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23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3-22

盛世修志 存史资政 功在当代 惠泽后世

——《贵州省志(1978-2010)·政协》读后

□郭福基

  2013年3月,贵州省政协办公厅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二轮<贵州省志>编纂工作方案》的安排和第二轮省志编修工作推进会的要求,结合省政协工作实际,制订了《第二轮<贵州省志(1978-2010)·政协>编纂工作方案(草案)》,报经省政协主席会议和省地方志办公室审议通过后,随即开展修志工作。历经5年精心编纂,《贵州省志(1978-2010)·政协》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志书设概述、大事记、篇章、名录、文献、辑录和编纂始末等,用大量历史资料,图文并茂,生动记述了贵州省政协1978年至2010年的发展历程。

  我曾在贵州省政协工作多年,往事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怀。因此,手捧这部装帧设计精致的志书,倍感亲切。这部志书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志的目的明确,“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志书编辑部遵循“存真求实,详今略古,述而不论,横分纵述,生不立传”的志书编纂原则,力求史料翔实可信,体例安排科学,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如实记载贵州省政协的组织机构、重要活动、主要工作情况,以及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经验,发挥志书“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这对帮助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全面系统了解贵州省政协工作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雄厚,代表性强、信息量大,位置超脱、视野宽阔等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必将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据我所知,省地方志办公室在终审志稿时,对志稿作了评价:“该志稿政治观点正确,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脉络清晰,特点突出,体裁运用得当,文风端正,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1978-2010年贵州省政协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这一评价,完全符合实际。

  二是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志书全过程。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和政治组织最本质的特征。在政协各级组织和各项活动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政协在履职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和全国政协指导下,团结人民政协各方面代表人士,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推动贵州省人民政协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32年来,贵州省政协工作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正是恪守了这一根本原则,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始终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条红线贯穿这部志书全过程,得以充分表述。

  三是勇于探索实践,大兴开拓创新之风。任何一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都来自创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必然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壮大,在创新中前进,不断赋予政治协商新的内容、探索民主监督新的途径、拓展参政议政新的领域,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完善,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但是,也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尽管我省政协这些年来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方法越来越灵活,作用越来越显著,呈现出深入、扎实、活跃的良好局面。但与新的要求相比,与人民政协肩负的职责相比,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都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省政协充分认识到,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人民政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坚持推进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化这项工作,使政协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志书中用不少篇幅记述了这方面的工作情况,具有启迪意义。

  四是设“委员名录”专栏意义重大而深远。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同志曾先后担任过政协委员或在政协机关工作过,作为亲历者、实践者和见证者,他们始终同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同人民政协一道前进、共同进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献计出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人民政协增添了新的光彩;他们履职尽责、不懈努力,在多年创造性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值得倍加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此,志书除在第一篇“组织机构”中刊载了在省政协第四至十届委员会任过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等领导职务的各族各界人士的名单外,还设专栏,刊载了对省政协第四至十届委员名录和全国政协第五至十一届住黔常务委员、委员名录。这充分表现了省政协对为人民政协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各族各界人士的崇敬。我们坚信,这必将激励新一届政协委员传承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接续奋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年华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贵州省政协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也必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定能够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奋斗奉献,发挥更大作用,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积极主动作为,作出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贵州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