,贵钢阳明花鸟市场已有17年历史,在贵阳市乃至贵州省都有一定影响力,被誉为“最具人间烟火气”的老百姓休闲购物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市场年交易额达6亿多元,就业人员达4000多人,市场年均人流量达300多万人次。不过,花鸟市场周围,交通越来越拥挤不堪,市场内设施越来越陈旧,急需升级改造。但是,市场内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无法在原市场基础上完成升级改造。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沿路设摊、露天搭棚等办法也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规划在何处升级打造一个全新的“花鸟市场”成为贵阳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一是根据首钢贵州之光项目整体开发规划,贵钢阳明花鸟市场计划于2021年年底搬迁至距离原市场南面100米的贵阳首钢贵州之光开发的10-1号地块。相当于原市场整体往南平移100米,区位优势更明显,不影响商户经营和市民购物等。

  二是根据《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2014-2020)》方案,贵州龙洞堡物流港置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开始筹建贵阳龙洞堡阳明花鸟文旅城。贵阳龙洞堡阳明花鸟文旅城位于贵阳市龙洞堡空港经济区,重点打造经营业态有植物花卉综合区、红木珠宝综合区、水族渔具综合区、酱酒文化餐饮综合区、农特商品综合区、旅游商品综合区、康养综合区、艺术中心、家庭园艺展示中心、猫洞集市、百姓舞台等,将“旅游+多产业”业态深度融合成线上线下体验、展示、销售、流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贵州客厅”。

  永远鸟语花香、人潮涌动的花鸟市场,开启的是一种老贵阳的慢生活状态,于热闹繁华中展现都市生活的意趣,于包罗万象中显露人生百态。曾经的阳明路一条街人潮涌动,贵钢阳明花鸟市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花鸟市场凝聚着很多贵阳人的精神寄托,已然成为雅俗共赏的贵阳文化符号,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