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搬迁群众稳稳地过上幸福日子
——铜仁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座谈侧记
□郑 西
“自2017年来,我们每年举行一次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座谈会,一年聚焦一个主题,面对面协商,点对点交流,已成为一项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有效机制,对于广泛凝聚方方面面的共识、智慧和力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8月25日,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在与政协委员座谈时如是说。
近年来,陈昌旭率市直相关部门围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六绿”攻坚、实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等主题先后与政协委员座谈交流,并就相关重点、难点工作进行专题协商。
今年专题协商的主题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陈昌旭率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叶栋槺及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铜仁市政协主席陈康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叶栋槺通报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进情况,市政协副主席冉晓东介绍了市政协就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情况。
据悉,在召开此次座谈会前,陈康及三位副主席分组率队赴黔东南州、安顺市及铜仁市碧江、万山、江口、石阡、印江、思南、德江、大龙、铜仁高新区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考察学习市外先进经验,调研本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召开市内搬迁群众代表、社区管理人员、迁出地工作组人员、政府服务部门等不同类别的座谈会,并通过暗访进一步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和委员发言材料。
“稳定就业是搬迁群众生计保障的根本,有效就业才是稳得住的关键。”李胜君委员十分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和技能培训问题。他建议,做好搬迁群众劳动技能培训,为搬迁贫困劳动力增技赋能、持证上岗创造条件,实现让搬迁群众凭苦力挣钱向靠技能增收、凭机会打工向凭本领创业转变。
铜仁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64710户293569人,易地搬迁“铜仁模式”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搬迁安置点社区后期社会治理工作尤为重要。张月勇委员建议,“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智志双扶’推动搬迁群众思想行为双融入,激发搬迁群众主人翁意识,搭建移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
座谈会上,李胜君、田斌、袁丽君、覃礼涛、张月勇、杨婵娟、罗玲、张琴等委员围绕主题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政协的调研实实在在,分析问题透透彻彻,调研报告很实、很准、很透,提出的建议很好,问题思考很深,确确实实是真知灼见、确确实实有建设性,为我们下步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夺取两个胜利,非常有参照、指导、针对性的价值意义……”在听完委员发言后,陈昌旭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逐条认真梳理吸纳市政协和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并督促抓好问题整改落实。
随后,陈昌旭详细解读了铜仁市实施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过程、重大意义、创新做法、显著成效等。他说,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更好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团结引领社会各界充分认识易地扶贫搬迁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大现实意义,为全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渠道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协助党委政府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更多企业、产业、项目落户铜仁,助推全市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五个体系”建设要求,全面深入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健全工作台账,逐一明确整改措施及时限、细化分解整改责任。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重点难点,做到举一反三统筹推进体制机制、财政人事、产业就业、文化融入、资金配套、技能培训、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加快完善功能配套及服务,不断提高铜仁市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要坚持结果导向,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实行挂牌督战,强化明查暗访、专项督查,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确保高质量打赢收官战。
从下午2:30至5:30,整整3个小时的座谈协商,始终在热烈、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委员们纷纷表示,听了陈昌旭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同心协力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的信心和决心。
“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积极参与到决胜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来,紧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深化拓展全市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帮就业、帮就医、帮就学和转身份‘三帮一转’活动。”陈康在主持会议时要求,要抓好座谈会成果转化,运用政协提案和大会发言等平台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及社会各界对铜仁的更大支持,为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作出政协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