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用电服务的“牛鼻子”
贵州“深耕”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田锦凡
又一个“首创”,出现在奋力后发赶超的贵州。
6月25日,贵州省能源局正式印发《进一步优化我省用电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作为全国首份由省级能源管理部门编制的实施方案,它剑指优化用电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背后凝聚了该局及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贵州电网公司的三方努力。
“出台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服务创新、精简环节、压缩时限、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大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电便利性、满意率、获得感,努力提高‘获得电力’水平、实现‘三零’服务目标。”7月4日,贵州省能源局总工程师徐光伟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如是说。
近年来,贵州电力工业实现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全省社会用电量达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预计为18%。
值得关注的是,贵州抓住用电服务的“牛鼻子”,力促降低用电成本、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全省通过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量、交易主体范围,分3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目录销售电价、输配电价,降幅达10%;采取减免基本电费等方式,对大数据、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1个新兴及特色、优势产业实行电价支持政策,累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用电成本15亿元。
不过,这对承压于宏观经济下行中的广大中小微企而言,显然还不够。为此,上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优化获得电力服务,推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收费的“三零”服务;打造用电营商环境“样板工程”,大幅降低小微企业的接电投资等。
力推“三零”服务
根据《实施方案》,贵州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低压用电报装精简为2个环节,低压供电、10/20千伏高压单电源供电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各环节办理时间分别不超过15个、35个工作日,在现行《供电监管办法》规定基础上分别压缩48%、41%以上,用户“获得电力”指标在全国排位进一步提升。
作为省级能源管理部门,贵州省能源局率先出招,将采取“三推行一优化”措施达成目标,即推行“同城异地”受理、推行“三零”服务方式、推行获得电力“样板工程”,优化用电环境条件。
据徐光伟介绍,该局将采取优先服务、专人负责、现场办公、重点督办等多种办法,改“客户上门”为“服务上门”,最大程度减少用户业务办理往返供电企业次数,从简从快办理用电报装手续:居民用户、低压非居民、高压单电源小微企业用户接电时间分别不超过6个、15个、35个工作日,比国家规定分别缩短16个、14个、24个工作日。
同时,公开用电报装服务流程、时间要求、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等信息,提供业务咨询、用电申请、自助查询、资料下载等服务;指定专人提供“一对一”全过程跟踪服务,推行“互联网+”技术应用,对用电报装进行全过程监控评价。
此外,积极推动综合能源增值服务,督促企业主动为电力用户提供能效诊断、节能改造、用能监测、分布式能源发电、运行托管等能源增值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以小微企业“获得电力”为攻坚重点,小微企业低压接电容量由100千伏安升至200千伏安,今年底贵州电网全口径客户停电时间不超过19小时。
为营造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该局将强化政企协同,大力压缩电力接入工程涉及的行政审批时间;强化报装监管,加大对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情况的监管力度;强化信用建设,对诚信电力用户创建用电报装绿色通道,对失信企业、用户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惩戒体系;强化优先服务,不断提高用电报装工作效率。
优化用电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这项工作主要由供电企业承担。作为“三零”服务主要执行方,贵州电网公司着力推广“互联网+”线上办理、预约上门服务,以实现用户业务办理零上门、用电报装零审批、业扩报装零收费。
该公司副巡视员王玉萍说,零上门指通过互联网统一服务平台、客户经理上门服务,实现客户用电报装“一次都不跑”、业务办理“零上门”;零审批指通过创新服务、业务流程再造,大幅削减供电企业的工作环节、时间,实现业务办理“零审批”;零收费即用电报装不再收费,预计每年可减少低压客户接电成本4亿元,电力接入零收费今年将降低工商业客户接电成本2.2亿元。
赋“能”营商环境
优化获得电力服务,还需强化政企协同。
“作为国家能源局派驻贵州的监管机构,我们将督促电网企业落实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主体责任,在压缩流程环节、压减接电时间、降低接电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扶贫等方面不断推出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提升贵州用户‘获得电力’水平。” 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副处长石松说。
一是加强管控,加快接电工程施工,持续压缩办电时间;二是优化办电流程、压减办电环节,切实将“一口对外、一证受理、一站服务”落实到位;三是完善接电方案,延伸电网投资界面,降低办电成本;四是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供电质量;五是规范用户受电工程各环节流程,确保公平无歧视开放;六是通过网站、营业厅、新闻媒体、手机APP等渠道,对外发布用电报装服务流程、时间要求、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等信息;七是认真做好95598电力服务热线、12398能源监管热线工作,解决用户反映的突出问题。
据介绍,贵州电网公司依据世界银行组织营商环境指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获得电力”涉及的手续、时间、成本、供电可靠性及电费透明度4个维度,结合省内实际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措施、目标。
为降低用电成本,该公司“刀刃向内”、自我革命。2018年,按政府工作报告“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部署,累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14.8亿元;今年根据电价政策,将减少用户用电支出17.2亿元。
“另一方面,我们认真落实今年全省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要求,全年预计再减少用户用电支出15.4亿元,合计达32.6亿元。通过两年降价,我省一般工商业电价从0.7元/千瓦时降到0.57元/千瓦时,降幅平均为0.13元/千瓦时。”王玉萍介绍说。
为提升供电可靠性,该公司全力加强配网建设,今年电网建设计划投资136.6亿元,其中配网投资将达90.66亿元;提高带电作业比例,今年计划作业次数15000次,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4小时,全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9小时。
据了解,贵州的用电服务在去年评比中位居南方5省之首,但全国排名仍靠后。“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接电服务、营造良好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审批少、流程短、用时省、成本低、服务好、可靠性高、诚信优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办电便利性、满意度、获得感。”徐光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