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236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9-28

玉米正应季

□赵宽宏

  玉蜀黍,很多人不知道它,可见了面人人又都认识它。

  玉蜀黍是它的大名,但却不如它的小名那么通俗普及。它的小名很多,各地方不尽相同,大概没有什么食物再比它的小名多了。当然,它的小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认知,比如玉芦、苞芦、玉茭、粟米、玉麦、棒头等等这些小名就较冷僻;据说还有更冷僻的,如番麦等,就更不为大众所熟识。但是要说到它的其他一些小名,大家就晓得是什么了,比如苞米、包谷,更为人熟知的要算是玉米这个名字了。

  玉蜀黍(也就是玉米。为行文方便,就统称玉米吧)的种类我见过的有三种,黄的、白的、红黄白相间的杂玉米。贵州有句骂人的话,花包谷,即杂种。玉米有硬粘之分,我发现一般花玉米都是糯的。

  我相信很多的人和我一样,对玉米的认知,是从“啃”开始的。小时候那玉米棒子还没成型,就开始惦记上它了,盼着它早日长大长老,并且口中还有了咀嚼的冲动。玉米将老不老,就急急地被掰了下来,送进锅里或者炉膛。玉米快煮熟时,屋子里会迷漫一年都没闻到过的香气;煮好的玉米香糯弹牙,啃食这样的玉米,尽管有时会啃得腮帮子疼,却还是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炉膛里刚烤出玉米,烫得两手倒着呼呼吹气,剥几粒丢进嘴里,唔,有劲道,滋味好,出格香。

  长大后才发现,“啃”,原来只是食用玉米的初级阶段。它不仅是消闲的零食,是果腹的主食,更多的时候它是可以登堂入室的,而且还是个百搭,似乎逢菜皆配,我在饭馆酒楼的菜谱上就发现过什么排骨玉米汤、奶香玉米饼、玉米豌豆、培根烤玉米、玉米草莓、玉米松子、玉米洋葱、香菇玉米粥、玉米豆腐鸡蛋羹等等。

  贵州有一种风味食物叫包谷粑,早晨或者傍晚有小贩叫卖。那是将鲜嫩的玉米磨成糊状,待发醇后用新鲜的玉米壳把糊状的包谷浆包起来,放到蒸锅里蒸,蒸熟后即可食用,膨松软糯,酸甜适宜,清香可口。蒸熟的包谷粑,冷却后也可放在火上烤了吃,外焦里软,那又是别一番的风味了。

  用鲜嫩的玉米磨浆做成粑粑,很多地方的人都会做,安徽有一种食物叫“苞芦松”,其实也就是贵州人说的包谷粑。

  人们如此喜欢玉米,经常出现于餐桌之上,大概不仅因为它美味,还在于其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十分抢眼。据说它的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胆固醇、高血压等病。它的维生素含量更是其他谷类的五至十倍,有多种微量元素都是其它谷类不能比拟的。

  新鲜玉米所含的维生素与其它有益成分,都比陈年的老玉米丰富,因此玉米应市时,我总要隔三岔五买些回来食用;除了消闲啃食或者做菜外,还可放在豆浆机内打成稀粥一样的羹,既方便快捷,口感也十分不错。

  我喜欢食用当季的玉米,可能是受了圣人的影响。以前的果蔬都是当季才有,后来科学了,有了反季节的,菜市场里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什么季节的都有,包括玉米。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说不是这个季节的就不吃;《黄帝内经》说“食岁谷”,意思说要吃时令食物。因此我不能与时俱进,对反季节的各类果蔬是有些抵触的。

  玉米正应季,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