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印发《2019年度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本报讯 (记者 靳春华)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2019年度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今年我省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发生重点时段和区域作出预测,对防治主要任务作出安排部署。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我省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2231处,遍及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145万人,潜在经济损失约410亿元。全省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面积为1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
根据贵州地质环境现状,结合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规律和极端气候等因素预测:2019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率仍然较高,发生总数可能在多年平均值上下变动,西部地区可能偏重。主要灾种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其中,滑坡所占比例较大。突发性地质灾害较多,主要引触发因素以降雨为主,发生时段主要分布在汛期的5月至9月,高峰时段在6月至8月。
《方案》要求,要层层压实防治责任,对隐蔽性强、危险性大的特殊隐患点实行省市两级挂牌督办管理;开展“百千万”地质灾害专项排查行动,组织近100个工作组、1000余名技术人员,对10000余处隐患点进行全覆盖排查。在每轮强降雨前后,要对高易发区域和重大隐患点组织开展再排查巡查;打造“人防+技防”群测群防体系。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灾情险情信息报送渠道畅通,严禁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意识,提早谋划、全面部署、全民动员,通过科学排查、综合治理、群测群防等措施,扎实抓好防治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