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78期 本期2419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9-06

  清代的号贩子

  □李金鹏

  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到医院问诊还得高价买号贩子的号签,真是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其实,号贩子早在清朝便有了。

  1835年,一个叫伯驾的洋医生,在猪巷七号院二楼开办了一家西式诊所。之所以诊所开在这里,是怕开在繁华嘈杂处容易引起当地政府注意,进一步激化国人与洋人的矛盾。在当时,莫说到洋人的诊所里就医,即便用洋货也会被当作汉奸,被称为“三毛子”,所以到西式诊所就医还得低调点。前来就诊的人数量多得让伯驾医生有些吃惊,男女老少都有,小到刚会走的小孩,大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前来就医的人络绎不绝。

  女性病人比例并不多,所占比例可能连1/3都不到。一来是因为男女授受不亲,二来女子受中国礼法影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会单独出来。即便遇到恶疾来医治,也多是由自己的男人陪伴。有意思的是,进诊所之前,女人会用围巾把自己的脸围将起来,只露出一双疑神疑鬼的眼睛。生怕洋人瞥过来的目光,会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这么多人来看西医,倒不是因为西医胜过中医。多数人是因为中医治不好病,来西医这里碰碰运气,有的是穷得没钱抓药,听说洋人有时候会“犯傻”忘记收病人的钱,来占点便宜。病人多患有耳聋、脓肿病、白内障等中医不便医治的病。这些抱着试试看想法的病人,都得到了良好的医治,吸引了更多的人来看病。伯驾医生为了维持秩序,便叫自己的中国仆人给病人发放签位,让病人排队。

  国人确实有经济头脑,仆人觉得这里面有利可图,但常常把竹签藏起一部分交给黄牛,黄牛把签位卖给看病的人,然后两人坐地分赃。伯驾医生通常是不收穷人钱的,买到签位的人以为洋人好面子,把签位当药来卖,还觉得洋人有文化,不便直接收“方孔兄”,以竹签代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哪怕再小的市场,只要开动脑筋,也有赚钱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