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清华
□欧品金
2010年初夏,我被县委安排赴清华大学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踏入清华大门,是一生中的幸事。
短暂的一周,漫步于清华林荫道,观赏清华厚重的古朴建筑,学习清华文化,感悟清华精神,对清华的所思、所感,无疑激励着我的学习、工作甚至我的人生。
清华风景迷人。清华园中,一列列杨树高大挺拔,一排排银杏满树碧绿,一行行柳树婀娜多姿;徜徉荷塘月色,一塘茂荷,一缕薄雾凉纱引来无限遐思;徘徊于水木清华,一湾清水,一座楼台勾起思古之幽情;主楼前的草坪上,两只喜鹊拖着长长的尾翼闲庭信步,三米之外人来如织,五米之外车水马龙,这两只鸟儿却抬头挺胸,悠闲自在,如得道的高人;傍晚时分,听夏夜的虫鸣,看月下婆娑的阴影,坐亭台楼阁享仙台凉风,闻荷叶散出的醉人芬芳,不禁心神荡漾。身处闹市区的清华却撑起一片宁静的天空,宛若一个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清华建筑古老而不乏现代。历史的车轮流之前行,可清华的雅怡风范犹未减当年,高楼大厦与红墙飞檐相得益彰, 现代的高科技与经典美融会贯通,那些青砖灰瓦的古朴建筑里,更体现在清华近100年建校史的深厚历史底蕴中,厚重的建筑,厚重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厚重的精神,让清华如此与众不同。“清华挺秀,华夏增辉”“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这里英才辈出,这里桃李芬芳。
清华温暖和谐。“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清华园内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满面笑容,个个相见如宾。食堂里万人就餐,却不见一丝拥挤,餐桌上不留一粒残饭剩菜。……点滴小事,于不经意间温暖了我的心灵。
清华催人奋进。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自己有自己做人的方法,便不会羡慕他人物质的享有而移志。”清华人坚持着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不断追求着光荣与梦想,从为我们讲课的教授的经历不难看出,他们只讲贡献,不计得失,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执着。多年来,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剔透心灵,和其交往,让我如沐春风。走进大礼堂,在这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里,我仿佛听到了五四的呐喊,看到了抗日的烽火,感受了改革的速度。正因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清华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崛起的北斗,耀眼的星辰,致知穷理,夜幕下的教室为下一颗星的升起亮起了一盏明灯。在那里,学习和研讨永远是主流的行为,进取和拼搏永远是主导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