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我们携手行”
——南明区助力对口帮扶地“摘穷帽”见闻
□吴莎莎 本报记者 刘启靖
7月10日上午,南明区青云都汇农贸市场里人声鼎沸,设置在市场一角的扶贫销售专区——“长顺鼓扬绿壳鸡蛋及农特产品贵阳批发中心”,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问津:“这个绿壳鸡蛋和普通鸡蛋有什么区别?”“这个鸡蛋怎么卖?”“这种鸡蛋都有些什么营养成分?”……
原来,今年2月,南明区经多方协调,在青云都汇农贸市场免费提供了13个摊位,专门销售对口帮扶地长顺县鼓扬镇绿壳鸡蛋及农特产品。截至6月中旬,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总销售额达130000元。其中,广受市民朋友青睐的“绿壳鸡蛋”卖出67500枚,共计80000元。
今年以来,南明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地理位置优越、行业资源丰富、经济辐射带动力强等优势,结合对口帮扶地普安县、长顺县鼓扬镇、修文县的实际需求,围绕资金扶持、民生帮扶、人才培训、教育就业帮扶等方面开展工作,着力改善和提升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开展经济合作交流,带动当地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促进当地财税增收和贫困户增收。
“每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发展需求自然也不一样,我们开展帮扶工作也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南明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实施精准帮扶,南明区成立了“对口帮扶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拨付400万专项帮扶资金,结合各帮扶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重点从教育、医疗、就业以及社会帮扶等方面发力,并助力帮扶地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产业化提升。
抓项目做产业 推进产业扶贫
“3月23日,老干妈公司和普安县签订了合作合同,我们前后大半年的努力总算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果。”说起促成普安县与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的事情,南明区工信局局长刘铭如释重负。
原来,普安县农民主要靠种植蔬菜、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规模零散、收入偏低。为助力农民增收,南明区积极引导村民调整业产业结构,多方奔走协调,邀请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到普安考察并进行辣椒种植培训,经过前后半年多的努力,终于促成了普安县成为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签订了2000亩500吨的辣椒产品购售合同。
产业发展是脱贫的基础。南明区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将帮扶扶贫联系点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效应,帮扶普安县实施红星村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建设,帮助长顺县鼓扬镇实施农业产业、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帮扶修文县开展大石布依族乡建设生态药蜜科普体验谷项目。借助“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超市+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销售模式,帮助帮扶地农特产品进入辖区永辉、北京华联、沃尔玛等大型超市、“我家菜篮子”“千火农业”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助推当地农产品出山,促进农户增收。
如今,在辖区20余家惠民生鲜超市,都设置有贵州省农产品销售专区,其中包括普安县、长顺县鼓扬镇、修文县的特色农产品。
扶贫先扶智 教育增动力
3月14日,普安县教育局与南明区教育局开展结对帮扶交流调研活动,当天两地共有17所校园成为结对帮扶学校。
4月10日,南明区花果园第一小学与普安县江西坡高潮小学开展“双线传递 结对帮扶”主题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交流。
5月21日,甲秀小学副校长邓小玲一行走进普安县白沙乡白沙小学,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书,甲秀小学5名教师分别进行了两场培训和现场授课,并向白沙小学捐赠了一千余册书籍。
……
教育扶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此以往的不断坚持。南明区依托辖区较为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开展校际结对帮扶、领导教师结对帮扶、学生结对帮扶活动,强化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提升区域办学质量和凸显办学特色,促进当地教育提质发展。今年3月至6月,南明区与对口帮扶地开展学校实地调研座谈、举办专题讲座、教师跟岗培训、教育研讨、图书捐赠等结对帮扶活动15次。
加强就业培训 拓宽就业渠道
“普安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35户25530人,其中有劳动力的9253人,长顺县鼓扬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4户3718人,其中有劳动力的1155人,为他们提供就业帮扶必须且急迫。”南明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南明区积极建立岗位共享机制,将辖区用人单位的相关岗位信息、各类就业创业政策与帮扶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共享,并提供政策指导和求职创业咨询服务。截至目前,南明区已共享353家企业招聘信息,涉及岗位23440个,行业覆盖传统制造业、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同时,联合帮扶地区就业服务部门向当地有帮扶需求的劳动力提供免费就业指导,邀请辖区行业企业家及创业就业培训指导老师深入帮扶地开展培训。目前,南明区已邀请多名创业指导老师分别在普安县和鼓扬镇开展了创业就业专题讲座,受益群众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