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流通短板 畅销售链条
贵州加快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工作
本报讯(记者 李 丽)今年以来,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的工作部署,全省商务、农业等部门立足产业扶贫,全力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据初步统计,省、市、县三级各类促销专班已签约订单2000余份,涉及资金71.05亿元,累计带动3.73万户贫困户。
为破解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低、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贵州省商务厅以形成稳定销售渠道、长期订单为重点,全力补齐流通短板,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打通销售全链条;整合各种要素,启动冷链设施翻番、完善配送体系、打通省外通道、树立品牌标准、建设大数据平台、新增订单过百亿元六大百日攻坚作战行动,每项攻坚任务匹配一个5人制攻坚小组,确保到9月底完成“基础设施基本匹配、外销通道稳定持久、数据反向指导农户、新增订单过百亿元”的任务。
为有效补齐流通设施短板,该厅还以贵阳、六盘水、黔南3个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为抓手,启动22个冷库建设。目前,已新建投用冷库容量15万吨、冷藏车230余辆,在建冷库库容近30万吨,其中20万吨库容将于下半年投用。
针对全省农贸市场批发较为散乱、难以形成规模化集配体系的现状,贵州大力推动地方加快流通集配设施公益性供给,确实降低流通成本。贵州省商务厅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20个农商联动示范县(区)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引导遵义铁投、勤邦等省内大型企业打造集配项目,现已投入运营5个、启动建设31个。此外,该厅还鼓励遵义铁投设立规模达10亿元的农产品收储基金,以农产品集配中心为载体,构建在市价低时向农户保底收购及错峰、错季集配保底模式,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
积极建立长期稳定的省外、境外销售渠道。目前,通过河口口岸已向东南亚地区出口贵州农产品,3个月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鸡蛋3500吨(17.5万件,产自金沙、黔西、开阳)、土豆1800吨(产自黔西、六盘水、锦屏)。
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反向精准指导农户生产。贵州省商务厅搭建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开发投用微信端“农商数据”信息平台,已发布3293家企业4153条关于蔬菜、药材、菌类、畜禽等农产品的数据,采购企业可通过平台直接联系生产企业,入驻平台的企业正不断增加;开发投用“美乘网”交易平台,与贵州水利水电学院、贵州机械工业学校等5所院校达成合作,有8个高校食堂已上线长期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