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212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8-17

  修复净化政治生态 防止“少数人选自己人”

  □劳 芳

  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五湖四海”是党历来选拔任用干部的政策。认真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党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选拔了千千万万忠诚于革命事业、忠诚于党和人民、有才能敢担当的优秀干部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总任务而英勇奋斗、不懈拼搏,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也正因为党制定了这样的干部政策,千千万万的优秀人才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坚定不移跟党走,不怕牺牲干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赢得了人民的由衷拥护,确保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

  纵观党从成立到现在近百年来的光辉历史,我们在充分肯定党的干部政策得到正确执行从而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正确政策在执行中也出现过偏差甚至严重问题,即有的当权者把国有企业当成私有企业,把主政地当成个人领地,公权私用,任人为亲,“画圈子”“搞团伙”。曾几何时,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或“近亲繁殖”、或“封妻荫子”、或提拔“马屁精”、或选用“买官者”、或任命“老情人”…… 这些选拔任用干部的乱象虽不是主流,但负面影响很大,对政治生态是严重破坏,对党的干部政策是严重践踏。这些乱象,直接导致缺德者领导有德人,庸才指导俊才,“劣币驱逐良币”。不少德才兼备、忠诚担当的干部得不到重用;一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难以实现抱负;一些有本事、有能耐、敢创新的干部成为“圈中千里马”;还有一些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干部报国无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被一些人的“潜规则”搞得乌烟瘴气、好人受气、老实人吃亏、“不会来事”“不合时宜”者被边缘化的污浊政治生态必须净化、修复、重塑。我们相信党对此是有智慧,有能力、有决心的。经过实践制定和修订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明确规定了选拔党政干部必经的程序、所选拔干部必备的条件、群众拥护比重等,明确提出了不准任人唯亲,不准突击提拔调整干部;不得以个别征求意见、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不得凌驾于组织之上。这些规定、禁令,就是规矩、戒尺、利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必须作为规范、标准,必须不择不扣、严格遵循。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立场坚定站好位,以严重破坏政治生态的反面典型为镜鉴,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彻底肃清其恶劣影响。如军队开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的流毒,天津市开展肃清黄兴国的流毒,通过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巡视整改等一系列措施,依法依纪整治危害严重的“圈子文化”“团团伙伙”,全面从严治党,大力修复净化被破坏、污染了的政治生态。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有针对性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少数人选自己人”的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圈子文化”“拉帮结伙”得到有力制止,拉票贿选的犯罪活动得到依法处理,公平公正选拔任用干部的优良作风得到恢复,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一大批信念坚定、为民务实、勤政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脱颖而出,“三严三实”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为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各级党委(党组)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常怀律己之心,常思纪律之严、常绷责任之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到为经济发展选干部,为社会进步用干部,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干事又干净的干部吃苦不吃亏、受累不受气、流汗不流泪、埋头不埋没,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奉迎、弄虚作假的干部没有市场,让那些不学无术、不干实事、行贿买官的干部没有升职之道。唯有如此,“少数人选自己人”的不良风气才能纠正,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才能建立,清白干净的上下级关系才能保持,被污染了的政治生态才能净化,选贤用能的干部政策才能正确执行,干事创业的激情才能进一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