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54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5-14

韩英: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心人

□韦毓璋

  虽然,她小时候是个很苦的娃儿,但现在说起办书店的梦想,个子娇小,一脸纯朴的她,就高兴得脸上笑出两个甜甜的小酒窝。

  她,就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巾帼建功标兵”、贵定县政协委员、贵定县麦新城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英。

书店的梦想

  韩英的老家在湄潭县复兴镇七里坝村,她在4个同胞姐弟中排行老大。父亲是村里知书识理的文化人,从她知事起就教她识字读书,使她成为村里有名的“爱书娃”。因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她没读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学做农活。

  “我喜欢读书,其中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书中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韩英对读过的励志书颇有体会。后来,韩英到县城一家私营书店做小工,在整天与书打交道的环境中,产生了立志自己办个书店的梦想。她对书店老板说:“师傅:我想以后也像你一样办个书店,帮助更多的人读书。”可老板却冷冷地回答:“有想法,还要有能力啊!”韩英虽不作声,但心里很不服气。埋头“偷师学艺”,用心观察老板的经营之道,暗下决心:“我一定自己办个书店。”

  为实现办书店的梦想,韩英背着一包图书,随表姐南下广东打工,与贵定县小伙彭高敏相识,俩人一见钟情,有空就谈论《平凡的世界》等书里的故事。他们自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生有新颜如玉。”2006年,韩英与彭高敏结婚,生孩子后回贵定县城租门面,开始了创业之路。

  她从烟酒副食品生意做起,后又摸索多种经营,炒板栗、削菠萝、炒葵花、卖水果,兼做福利彩票销售员。还动员丈夫回来一起做食品配送,发展到注册贵定县瀚英商贸有限公司,代理“箭牌”口香糖、“德芙”巧克力等些“甜蜜蜜”的食品,日子过得苦中有乐。随后贵定县副食品行业商会成立,韩英被会员们选为会长。

  贵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得知要成立商会的消息,派客户经理找上门来,给商会的会员建立信贷经济档案和评级授信。在商会成立的那天,宣布给全体会员授信贷款额度1亿元,其中给韩英个人授信100万元。

  “我当时只当信用社借商会成立的机会,宣传宣传,做做形式而已,并没有把这事放要心上。”韩英笑着对笔者说,她最忘不了的,还是要实现办书店的梦想。

  还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有一天,韩英鼓起劲儿给湄潭老家的书店老板打电话:“师傅:我现在想开书店了,你说行不行?”看来,这女娃儿还真的有心。老板想了许久说:“你觉得有了条件,那就开吧!”“得到师傅的鼓励,丈夫也很支持,我简直高兴得跳起来。”韩英回忆说。

书店的开业

  韩英从做副食品生意的积蓄中拿出60万元,动手租门面、装修、买书,由于资金缺口还很大,这时才想起信用社给她评级授信的事情来。

  “信用社还说话算数,我开口借款60万元,他们爽快的给我办了。”韩英说。有了信用社作资金方盾,韩英劲头更足了。一个月,她就把400平米书店的装修、进书、上架的事做完,全县第一家民营书店正式对外开业,起名叫“麦新城书店”,随后又注册了“麦新城”商标。

  “《贵定县风物志· 城池章》记载,宋初(公元961年),土著豪族在现今县城筑土城,募兵守之,名曰‘麦新城’,这便是贵定建城之始。”韩英有板有眼向笔者介绍,她下决心做服务全县的书店。老家的书店老板过来看她,惊讶地说:“这姑娘‘野心’还真不小,要做全县第一家书店,有志者事竟成啊!”

  韩英把副食品公司全部甩给丈夫管理,自己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书店上。为纪念这段创业经历,韩英还特意把自己QQ号的昵称改为“湄潭贵定韩英的梦想”。

  “外来媳妇”创办大书店的消息传开,县城爱书的人们,心头也乐开了花,“麦新城书店”呈现一派人来人往、生意兴隆的景象。

  为满足读者需求,韩英又琢磨扩大规模的事。得知贵定县锦江华府房地产公司要发售县城中心丁字路口一个楼盘的底层,面积800平方米,售价400万元。

  韩英和丈夫合计,再拿出一些积蓄,又向信用社按揭贷款,把这楼盘的底层拿下。2015年12 月,麦新城书店在新址——锦江华府隆重开张,门口加挂了一块崭新的牌子:贵定县麦新城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新的麦新城书店,除上架图书保持10多万册外,库存还保持100万元图书。繁花似锦的四月天,笔者随县政协委员、县妇联主席柏汶君走进韩英的书店,看到不仅社科类、教辅类、幼儿教育类、地方文化类、儿童读物类、党政图书类等图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还设有休闲阅读区、亲子阅读区、琴房训练区等功能区,有15个青年人在这里实现了稳定就业,在韩英的带领下,把书店打理得井井有条。去年5月,她的第一个分店又在昌明镇开业。人们都赞扬“麦新城,贵定全县第一书店,名不虚传。”

书店的扶贫

  “读书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人,人再去改变世界。”这是韩英坚持的读书理念。她说:“我因为爱读书,才有办书店的梦想,但开始要先解决‘脖子以下’的温饱,然后再解决‘脖子以上’的精神食粮问题。现在,人们解决了温饱,就特别需要解决‘脖子以上’的精神食粮问题了。”

  “韩英为践行‘读书改变人’理念,办的实事成串串。”县政协秘书长柏建华介绍,韩英开展亲子阅读、读者演讲、老年书法等系列主题活动,县四家班子退休的老领导、机关企事业退休的人员也去给她“捧场”,吸引社会许多爱书老人经常到麦新城“蹲点阅读”,被人们称为“阅读托老店”。

  需要就是市场,客户就是中心。韩英特别注意针对读者的需求,不断地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她在保证社会读者需求同时,特别关注少年儿童的阅读问题。她主动与县政协、县妇联对接,开展“图书扶贫”活动。燕子岩村、鸟王村等4 个贫困村原来建有书屋,但有名无实,造成资源浪费。她就给这4 个书屋捐了4000多册少年儿童图书,使原来冷火秋烟的地方,变成了200多个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去处。

  她还设计价值40元的《送书卡》,捐赠给县城中小学的贫困学生,让他们自己到书店选书,还经常抽空配合老师上“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励志课。近3年来,韩英为“图书扶贫”捐赠的总值已超过100万元,其中除20万元是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争取到的专款外,其余是想各种办法或在她创业的“辛苦钱”中开销。

  石板村、威远村生产优质的红米,因为缺乏加工和包装,销路不好。韩英就带几个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做精加工精包装,打开了销路。去年仅她的书店就收购两万斤,加工1 斤装的小礼品,赠送给买书的顾客。几年来,韩英为燕子岩村、马场河村修扶贫路,为贫困学生上学,为贫困户送春联,为县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们捐善款6万多元。

  梅花香自苦寒来。韩英的行动,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不仅受到县老年书法协会的表彰,还在今年黔南州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9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获得州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面对大家的夸奖,韩英总是谦虚地说:“全民阅读也是建设文明高地的内生动力。我虽然不是富翁,但要感恩时代,力所能及办好事,努力做助力贵定县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