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又多一处旅游网红打卡地——
贵安新区美丽乡村成“人间仙境”
□任 莉
连日来,随着天气放晴,冬日和暖,前往贵安新区美丽乡村旅游打卡的游客明显多了起来。
在贵安新区这片沃土上,“美”和“富”的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有儿时记忆”味道的农家菜……已成为每一位来过贵安新区美丽乡村游客的难忘记忆。
来贵安,游在乡村,乐在农家,享在其中。
山水田园 美丽乡村
春游平寨,夏玩车田,秋采王家院,冬赏松林雪。
如今这些美丽乡村,俨然是贵安新区旅游产业的一张张靓丽名片,正吸引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诗意栖息。
然而,有谁曾想到,这些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美丽乡村,在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个个普通的乡村。
“这都归功于美丽乡村建设啊。”作为新区最早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之一——平寨的参与建设者,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明宪一语中的。
2013年,贵安新区重点围绕小康路、水、房、电、讯、寨等小康“六项行动计划”要求,开始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对新区的重点村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寨的公共设施建设,挖掘民间特色,实施景观提升和文化打造,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创新思维,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打造生态、低碳、富有贵安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美丽乡村。一时间,“美丽乡村”成为贵安新区最热的话题之一。
经过几年的艰苦建设和精心打造,于风光秀丽的山水田园间,一个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将世外桃源里的美丽容颜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车田、平寨、王家院……如今,走进贵安新区的美丽乡村,鳞次栉比的高大宽敞民居、文化广场、整洁的乡道、污水处理站、体育娱乐设施、网络设施、天然气管道、花坛苗圃、分类垃圾设备……已然成为“标配”。而一项项举措所创造的一个个变化,为各村寨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贵安,这座年轻的国家级新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旅、美丽乡村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初显成效的新路子。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要建设,就要建设得有贵安特色。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道路上,贵安新区在这一点上从不含糊。
自从“美丽乡村”建设拉开序幕后,贵安新区依托资源禀赋,根据各村寨的特色,在挖掘上狠下功夫。
严禁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贵安新区将传统文化、农业园区、文化观摩园、生态农业、园林花卉、村寨景区、农家餐饮等旅游文化产业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精心打造高效农业型村寨、旅游精品型村寨、民俗体验型村寨、科技创新型村寨等“四型”村寨,通过“美丽乡村+N”的发展模式,着力实现“一村一品”,这是贵安新区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丽乡村的初心。
2017年,围绕“全域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社会、乡愁田园城市”的创建方向,结合村民需求和乡村自然条件,新区注重集成保护传统文化和时代创新要求,突出乡村特点、民族特色、文化涵养、精神面貌等,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同年,贵安新区就初步完成了20个村寨的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家乐为主的旅游项目,一条条靓丽的风景线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让村民脱贫增收致富。
2018年,贵安新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全域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社会、乡愁田园城市”的创建方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经过不懈努力探索,短短几年间,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闪亮登场:以凸显贵州地域特色石板建筑形态为核心的车田村,以布依族银器、刺绣、蜡染、美食等布依民族文化为内核的平寨,以藤甲部落文化和休闲体验采摘为亮点的王家院村,以历史名人——吴中蕃故居为特色的龙山村,以秀美的自然山水相映成趣为主的松林、洋塘、岩孔……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贵安新区的美丽乡村,正是如此。
随着时光的流逝,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贵安新区也一年比一年热闹了起来。
匠心独运 树立品牌
2018年,在贵州提升和新推出的1710个乡村旅游村中,贵安新区高峰镇的狗场村、尧上村、王家院村、毛昌村;马场镇的凯洒村、松林村、洋塘村、新院村、四村村、枫林村、鱼雅村、新寨村、平寨村、嘉禾村;党武镇的龙山村;湖潮乡的平寨村、芦猫塘村、中八村等18个村榜上有名。
实际上,为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构建旅游品牌,实现乡村振兴,贵安新区颇费苦心,下足了功夫。
早在2016年,贵安新区就举办了“贵安新区百日旅游服务竞赛活动暨第一届乡村旅游贵安十大名厨、十大名菜争霸赛”,以美食为媒,邀请来自贵安新区马场镇、高峰镇、湖潮乡、党武镇的农家乐厨师和新区内星级酒店的60名大厨,共同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为新区美丽乡村的旅游发展夯实了基础。
为助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2017年7月,贵安新区启动了“美丽乡村比美丽”创建活动,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环境卫生、和谐生态5个方面充分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由政府主导向农户主动申报的转变。
功夫不可谓下得不深,成绩也斐然瞩目。
2016年,在“中国梦·村镇梦”第四届县市长论坛暨中国最美村镇颁奖典礼上,马场镇平寨村获评“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
2018年,因“百姓富、生态美”,高峰镇王家院村入选“中国十佳小康村”,成为当年贵州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寨。
今年11月28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公示的《第一批拟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中,马场镇平寨村榜上有名。
12月4日,省政府发布的贵州第四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中,马场镇平寨村和党武镇龙山村也入列其中。
据数据显示,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贵安新区车田景区接待游客约42943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223万元;平寨景区接待游客约45687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382万元;樱花园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约47577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4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