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184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6-29

人物个性鲜明 形象栩栩如生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观后

□方家印

  最近以来,52集电视剧连续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引发了热议。在笔者看来,这是多年少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该剧反映了反腐败这一重大主题,反映了党中央坚决反腐败的坚定意志,反映了人民对反腐败的高度关切。可以说,这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反腐正风主旋律与人民意愿高度契合,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反腐败题材大剧。笔者在此对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作一些评头论足,以抛砖引玉。

  沙瑞金其人

  在汉东省的政治生态遭到严重损害,需要及时整治的时候,中央派来了作风正派的沙瑞金来任省委书记。在剧中,观众看到沙瑞金到任后,就旋即下基层调查研究。作为省委书记,他一方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体察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发现德才兼备、真抓实干的优秀的干部。他首站去京州市考察,就发现了担任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20多年,不跑官要官、不搞假政绩、不以权谋私,埋头干实事、一心谋发展的易学习,还亲自到易学习的家里“查访”,亲眼所见易学习家住房简陋,了解到易学习没有利用职权给妻子“农转非”,妻子靠种茶养活自己。在召开省委民主生活会之前,他先与群众反映较大的常委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要求他们在会上晒出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大胆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真诚接受班子成员的批评帮助。在反腐败斗争中,他依靠党性坚定、一生正气、代表群众利益的离休干部陈岩石,铁骨铮铮、嫉恶如仇的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和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等人。最终,腐败分子被一网打尽、绳之以法。

  有道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不仅要研究事,而且要研究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且要会用人、善用人,即不同的岗位使用具有不同专长、条件、性格特点的人。沙瑞金在考察工作时发现了易学习,又听取了有关人员对易学习的反映,按照干部任命程序破格提拔他担任地级市的市长。以沙瑞金为书记的汉东省委认为,纪委书记人选“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考虑到易学习是一个廉洁奉公、一心为民、不以权谋私的好干部,具有“己身正才能正人”的纪检干部品质,是市纪委书记的最佳人选,改任他为市纪委书记,这就是知人善任。

  陈岩石其人

  陈岩石是从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院长任上离休的老干部,无论是政界还是群众都尊称他“陈老”,可见他在汉东省的声望是很高的。在抗日战争中,他出生入死,不怕牺牲。特别是在攻打县城时,只有16岁的他,为能参加敢死队抱炸药包炸毁日本鬼子的碉堡,虚报为18岁。在这次战斗中,在其他战友都壮烈牺牲后,他舍生忘死炸掉了敌人的碉堡,为部队夺取县城扫清了道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他亲自抓了大风厂的改制,允许职工持股。离休后,他那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没有改变,为人民谋利的优良传统没有退色。所以,群众有诉求就找他或给他寄信件,他也乐意转达党委政府并提出意见建议,因而被戏称为“第二信访局”。对于陈老,不理解者认为他倚老卖老、事事跟政府作对,理解者认为他关心支持政府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增加了正能量。但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他在群众有崇高的威信,在维稳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当代表山水集团利益的假公安趁着夜幕即将冲进大风厂进行强拆,大风厂职工组织起来护厂,双方剑拔弩张、械斗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陈老挺身而出,以洪钟般的声音对强拆队伍说:你们一定要强拆,就从我身上碾过去!接着,他与职工坐在用于强拆的挖掘机前一整夜,阻止了强拆,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曾下令一周内拆完大风厂的市委书记李达康事后由衷感谢陈老,说他避免了伤亡事件的发生,保住了职工的股权利益,维护了政府的形象,为他们上了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课。

  高育良其人

  大学法学教授出身、从市委书记官至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的高育良,经过多年的政界历练,使他变成了看风使舵,表面正派实则圆滑,说话滴水不漏但有时诡辩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为了升官,不惜环境污染,利用市委书记的职权给时任省委书记赵立春的儿子、商人赵瑞龙批了月牙湖大酒店项目,为赵瑞龙谋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升任省委副书记兼省委政法委书记后,被不法商人包围,经常出入山水集团吃喝玩乐。更有甚者,落入不法商人精心设置的陷阱,培训并送美女拉他下水,生了小孩后将母子俩送到香港养起来。另一方面,高育良与前妻玩起离婚不离家的把戏,维持着原来的婚姻关系,以一副正人君子形象出现在官场。由于利害关系,高育良与自己的得意门生、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在官场你唱我和。祁同伟一心盼望高育良接任省委书记,而高育良则在明知祁同伟有不少问题的情况下,仍违背良知、放弃原则,坚持推荐祁同伟任副省长。如果高育良担任了省委书记,祁同伟就完全有可能“带病提拔”如愿任副省长。那么,汉东省的政治生态可能恶化,腐败问题就会越加严重。

