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27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9-27

描绘人民精神风貌 讴歌时代发展风采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在渝开幕

 

□本报记者 万里燕

 

  9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这也是全国美展第一次走进重庆。作为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参展作品较多、规模较大的展区之一,油画展区的各项工作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本届美展复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选,油画展区共遴选出595件入选作品,其中进京作品90件(含获奖提名作品12件)。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诞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新中国发展历史同行。5年为一个节点,全国美展拣选历练出一代代优秀的社会主义美术工作者,铸就、铭刻出时代的风貌和精神气质,丈量、标志出国家文化的价值尺度。广大美术工作者在中国美协的团结、引领下,以“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指导思想,将个人的艺术融入新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境之中。70年间,全国美展作品所积累的不仅是一部印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曲折坎坷、奋进抗争、革新发展的视觉简史,更以其厚重的图像谱系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彰显着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自觉与自信。

  纵观本届油画展区的作品可以看到,油画家们能够真切地通过深入探索语言形态来反映丰富的当下社会生活,用自己的视角和审美的眼光发现普通生活的至美,平凡人物的大爱,日常现实的质朴,并以自己的艺术语言来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比如作品《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敦煌女儿》《果蔬欢·百姓乐》《和煦时光》《吉祥祖国》等作品。作品描绘的,既有刚刚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也有外卖小哥、农民、环卫工人、建设工人等奋起追梦的场景,还有众多艺术家关注新中国的发展变迁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勾勒出五彩斑斓的图景。

  这五年,在全球化、市场消费主义、新媒体艺术的多重冲击下,油画艺术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局部出现了庸俗化、市场化现象,但总体而言,其生态仍是健康的,充满着积极奋进的新时代精神。一方面,油画创作的观念方法、题材、图像等日趋多元。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与欧美等国的油画现状相比,中国当代油画都处在一个多元的繁盛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油画家们以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史诗级的大作。这些作品的产生,不仅整体性地彰显了中国油画的创作实力,而且鲜明地标示出中国油画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另一方面,身居跨文化的互融时代,油画家们越来越意识到,在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地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回归中国文化正朔,追求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以中华民族固有的宇宙观、人文观重构油画艺术的语言与体格,才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正确道路。因此,这一时期,“中国油画学派”“意象油画”等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正逐渐成为具有文化认同意识的时代命题。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百年油画的中国特色之路才刚刚开启,守正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铸造中国艺术精神品格,中国油画家任重道远。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