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94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5-12

人民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出版社

  

□周铁钧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前期,马列主义已在中国传播,当时一些社会学派为哗众取宠、争夺阵地,打着“先锋”“新潮”的旗号,篡改马克思主义理论、歪曲共产主义学说,让广大进步民众一时难辨真伪、无所适从 。

  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关于目标的第一个决议》提出:必须加强马列主义宣传,传播正确理论,抵制虚假、篡改、反动思潮侵袭。同时决定创办出版机构,有计划出版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书籍,为信仰者提供准确、翔实的学习读本和理论依据。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在上海建立,由中央局宣传部主任李达负责,社址设在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这幢二层小楼既是中央局宣传部办公地点,也是李达的寓所。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在这里编辑出版,各地党组织发给中央的信函都寄到这里,还负责接洽各地来上海联系党务工作的同志,堪称上海的秘密革命中心。

  人民出版社成立当月,在《新青年》杂志(1921年9卷)发布通告阐述建社宗旨与任务:“本社出版品的性质,在指示新潮的趋向,侧定潮势的迟速,图谋海内外同志精神上的团结……各书或编或译,都严加选择,内容务求确实,文章务求畅达,这一点同仁相信必能满足,特在这里慎重声明。”通告还列出计划出版书目,其中有《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康民尼斯特》(共产主义者丛书)等50余种。

  李达同志以对党的无限忠诚,旺盛的斗志、顽强的毅力,肩负起繁重的工作,他曾回忆说:“人民出版社由我主持,并兼任编辑、校对和发行工作,社址实际在上海,因为是秘密出版,所以把社址填写为‘广州昌兴马路26号’。”

  当时,广州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大本营,社址标注广州,让反动政府无法罗列“鼓动激进、宣传赤化”等罪名阻挠、查禁。但是,中央局一些机关相继遭敌特破坏,人员暴露,不得不转移外地,留在上海工作的同志极为有限。李达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党的早期活动》一书中记述:“从1921年10月到1922年9月,中央工作部只有3人,除出版《共产党》月刊和人民出版社的书籍,还要阅看各地组织的文件,并给以适当的指示。”

  在白色恐怖中,李达与出版社的同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短短一年时间,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列宁传》《工钱劳动与资本》《国家与革命》《劳农会之建设》等马列著作,并配合党的宣传工作,面向大众出版了许多宣传读物,如:1922年初,为纪念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卡尔·李卜克内西牺牲三周年,出版了《李卜克内西纪念》一书,李达撰写前言,高度评价李卜克内西“革命精神永远不死”,颂扬他领导工人武装起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壮举,深受青年学生、工人群众欢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2年11月,中共中央派李达去湖南任职,他主持的出版工作并入《新青年》杂志。人民出版社虽独立存在仅14个月,但它出版的经典文献,宣传读本,为促进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推动革命进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327-3-1.jpg

人民出版社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