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早期的地球南北两极之旅
□牟 鹏
家里有个老的地球仪,记得还是20多年前苏联解体时买的,因为苏联眨眼之间由一个国家分为15个国家,那些刚出来没几天的世界地图和地球仪瞬间就成了废品,制作精良的大个地球仪也成了被迫降价处理的残次品。像我这种穷鬼自然不会放弃这样能贪小便宜的机会,半个白菜帮子的价钱就往家抱回去一个大地球仪。把地球仪放在桌上,看着倾斜的地球靠着两个点支撑在底座上,当时还年少的我想,这两点一定都是极度苦寒之地,会不会有人踏足在这两点之上呢?
其实人类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对地球的极点产生极大的兴趣,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为了奖励北极探险者,还专门拨出一笔资金,准备奖给第一个到达北极的探险家。资金虽然不多,但是却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许多探险家跃跃欲试,想摘到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桂冠,获得这一令人心驰神往的历史的荣誉。
站在了北纬90度北极极点之上1902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开始向极地进发。他在北纬80°的地方,建立了几座仓库,为未来的北极探险减少负载。这次探险,也使皮亚里适应北极环境,为以后的成功创造了条件。过了3年,1905年,50岁的皮尔里再次组织北极探险。探险队登上“罗斯福号”船,从纽约出发,向北方驶去。同去探险的,除了白人探险家外,还有一些熟悉北极情况的爱斯基摩人。 1906年2月,探险船来到了赫克拉岬地。皮尔里指挥爱斯基摩人在冰上建立航线和补给站,以节约极点冲刺突击队员的体力。但是,爱斯基摩人在建立补给站时遇到极大的困难,皮尔里最终放弃了这个设想。第二次探险又没有达到目的。
1909年3月1日,皮尔里再次组织北极探险。他们从哥伦比亚岬地出发,组织了补给队。他挑选了4个最强壮的爱斯基摩人,他的黑人仆人马休·汉森,还有他自己,组成了一个向极点冲刺的突击队。5部雪橇载着6位队员,由40只狗拉引着向北极前进。他们越过了240公里冰原,4月6日,皮尔里一行终于临近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极点。他们测定了位置,然后一鼓作气,登上了北极点。北极点没有陆地,而是结了坚冰的海洋。他们在这里插上美国国旗,国旗的一角上写着:“1909年4月6日,抵达北纬90°,皮尔里。”
在美国探险家皮尔里成功登陆北极点的108年3个月零20天后,我这个来自北京的混子乘坐着俄罗斯的“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也抵达了这个地球之巅,站在了这个地球的顶端,脚下踩着地球上生存的70亿人,在那一瞬间同时失去了东西北三个方向,甭管往哪儿走都是南。在那一瞬间时间也同时失去,全球24个时区都被你踩在脚下,所有时间都属于你也都不属于你。最炫的表演就是原地转个圈,什么意思?转个圈怎么了?此时此刻在此地转一圈就意味着你绕了地球一圈,意味着你转遍了全球24个时区!由衷地说出一句:“佩服自己到极点!”
说完了北极点咱们再说一下南极点,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人类登陆南极点比北极点晚了两年多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阿蒙森本来也想称为第一个登陆北极点的人,没想到当他正要启程的时候传来皮尔里登陆北极点的消息,阿蒙森立马儿改变主意放弃北极,直接奔着地球的另一个极点而去。阿蒙森从小喜欢滑雪旅行和探险,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经3次率探险队深入到北极地区。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费拉姆”号从挪威启航。他在途中获悉,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组织的南极探险队,也是以南极点为目标,早在两个月前就出发了。这对阿蒙森来说,是一个不是挑战的挑战,他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
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出发基地——鲸湾。阿蒙森在此进行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于10月19日率领5名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前半部分大约六七百公里的路程,他们乘狗拉雪橇和踏滑雪板前进。后半部分路程主要是爬坡越岭,尽管遇到许多高山、深谷、冰裂缝等险阻,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加上天公作美,他们仍以每天30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于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阿蒙森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他们互相欢呼拥抱,庆贺胜利,并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南极点的精确位置,并在点上叠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标记,还在南极点的边上搭起一顶帐篷。阿蒙森深信斯科特很快就能到达南极点,而自己的归途又是相当艰难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他便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斯科特和挪威哈康国王的两封信。阿蒙森这样做的用意在于,万一自己在回归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就可以向挪威国王报告他们胜利到达南极点的喜讯。
阿蒙森在南极点上停留了3天。12月18日,他们带着两架雪橇和18只狗,踏上了返回鲸湾基地的旅途。1912年1月30日,他们再乘“费拉姆”号离开南极洲,于3月初抵达澳大利亚的霍巴特港。阿蒙森伟大的南极点之行,轰动了整个世界,自此,人类的脚步彻底涉足了南北两极的极点,为人类的探险史留下惊艳的两笔。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十分反感征服一词,去过一个地方就非要说征服了这个地方的想法个人觉得十分荒谬。就像南极北极,几十亿年了一直在那儿,甭管你人类去与不去依然如故。人类去了那里后就是征服了那里?南极北极什么时候服过你啊?你非但没有感谢如此恶劣条件的地方宽宏地接纳了你,还要反其道而行之愣说自己征服了它?按这个道理造了一个宇宙飞船去趟太空就是征服了整个宇宙了吗?整个人类不过就是自然界衍生出的一个物种而已,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才几十万年,跟地球几十亿年的寿命不过就是打个喷嚏的时间而已,就愣说自己征服了地球?傻子都知道,人类这中哺乳动物灭亡的时间不可能在地球灭亡之后,谁征服谁了?几年前,地球偶尔打个喷嚏,科技大国日本就哀鸿一片,人类改变自然的狂妄只能等待自然的惩罚。明明是自然养育了自古至今无数亿数量级的人类,但今天居然狂妄到企图征服自然?
南极极点我的确是没有去过,南极我只去过南极大陆,由于南极不像北极是海洋而是一块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想要到极点得坐那种无减压仓的小飞机一直飞到海拔2700米的南极点,路途十分地艰辛,所以每年能到南极点的游客也就100多人吧,和北极点每年四五百人比较起来更加稀少。南极洲我是乘坐游轮游览的,南极洲这块人类最后的净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吓人的魔鬼西风带、萌呆的企鹅、可恨的贼鸥、庞大的座头鲸、笨笨的海豹、蓝色的冰川、黑色的万年冰以及我们中国的长城科考站。由于是大陆,南极旅游登陆的次数明显要高于北极,穿过德雷克海峡后基本上每天都能乘坐冲锋艇登陆的行程,而北极是一片海洋,中间有少数的岛屿,登录的机会明显要低很多。
今天人类的活动已明显威胁到这两块没有人类居住的净土,在南极我曾亲眼看到冰川的崩塌,在北极真实目睹了北极熊生存的艰难。北极的冰面每年都在减少,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在逐渐变大。我抵达北极点的那天居然下起了雨,也就是说气温还在零上,这可是北半球纬度最高的地方啊!再这样下去北冰洋的冰面即将消失,北极熊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不是我在这儿故意耸人听闻,动物学家1999年在北纬78度的地方看见北极熊,18年后的今天,我到北纬78度的时候已经是一片海洋。但愿这种趋势能戛然而止,但愿更多人能了解气候危机的程度。好了,不说这些了,该开始我的北极之旅了,乘坐着“50年胜利号”破冰船一路向北,一直跑到没有北方的北极极点。
“50年胜利号”破冰船将我带到北极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