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奉献余热
——修文县政协原主席谭荣先二、三事
□江跃华
1933年出生的谭荣先,今已88岁高龄,眼不花,记忆力好,思维敏捷;腰不弯,身体硬朗,口齿清晰。谭荣先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修文县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县长、县政协主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直到1994年退休。
笔耕不辍写桑梓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谭荣先,虽读书不多,但酷爱文学创作,早在1956年,就被贵州农民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数十年来笔耕不辍,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民歌、快板、花灯调等作品数百首;2007年出版山歌集《河山颂歌》,2016年出版《老骥行吟》——谭荣先山歌撷,部分作品刊载于《山花》《贵州农民报》《栖霞文艺》《修文报》等报刊。谭荣先坚持采用老年健康歌、民谣等形式,歌颂党的好政策,弘扬传承修文的优秀传统文化。
义务管护小花园
1994年,修文县城长征路人大宿舍居民小区建成后,留有400平方米的绿化地块,由于建设资金有限,无法继续进行绿化。为让住户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谭荣先主动召集小区居民,商议自主绿化。在得到大家同意后,谭荣先出资购买锄头、铁铲以及花种、树苗,带领大家平整场地,投工投劳建起了小区花园。
按照农村的说法“三分种,七分管”,花园建起后,谁来管护呢?“我已经退休,事情少,就由我来管理吧,不要大家出钱。”这一“管”就是26年。每天,谭荣先都会到小花园转一转,看一看;每过一段时间,就去锄草、剪枝,在他的精心培植下,花园内现有各类花卉28种,一年四季都有花开。
如今,谭荣先在照顾生病老伴起居的同时,仍然坚持做好小花园的日常管护。
小区居民见到谭荣先锄草、剪枝,都会主动帮忙,并劝他多休息,花园由大家来接管。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大家做点事是应该的;只要身体还行,我就会坚持做,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谭荣先掷地有声地说。
扶贫帮困献爱心
退休26年来,谭荣先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积极送温暖、献爱心,乐于助人。
2017年高考结束后,谭荣先请曾经的同事帮忙打听当地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情况。在得知久长镇残疾人胡登祥的大女儿胡利欣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的情况后,谭荣先主动上门给予3000元资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谭荣先还主动向武汉捐款2000元,支援抗击疫情。
谭荣先家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宽裕,老伴没有收入,子女有时还需要帮助,但他只要听到哪家有特殊困难,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近几年共计捐款2万余元。
从云南来修文打工的朱家祥,住在龙场镇沙溪村,夫妻二人仅靠打临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计。家中三个子女有两个考上大学,一个在读大专。2017年,谭荣先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修文县离休干部田守国、刘钦向,并联系县关工委共同出资6500元,资助三个孩子上大学。
因为家境困难,20多年来,朱家祥家一直住在沙溪村林场上的一处临时工棚内。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2018年7月19日,谭荣先又联系修文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龙场镇政府等,协商解决朱家祥家的住房问题。经过多方协调,2019年1月,朱家祥搬进了120多平方米的新房。
“感谢谭老他们主动上门帮助我这个外乡人,我们要努力工作,把子女抚养成才,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朱家祥夫妇感动地说。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谭荣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崇高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