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会协商”应当具备的四种能力
□廖 豪
四种能力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这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遵循,更是对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新的要求。下面,笔者从一名普通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提高政治把握能力
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压仓石”,自觉维护和接受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定,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做到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团结带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终与党委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实践者。其次,必须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决策机构,也不是协商主体,提出的批评意见建议也不具有强制性。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能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同时,政协又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话语权和巨大社会影响力组织,我们既要积极充分地用好这种话语权和影响力,又要冷静慎重地运用这种话语权和影响力,所以在另一方面,就算别人不接受我们的主张,我们也不能懈怠、不能放任。第三,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政协工作尽管大多是务虚的工作,但政协工作的政策性却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在处理党与党之间关系、党员与党外同志之间的关系、履职过程中的民主程序等方面,会有严格的规范和政策上的禁忌。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当做履职的基本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党的统战政策,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广泛涉猎现代经济、科技知识以及人文历史、传统文化,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努力提高政治鉴别力,提高形势判断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增进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认同。
二、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首先,要突出问题导向精准选题。要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自身专业优势,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切,聚焦发展中的“堵点”、工作中的“疑点”、改革中的“难点”、群众中的“痛点”,全面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帮助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思路、献良策、支实招。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改进作风。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要脚踏实地,尊重客观规律,真正沉得下身子,经常走出大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到改革发展最前沿、城市农村最底层、矛盾问题最集中的地方,以宽广的胸怀、谦恭的态度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真正掌握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地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第三,要注重方式方法推动落实。一方面要通过提案、建议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专题协商、民主评议等形式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正式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协履职成果的办理反馈督促制度,推动相关意见建议的落实,提升政协调研成果的采纳率,以提高委员调研履职的积极性。
三、提高联系群众能力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愿望、维护群众利益,这是人民政协履职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委员干部共同的政治责任。一要敬畏群众口碑。要坚持人民政协“源于人民、履职为民”的理念,扎根群众之中、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拜群众为师,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坚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履职尽责的最终检验标准。善于利用电脑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借鉴,使政协履职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加体现群众意愿。二是要多为群众代言。要把关注和保障民生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胆反映社情民意,大胆为民报实情、献实策、谏真言,让党委政府能及时掌握群众意愿诉求,倾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要真为群众办事。努力为群众致富输技术、引企业、找项目、融资金;要积极开发产业、提供岗位助群众脱贫,带头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通过扶贫帮困、捐资助教、志愿服务等形式,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利用所在单位、企业的人脉、资源,开展科技、卫生、医药、教育、法律下乡等活动,帮助更多的群众解决燃眉之需、共享发展成果。
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作为组织,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政协团结面大、联系面广的优势,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维护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作为委员和干部个人,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强化合作意识。要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按照大团结大联合的要求,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容得下逆耳之言、听得下批评之声,不恼一言之失、不记无心之过,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广交朋友,广纳群言,促进各方面思想观点交流交锋交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合作共赢的态度促进发展。二要当好桥梁纽带。模范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化解矛盾调解员、不良现象监督员,时刻把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在党和政府身边,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原原本本传递到社会各界,把社会各界最真实的愿望和诉求反映到党政部门,协助党委政府多做释疑解惑、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凝聚人心的工作,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争取最广泛的支持,汇聚起最强大的正能量。三要提升个人魅力。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锤炼道德品行,提高个人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扫除“四风”现象,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引领人、团结人、感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