  侯亮平其人

  在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遭车祸倒下了的时候,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的侯亮平临危受命,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经侦处处长任上空降到汉东省接任反贪局局长。这种人事安排,是最高检与汉东省委从大局出发作出的正确决定,有利于汉东省的反腐败斗争。侯亮平到任后,在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的领导下,依靠反贪局侦查一处处长陆亦可等人,从大风厂职工股权被侵吞引起骚乱入手,查处背后的腐败问题。通过大量走访、侦查、取证、审讯,发现了腐败线索。在查找这一大案证据的过程中,祁同伟与腐败分子赵瑞龙设“鸿门宴”款待侯亮平。侯亮平明知凶多吉少,但此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向季昌明检察长报告后不顾个人安危赴宴。席间,赵瑞龙、祁同伟从国外买来的狙击手几次瞄准侯亮平,都因侯亮平唱着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左右移动而几次避开,此时赵瑞龙的姐姐打电话极力劝阻而免于一难。在侯亮平身上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机智勇敢,为人民利益挺身而出的精神,塑造了人民检察官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光辉形象。观众看过这部电视剧后认为,人民需要这样的检察官。

  祁同伟其人

  农家子弟祁同伟靠自己的勤奋刻苦考上汉东大学法律系,成为高育良的得意门生。他为了出人头地,挖空心思攀龙附凤,在大操场当众向大自己10多岁的前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的女儿跪地求婚。祁同伟大学毕业后走上基层公安禁毒工作岗位,在抓捕毒贩时英勇顽强受伤,为人民立了功。但是,他的人生哲学里只有胜负,没有善恶、是非、原则,为谋取高官,他可以不择手段。他利用担任省委主要领导赵立春秘书的有利条件,与其子赵瑞龙结党营私,在政治上不断谋官,官至省公安厅厅长;在经济上不断谋利,在赵瑞龙控股的山水集团入有巨额股份。他投靠自己的导师、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一起运作谋取副省长职务;利用职务之便,巧妙地转弯通风报信,让腐败分子丁义珍出逃美国;为了保护小团体,冒天下之大不韪,与赵瑞龙密谋枪杀反腐败斗士侯亮平;生活作风腐化,与山水集团美女老板结成情人关系,还共谋携巨款逃到国外过富人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腐败分子、危险分子,高育良却放弃原则,坚持向党推荐他任副省长。由此可见,祁同伟为谋取高官,与高育良沆瀣一气,猖狂到了何等地步!

  李达康其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达康书记有思路、有作为、敢担当,是一位总想为人民办实事的好领导。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他在任用干部方面不能做到知人善任,用错了几个人:在实施光明峰重点项目上用了大贪官丁义珍,在光明区用了不作为的孙连城任区长,在之前的区县项目建设中用了贪官,所以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纵观李达康在区县和汉州市的履职情况,总体上来说“有勇缺谋”。李达康在任县长时,年纪轻,思想解放,敢作敢为,办了实事,但也出现问题被追责,是县委书记和副书记主动承担责任,用他俩的话说即“顶雷”。不论任区县书记还是市委书记,作为领导班子的班长,都要既会谋事又会识人。会谋事,就是要会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和作用,对所领导的地方能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带领人民群众为之奋斗。会识人,就是要能够发现干部的品行、能力、特点、专长等,做到知人深,识人准,按照以德为先的原则,因才能、特点使用,用其所长,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但在剧中,观众看到的是,李达康用的人出现了腐败问题、不作为问题,他就喋喋不休甚至大发雷霆,责怪相关常委没有及时问责和向他报告。说明他既不能选准人、用对人,不能知人善任,而且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能力。

  除了上述几个典型人物外,这部剧中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陆亦可、季昌明、赵东来、高小琴、蔡成功、林华华、周正、欧阳菁等。这些人物形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就连只在前几节中“有戏”的陈海,观众也记住了他,认可他是反腐败斗争中的英雄。这些都是这部电视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成功所在。