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347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4-27

  高等教育与人才回流并举 深化改革及引智招商同辉

  □ 程 燕

  过去5年是贵州省砥砺奋进,迎难而上,实现跨越的5年,也是贵州大数据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5年。5年来,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落户贵州,贵州省政府“云上贵州”数据开发平台在全国率先落成,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南方节点落户贵州,贵州大学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已开花结果,贵州师范大学的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让“中国天眼”更加璀璨夺目。与此同时,大数据与政府治理融合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政府决策领域打造了一大批深具前景和潜力的示范项目。在民生为本的发展思想指导下,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青岛、大连、宁波、上海、苏州、杭州、广州等7个对口帮扶城市2017年在贵州实施676个帮扶项目,带动和帮助4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这些都是贵州省取得的重大成绩,作为贵州人,我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在有为、有担当、有人情味、有真抓实干的党委和政府带领下,多彩贵州正日新月异、浓墨重彩地走向快车道!

  同样,作为政协委员,我也关注到可能制约贵州快速发展的一些瓶颈。

  正视高等教育短板,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

  在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贵州省仅有“贵州大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及“植物保护”专业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在我看来,大山大水、大路大楼、大企业大数据,都不如大学之大,大师之大。贵州各大高校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畏挑战,努力走出一条有贵州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面对信息化、互联网+的浪潮,针对大数据产业亟需的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等尖端技术,贵州的大学既要志存高远,坚持不懈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奋斗,更要培养视野广阔、扎根贵州,为国家和地区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才。

  政府需要鼓励本土高校积极升级转型,既要勇敢担负起人才培育的重任,更要为现有的大学师资创造优质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氛围,“走出去”与“引进来”双手齐抓, 推动高校发展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以广东省为例,2016年,广东省启动“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项目,省财政给予每位纳入该计划的进站博士后资助60万元,分两年发放到设站单位。同时,每年资助100名优秀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国外(境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每人资助40万元。深圳大学更是用省、市、校每人每年60万的资金直接打响了人才争夺战。如此大的力度,切实做到了让高端人才享受高端待遇。

  因此,省政府不仅要鼓励、奖励贵州各大高校不断去吸引人才、主动去挖人才,更要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让高校青年老师毫无后顾之忧、安心本职工作、弘扬科教精神,不断培育符合贵州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学子,为实施人才强省、打造强省重器、引领西南区域的发展趋势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本地人才,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永远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战略资源,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具备多层次、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而大数据专业人才匮乏已成普遍共识。我们很多高校,如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都相继成立了大数据学院,在数量上我们可能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人才质量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

  因此省里不光要“专业招商”“企业招商”“投资招商”,更要“贵人招商”,让海内外的贵州人,常回家走走,多回家看看,引智比引资更重要!只有对家乡熟悉了、了解了,才能够心贴心,期待回家了。只要游子的心靠近了,一切就都好办、都能办了!

  大数据产业作为一个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将稳步扶持本地人才发展,积极吸纳外地人才回流纳入发展战略。筑巢引凤既要吸引外乡人,投身建设,更要让贵州人富裕起来,自豪起来,共享经济发展红利!不要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仅仅停留在会议上、形式上、口号上、网络宣传造势上,更要落实在精准高效的行动上、项目上。政府需要以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为载体,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辐射海外,通过熟悉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经验的海外贵籍人才带动熟悉本省特色、具有家乡自信的本地人才,构建人才梯队和专业团队,多元化培养深具贵州特色和情怀的精英队伍。

  因此,建议以大数据博览会为契机,举办贵州“开放日”,主动邀请旅居他乡和海外的贵人们,精准锁定有意回家乡发展的贵人们,让乡愁不再是乡愁,而是实现理想、带动发展、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贵州魂!

  我时常感慨回家的感觉真好!因为我目睹了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爽爽的贵阳好山好水好生活,更体会到家乡开放包容、创业创新的智慧与气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创辉煌!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兼)、香港锐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柏顿酒店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