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锦江韵天成
——铜仁锦江河流域旅游产业发展观察
□王安宏
“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说铜仁》一文中,对锦江不吝赞词。
诚然,铜仁之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锦江。舟行锦江画廊,碧波荡漾,绿水蜿蜒,两岸峰壁险峻,山泉随处可见,水光潋滟,美轮美奂,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美韵自天成的多彩画卷。
当前,铜仁市正依托锦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按照“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的工作思路,重点规划打造锦江沿线旅游观光带。不远的将来,这一江碧水将是全市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锦江之美,美在其形胜
出梵净,越江口,缀碧江,切麻阳,奔腾千里入长江……从梵净山高高的密林中,流出来两条河,一条名大江,一条名小江,经过一番蜿蜒曲折,终于在铜仁城区大江坪处聚首相逢,两江汇合称锦江,进入湖南麻阳,再于辰溪县汇入沅江,注入八百里洞庭湖。
历史上,锦江曾是铜仁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舟楫往来、商贾云集”。因此,三面临水的铜仁在明代至民国数百年间都是川湘黔边境最大的商贸集散中心,为名副其实的“黔东门户”。
俯瞰锦江流域全线,自西向东如一条玉带镶嵌在黔东大地,形成“百里锦江”画廊,两岸古村古寨云集,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富集。
锦江如此秀丽之“形”,成为铜仁打造文化旅游胜地的优质资源。如今,铜仁市正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梵净山至铜仁主城区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百里锦江文化旅游龙头品牌。
要达到这一目的,不是单纯的“穿衣戴帽”、大拆大建,而是一项时时刻刻处处强调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规划的科学编制、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便显得尤为关键。
在规划上,铜仁市将围绕“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的工作思路,重点规划打造,按照国家风景道建设标准,将锦江一带建设成为武陵山国家风景道的典范。同时,突出锦江沿线村庄以及中国传统村落改造,建设铜仁精品民宿,打造高端旅游住宿接待,完善和提升铜仁旅游接待功能。
为让锦江之形更胜,铜仁市将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依托太平河、锦江沿线的滩涂、民舍、梯田、溶洞和淳朴的农耕文化、九曲十八弯的自然风光,深入挖掘民俗、乡愁、农耕文化,结合优美山水环境,突出小桥流水,彰显小家碧玉,展现山村野性、野味、野趣的自然农耕特点,全力打造诗意田园。
可以看见,一条世界一流的最美旅游观光带正迈着沉稳的脚步,朝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走来。
锦江之美,美在其景致
“四面青山楼外楼,新妆巧扮最风流;多情最是锦江水,依依一步一回头。”锦江之美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由心而发的溢美之词让桃源铜仁更是令人向往。
除了“百里锦江画廊”外,锦江还在碧江主城区形成了东山楼阁、中流砥柱、云彩江声、两江春色、渔梁夜月、文笔凌云、金鳞游泳、西岭归樵、玉屏晴雪、南岳飞泉、石笏朝天、六洞岚光十二景。尤其是大小两江汇流处“中流砥柱”——铜岩,乃是相传元代渔人从此江底捞出“儒、释、道”三尊铜像处,是“铜仁(人)”名字由来,是铜仁的重要地标之一。
数据显示,锦江有五级旅游资源2处、四级旅游资源20多处、三级旅游资源100多处,涵盖了世界自然遗产地和5A级景区梵净山,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南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河省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太平河省级旅游度假区,亚木沟等4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太平风情小镇、大明边城3个省级重点旅游景区;云舍、梭家苗寨、冲底,碧江区锦江河、周逸群烈士故居、东山寺、中南门古建筑群、锦江石林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民族文化、自然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
在景观打造上,铜仁市将按照“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的工作思路,重点规划打造梵净山沿大江至主城区的百里锦江黄金旅游观光带,辐射带动全市14个重点景区和74个中国传统村落等乡村旅游发展。
同时,铜仁市还将依托锦江沿线自然风光和文化,建设体现铜仁特色、独具一格的旅游产业带,使这条黄金旅游观光带真正四季有景、处处有景、步步有景。
清爽舒适的宜人气候、神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古朴多姿的民族文化,是锦江一带最亮的风景线、最浓的乡愁源。
锦江之美,美在其富民
清晨,阳光洒在锦江岸上,在鸟语花香的步道上散步,犹如置身一个天然的滨江公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锦江两岸树木竹林影影绰绰,沿线景致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但锦江的风景,绝不只是“美丽”。
发展旅游究竟为了什么?铜仁市的理解——既要提升城市城市形象,更要让百姓得到实惠。
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民增收,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发建设锦江旅游资源是铜仁市推动农旅融合、城旅融合和全域旅游的重要举措,是建成集特色、旅游、养生于一体的绿色生态田园综合体的关键所在。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以旅游为牵引,将全面联动江口、碧江区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重构高效联动的产业体系,延伸出高端的业态,包括旅游金融、智慧旅游、旅游地产、养生度假、休闲农业等,产业致富效果显而易见。
同时,能重构梵净山和铜仁城区的旅游关系,通过锦江一带将梵净山与铜仁旅游联合起来,打造山水城相融的最佳旅游形态,山做吸引力,水做竞争力,城做生产力。山水城相融,既有差异化,又形成资源互补,衍生出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形态。
餐饮火爆、客房紧缺……据了解,今年端午假期,依托于锦江优质的旅游资源,碧江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其中过夜旅游者为6.48万人次,一日游游客16.02万人次。
一系列的现象和数据显现在节假日期间,铜仁市的旅游市场购销两旺的喜人景象,不仅使各旅游企业大为受益,而且带动了全市商业、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
旅游带来了人气,拉动了产业。随着锦江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进度不断推进,两岸人们的钱袋子正在一天天鼓起来,致富奔小康这个祖祖辈辈期盼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如今,乘车沿着太平河顺流而下,清澈见底的河水、青砖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的小院、硕果累累的农业园……犹如一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画卷,满眼尽是跃动的美丽。这一路美景,正是人们心中期盼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